:::
《Mihaay6432》宣传剧照。(林峻永 摄 庄国鑫原住民舞蹈剧场 提供)
舞蹈 抚慰火车事故中逝去的灵魂

庄国鑫《Mihaay6432》以身为笔 书写阿美族的当代仪式

庄国鑫原住民舞蹈剧场 20周年 双档制作

《是有夺久,没有唱歌了我们》

2025/12/5  19:30

2025/12/7  14:30

Mihaay6432

2025/12/6  14:30 19:30

台北表演艺术中心 蓝盒子

编舞家庄国鑫从特殊的生命经历出发,推出新作《Mihaay6432》,以此缅怀并抚慰台铁普悠玛6432号列车脱轨事故(注1中的罹难者。

庄国鑫回忆,当时他与妻子、10位学生正在这班列车上,或许是祖灵的冥冥庇护,他们有惊无险地躲过一劫,此后却深受创伤后压力症候群(PTSD)之苦,7年来靠服用药物维持生活。在这段灰色的日子里,庄国鑫想起自身部落的传统仪式Mihaay(慰灵祭),在族人歌舞中安放悲伤,并将其转化为剧场语汇,为现代都市人带来一份来自阿美族的古老慰藉。

Mihaay是目前全台湾阿美族部落中,仅太巴塱部落独有的内部仪式。与开放的、惯习的ilisin(年祭)不同,Mihaay较为罕见,只有部落重要人士(头目或祭师)逝世时才会举办,由亡者的家人与族人于半夜举行,不对外开放。仪式过程中,男女族人分立棺材两侧,以歌舞的形式表达对亡者的哀思与怀念,氛围庄重,是阿美族舞蹈中唯一男女族人不牵手的祭舞。「Mihaay最重要的核心不是哀伤,它提醒所有在世的人,在怀念亡者的同时要继续勇敢地活下去。」庄国鑫说。

编舞家庄国鑫(林峻永 摄 庄国鑫原住民舞蹈剧场 提供)

《Mihaay6432》共分〈序曲〉、〈创伤〉、〈救赎〉、〈重生〉这4个段落,是典型的仪式结构。作品以普悠玛事件为原点,提炼转化Mihaay精神,以身体书写庄国鑫7年来与黑暗对抗的经历,象征著个体在经历人生苦难各阶段的无助、救赎与希望。在视觉方面,作品延续剧团冷峻极简的美学风格,舞台上若干个木箱是车厢、是棺材,更是个体所背负的沉重人生。

此次舞作素材源于阿美族太巴塱部落内部仪式,于创作伦理需审慎对待。身为族人的庄国鑫已在多年创作中积累了丰厚经验,逐渐形成自在妙用的编创手法。庄国鑫说:「我很清楚文化挪用的界线在哪里,如何萃取仪式内容转化为剧场语言,我的态度与做法必须很谨慎。」透过音乐与舞蹈的转译,庄国鑫的舞作不仅让阿美族乐舞文化于下一代延续,亦能唤起族人心底的独特感动,「反倒是有很多部落族人透过我的作品,会有一种raru(注2的感觉。」

今年是庄国鑫原住民舞蹈剧场创团20周年,已在花莲县北埔国小深耕20余年的庄国鑫刚荣获教育部第12届「艺术教育教学杰出奖」。平日在学校教课,周末在排练场与学生练舞,以舞育人似乎是庄国鑫的人生使命,对此,庄国鑫表示:「我很少去想使命这件事,这已经是我们的日常。」在生命的淬炼与沉淀之后,相信庄国鑫与舞者将愈发从容自在,以身为笔,持续为台湾剧场传递独特的原民身体与观点。

注:

  1. 2018年10月21日,台铁普悠玛6432号列车在行驶过程中脱轨,数节车厢翻倒,全车乘客计366人,其中18人罹难,215人轻重伤。
  2. 阿美族语,意为被传统所召唤而来的感动,以及由对逝去亲人内心深沉的思念所产生的酸楚感。
当代马戏在柏林广告图片
本篇文章开放阅览时间为 2025/11/20 ~ 2026/02/20
Authors

作者

免费订阅电子报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