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峻永
-
戏剧
从「沉浸式剧场」到「剧场里的沉浸式」(上)
需要写在最前面的是,近年由大型场馆或艺术节主导,并于专业剧场空间发生的「沉浸式」展演,大体可以分成:一、主打扩充实境(AR)或混合实境(MR)科技,以穿戴式装置为载体打造数位化的沉浸式体验;二、不倚赖前述设备,单纯以空间调度、舞美设计及声音影像达到沉浸效果的展演制作。本文主要讨论之案例为《侦探学》(2022)及《Sucks in the Middle》(2024),其范畴属后者。 沉浸式展演约莫在2015年前后逐步进入观众视野,这些展演大多采高单价、多场次、少人数的销售策略,主打结合餐饮、互动游戏、游走式参与的复合式体验。同时多以餐酒馆、高级旅店、咖啡厅等非典型场地作为演出空间,既可让观众身历其境地感受整个作品,又能摆脱繁冗的剧场规范。同时,这些非典型空间所带来的亲密感、话题性、甚至是异业合作的潜力,都让沉浸式展演近年在艺文市场占上一隅,成为表演艺术一个新形态(重点是有效)的营运模式。 近几年,大型场馆也开始试著打造独家限定的沉浸式展演,从发生在剧场外建筑空间(例如国家两厅院《神不在的小镇》、台湾戏曲中心《和合梦》),到发生在剧场空间内,但不使用原有的舞台镜框及观众席的沉浸式展演(如台中国家歌剧院主办,本文主要探讨的对象《侦探学》、《Sucks in the Middle》),虽然数量尚不算多,但演前演后也确实收获了不少回响及讨论。 从主事者和创作方的角度出发,这样的制作趋势或许反映了艺文场馆对于节目的多元、场地的实验及受众的开拓,所展现的积极与实践。但同时令人好奇的是, 一个从成形到成功都在剧场外的非典型展演空间里的关键字,是为了什么原因会让我们试著把它放在剧场里?而观众和创作者又希望从一个发生在剧场里的沉浸式展演获得什么?
-
戏剧
从「沉浸式剧场」到「剧场里的沉浸式」(下)
拆掉观众席,然后呢?沉浸式展演制作对剧场本位的意义 「打破镜框」对于剧场来说早已不是新命题,如果单纯讨论观演距离的试探或是场地结构的改装,那其实还有更多、更久的作品应该被提到。表演工作坊的《如梦之梦》(2005)、当代传奇剧场的《水浒108I上梁山》都曾对国家戏剧院加以改造,将表演区延伸到观众席内。但在「沉浸式」一词定义成型的今日,《侦探学》、《Sucks in the Middle》所打破的不只是作品之外的镜框,而是作品之内的第四面墙;也因此,所谓的「沉浸」才得以成立。 回到本文开头的提问,当艺术家大费周章地让观众席从剧场里消失、将前后台空间打掉重练,把剧场费心改造成适合演出的结构,那使用「剧场空间」作为场地的用意是什么?而就剧场本位出发,这样的作品对剧场的意义又在哪里? 这里我想再拉进来一个作品,是与《Sucks in the Middle》同一周于台中国家歌剧院小剧场演出的《感觉的边界》。这是台中国家歌剧院2024年新艺计划甄选的两件作品之一,由新兴数位艺术团队SYNZR(吴秉圣、邱俊霖、刘承杰)呈现。《感觉的边界》是一个音像艺术作品,观众与表演者被数公尺高的数位屏幕和多声道音响环绕,辅以剧场灯光设计及动态捕捉技术建构出奇幻的视听体验。 观看《感觉的边界》的过程,一定程度上也有某种沉浸式的效果,它同样没有明确的观看区与观看方向、观演距离极近,同样有种整个空间都被作品填满的感觉。但它并没有《侦探学》或《Sucks in the Middle》那般,将剧场空间改造成另一种场景的企图,也没有前述二者所具有的、类似限地创作(site-specific)的理念、为特定表演空间量身打造它的内容,这个作品在其他场所(暂且不论设备条件或是技术规模)同样可以成立。 我想要特别指出的,是创作团队在演后座谈中的一句发言。当创作团队被问到,如果这个作品在美术馆或是其他多功能、非典型场地也能演出,「那么剧场空间对这个作品的意义是什么」?而创作团队表示,相对于音像艺术过往以户外空间或视觉艺术展场作为展演场地,剧场提供了相对专业、弹性、多元的技术条件及设备环境。更重要的,剧场本身是一个具独立性的空间,可以避免作品受其他环境因素譬如声音、光线(可能来自于场地外部环境,或是同
-
话题追踪 Follow-ups
呼吸著当代空气的「潮」艺术
今年上半年对于日本迷而言,最重磅的消息莫过于狂言师野村万斋再度来台,自2019年首次台湾公演后,历经疫情,睽违4年,野村万斋带著万作之会的成员来到卫武营国家艺术文化中心演出,票券启售当日便引起一阵抢票热潮,不出几日更是全数售罄,使得卫武营紧急加演一场来满足向隅的观众。之后更推出大师讲座「野村万斋.狂言怎么看?」,票券也同样秒杀,足见野村万斋在台的人气。
-
新锐艺评 Review
反遗忘的《被遗忘的》
以「意象剧场」作为创作理念的「河床剧团」,继2021年于台北国家戏剧院首演《被遗忘的》,2023受邀至台中国家歌剧院演出。导演对于「台词容易沦为语言工具」(注)的认知,在《被遗忘的》这部以矿工日常及矿灾为主题的戏剧中,没有台词竟成为最精辟的观察与定义。 节目开始时的熄灯,不同于其他戏剧,而以一种绝对的黑暗,笼罩于整个剧院。眼睛需要适应黑暗以及黑暗带来的不安等情绪,正是节目想要带给人们的感受,而这正是矿工日常。 除了黑暗、矿坑中的蒙蒙烟雾,剧团也善用音效,呈现在黑暗中容易被放大的感官能力。劳动时的呼吸声,浑浊吃力;矿坑爆炸声的绝对震撼;往往幽魅诡谲的音乐,正是为传达这一群不似人的「地下生活者」处境,而在灾变后,许多人真的成了鬼。
-
戏剧 王嘉明vs.理查三世 Round 4!
声响涂鸦 制造「真相」
王嘉明前几次执导《理查三世》,「声音」是他始终著迷的元素。在玩过「身声分离」、现场乐队与演员人声撞击之后,这回的《混音理查三世》,王嘉明说要让听觉元素有更多「街头、涂鸦」的质地,不只让多位演员以不同声调扮演同一角色,还让演员同时斜杠当乐手,毫不避讳地向观众展示这些角色与声响被「制造」出来的过程,因为这些人造感、加工感,正是王嘉明研究《理查三世》的体会,也是他创作《混音理查三世》的重点。
-
特别企画 Feature
身体的失落、消亡与生机
近年常见于「科技舞蹈」(注1)的创作主轴,时常聚焦科技、机器与人类身体的界线,以及两者的纠缠与拉锯。可惜的是,作品中所涉及的身体与主体性论题,却仍未被充分讨论与细究。 科技、技术、机器与身体、主体、存有之间,往往被理解成为对立与互相竞逐的,尤其如今的AI愈来愈具有高度学习和自我进化能力,不仅挑战何谓「人」的创造力,甚至更威胁到「人」的存在基础,于是AI在召唤的是一个反复出现的命题:究竟人类身体会掌控科技,抑或是科技会控制身体。当「身体」与「科技」成为二元对立的主体问题,从此二元性开展出的辩证,便总围绕在是人类的肉身身体作为主体,还是肉身身体将被科技消除主体,而此主体悖论可能的解方,往往指向人机共构的「赛博格」(cyborg)。 在这条轴线上,2012年编舞家黄翊聚焦人机共舞的《黄翊与库卡》是经典案例,2019年编舞家郑宗龙的《毛月亮》,则在企图挖掘科技宰制里具原始性的肉身骚动中,显露出肉身身体本位者对于科技物充满不安的恐惧。若要论目前对人╱机界线辩证地最为完整的编舞家,谢杰桦从《Second Body》到《肉身赛博格》的创作历程,应可作为其代表。 科技与身体的关系可以是非零和赛局吗? 谢杰桦于2014年创作的《Second Body》,以4组Kinect感应器架构八米见方舞台,并将点云影像以360度光雕投影覆盖于舞者身体上,企图以影像资讯入侵人类肉身并产生缠斗,但此时赛博格肉身的形象尚未建构完全。直到2023年首演的《肉身赛博格》,谢杰桦加入线上观众的串流(live-streaming)与AI生成(generative)影像,并透过视讯镜头、现场扫描、舞者手持摄影机的影像,由演算法将观众们与舞者的面孔即时生成为「脸的集合」,再变化为舞者的影像复本与数位替身(avatar),舞者再将此替身影像与部分的身体部位进行拼接。 也就是说,从《Second Body》到《肉身赛博格》的过程,是从封闭影像机器的模控系统(cybernetic),朝向更开放且不可预测的AI机器学习,且透过多重的镜头与萤幕,组装出碎裂的赛博格女体形象。然而,《肉身赛博格》最耐人寻味的,莫过于最后一幕已被赛博格化的舞者肉身与替身们,一致走向并消失在舞台后方发亮的投影机光源中,这似乎意味
-
特别企画 Feature 艺术家回应
安娜琪舞蹈剧场:艺术家要厘清自己与补助的关系是什么?
国家补助政策与相关配套,对艺术家思考创作有什么影响?补助机制与艺术生态链要如何产生交互动能?透过4组创作者分享,让我们重省机制的可能性与困境。
-
特别企画 Feature
给高中生的课外艺术练习
除了已编入学校制度的「社团课」之外,青少年还能前往哪里挥洒对艺术的想像?本刊搜集全台9项课外练习场,高中生请走
-
特别企画 Feature 幕后团队的跨域工作法
僻室House Peace:持续实验是信念,也是创作动力(上)
采访当天,风和日丽,也正好是警戒降级的第一日。抵达时,常与僻室合作的编剧陈弘洋帮我开了门,他正在僻室公寓楼下的客厅看奥运转播,那里也同时是成员吴子敬、吴静依、蔡传仁与罗宥伦的居所。剧团办公室在楼上,团员们则在阳台上依著副团长吴峡宁的镜头,拍著这期专访需要的照片。生活与创作在此交集著,僻室据有4、5楼老公寓中的两层空间,部分团员共同居住在此,非同居者也会于每周一在此聚集,即使没有特别的排练,也建构著共同的默契。
-
特别企画 Feature 以身体为音箱的舞蹈实践
声身共舞 倾听自身体传来的声音
芭蕾舞蹈家乔治.巴兰钦曾将舞蹈形容为「看得见的音乐」,或也暗示著在身体与声音如何成为一体两面,以某种方式共同享有速度、力度、质量与时间。我们可在承袭东方身体哲学的台湾编舞家之间,找到另一种自内而外、同时推动声音与身体的内在动能。也有不少作品以更灵动的姿态,来处理身/声之间既不互相隶属、却又相互呼应的独特关系;或透过身与声的「连结」,试图借此回应或挑战特定的文化脉络。
-
特别企画 Feature
敲开各式表演的门 跨越国界「吴」德薇格
吴万石是韩语首演版海德薇格,出身剧场更横跨电视剧、电影、综艺等各领域的全能演员,他曾在米契尔于○七及○八年抵韩举办庆祝《摇滚芭比》十周年的纪念演唱会上,与原作者米契尔分唱海德薇格的韩、英两语曲目,并被称作「吴」德薇格。吴万石表示在排练过程中,相关歌词的诠释和演出内容,都是由参与其中的所有创作人员与演员们一同讨论、发想和决定的,而为了饰演海德薇格,他也曾造访梨泰院的变性酒吧,在那里聊天、观察认识变性者的生活和故事。
-
特别企画 Feature
不求回报的付出 重回纯粹炽热的文学年代
《光的来信》是韩国近年当红的剧场作品之一,背景设定在一九三○年代、日治朝鲜期间,在爱好文学艺术、诗词创作的青年之间,彼此相知相惜、互相鼓励、一同成长与突破,创造属于近代韩国文学的奇艳花朵。编剧韩在恩表示,剧情描绘敬爱与恋爱的心境转换,就是想传达爱情刚刚开始萌芽的那种感觉;导演金泰亨也表示,剧中人写粉丝信给心仪的作家,是不求回报的,而这主种热情、尊敬和关心的「纯粹」,正是这出戏的出发点。
-
特别企画 Feature
《光的来信》编剧 韩在恩
《光的来信》编剧与作词者韩在恩(한재은)即是因为参与了这个计划,才一步步完成了演出剧本,成为编剧新人培育项目的成功案例。然而,她其实并非科班出生,「我本来在大学是修『英语教育』的,当时因为在学校上了戏剧课,才第一次接触到戏剧演出,」韩在恩说,毕业之后她进了一般公司就职,成为上班族,那段期间她仍保留了进剧场的习惯,最后终于因为太喜欢戏剧了,便「放下工作,进入研究所学习戏剧;我本来也是抱著让自己暂时休息一下的心情,或许学一学就会再回去职场也了吧!结果就一直走下去了。」 三○年代「日治朝鲜」文人圈的再检视 会成为编剧,其实也因为韩在恩心中有很想看见的故事题材,但无奈「一直都没有人写」,于是她只好自己动笔,写她喜欢的东西。二○一○年,她开始工作一部名为《I-Chae》이채 的作品(关于一九四○年代,韩国独立运动团体找来一位无名演员企图扮演朝鲜李氏王储的故事),并在隔年受 CJ文化基金会青睐,有了演出制作的机会,从此开启了她的编剧生涯。后来她「在写作、修课和参与编剧工作坊的过程中,认识了许多同行;也是在他们的转告与鼓励下,才报名了Glocal创作计划。」 这么看来,《光的来信》其实与她所说的此前创作相同,有著一样的日治朝鲜背景,而那正是韩在恩想写、也想在剧场看到的题材:「我尤其钟情于一九二○至四○年代的时代氛围,所以我大多选择以那个时期为设定。」她也试著说明,「首先,这个主题真的没有太多人在关注和研究,所以会觉得很有新鲜感;」再者,「那其实是个充满伤痛的年月,在素材的挑选和处理上,也必须特别谨慎以《光的来信》这个剧本为例,是对于三○年代文人圈的再检视,」于是她也从中发现,在「日治朝鲜」这个主题之下,「还有非常多值得挖掘的历史内容。」 廿世纪朝鲜的日治时代,于一九一○起至一九四五年八月二战结束为止,在这期间,曾有一段政治上相对和平的日子,「文学界也在此时有较为蓬勃的发展,有许多文人聚会活动在此时举办、许多文艺期刊在此时出版发表,因此我特别关注这个时期。对我而言,那是段很具历史魅力的岁月。」韩在恩也
-
特别企画 Feature
《光的来信》导演 金泰亨
与编剧韩在恩相仿,《光的来信》导演金泰亨(김태형)起先读的是离戏剧更远的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学的是电子工程,因为「在学期间参加了戏剧社团,老实说还蛮乐在其中的。后来,读到大概三年级的时候吧,觉得电子工程其实没有很适合自己,在班上也并没有比旁人出众,于是决定要去做些有趣的事情,最后就转学到了韩国艺术综合大学。」他口中说来轻松的转学,想像起来却并不那么容易。细观金泰亨过去在其他访谈中,或在此次现场的表情与对话里,都不难发现他散发出的那种属于艺术家的「反骨」态度一种乐于接受挑战的创作欲望,有时表现在作品的形式上,有时则在题材的选择里。 透过艺术形式 传达社会议题 例如以前他曾在接受访问时提到,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呈现更多不同的声音,甚至是对于目前的资本主义社会而言,具有争议的题目。对此他趁著此次谈话也加以说明:「在艺术学校就学期间、在思考未来该进入剧场的工作职场,或该继续进修的时候,对于社会现况有许多的观察,可以说是看到了不少资本主义世界的矛盾、许多不平等的存在。」但金泰亨也表示,那是自己年轻时的想法了,现在的他,当然不会像过去那样把资本主义当做敌人来看待,「不是需要打破的系统,或必须抵抗的东西」,反而是因为年龄的增长、社会的历练,看见了「许多在这个大框架底下,社会中的我们需要面对、正视的东西,譬如,人与人之间的歧视和莫名的嫌恶、性别与权力的问题、少数族群和身心障碍社群的声音等等。我想要透过艺术,把这些议题具体呈现给观众,并将传达这种不平等,作为一个目标。」金泰亨说。 从去年底,他所执导的舞台剧《头盔》더 헬멧 The Helmet,在大学路Art One剧场连演了三个月,整个作品由四个不同的演出组成,有两种场地设定(演出称之为两个「房间」):首尔与阿勒坡(Aleppo,位于叙利亚北部的城市);而两个房间里,又会上演不一样的内容:首尔房里分为学生与镇暴部队、阿勒坡房里则分成孩童与成人。而连结这四个故事的关键字是「白头盔」,那是分别在二○一六与一七年提名诺贝尔和平奖候选团体的叙利亚民间防卫团(Syria Civil Defense)在当地居民口中的暱称自叙利亚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