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至右:富川艺术中心、统营音乐厅。(富川艺术中心、统营音乐厅 提供)
焦点专题 Focus 从台北出发:TSO亚洲巡演的五重乐章 音乐家的声音日记(二)韩国篇

声响之旅:北市交日韩巡演音乐厅体验

巡演对音乐家而言,不仅是技术的磨练,更是对整体默契与临场应变的重大考验。各地音乐厅在空间结构与残响条件上的差异,往往深刻影响音乐的层次与呈现。指挥殷巴尔会依据场馆的音响特性,细致调整演奏细节,并透过彩排掌握厅内的声音回馈。团员们也必须保持高度敏锐,在短时间内灵活调整速度与力度,以维持声部间的平衡,让每一场演出都臻于完美。

以下将介绍此次巡演所造访的音乐厅,并依演出顺序收录TSO音乐家分享对音乐厅的的个人感受。期望随著这些文字与照片,带您一同展开一场纸上的音乐旅程。

巡演对音乐家而言,不仅是技术的磨练,更是对整体默契与临场应变的重大考验。各地音乐厅在空间结构与残响条件上的差异,往往深刻影响音乐的层次与呈现。指挥殷巴尔会依据场馆的音响特性,细致调整演奏细节,并透过彩排掌握厅内的声音回馈。团员们也必须保持高度敏锐,在短时间内灵活调整速度与力度,以维持声部间的平衡,让每一场演出都臻于完美。

以下将介绍此次巡演所造访的音乐厅,并依演出顺序收录TSO音乐家分享对音乐厅的的个人感受。期望随著这些文字与照片,带您一同展开一场纸上的音乐旅程。

富川艺术中心音乐厅 Bucheon Arts Center (Concert Hall)

2023 年 5 月启用,由英国专业设计与工程顾问公司 Arup 与南韩建筑团队 Haenglim Architecture & Engineering 建筑工程及 DMP 共同合作设计。共有1445个座位,L-Acoustics K3 音响系统,结合鞋盒式及葡萄园式座位,拥有精密的声学环境。适合举办古典管弦乐、爵士乐、世界音乐、歌剧和扩音演讲活动。目前是富川爱乐乐团和富川市民合唱团的所在地。

胡庭瑄的声音日记

我个人蛮喜欢富川音乐厅的葡萄园式设计。能在这样的场地演奏感觉相当舒适。富川的声响效果非常好,声音被修饰得漂亮且立体,它既不会很乾,也不会太轰到都听不清楚,我记得有团员彩排时在观众席听,觉得闲乐的声音很漂亮。整体来说,声音很平均,每一个声部我都能听得很清楚。舞台的设计因为是葡萄园式,两旁会渐进垫高像阶梯一样。以我们小提琴声部为例,从第3排开始垫高,而后每一排又再往上垫高。这样的设计对于后面的团员来说,看指挥的角度更清楚,也可以听得更清楚声部前面的声音,而对我来说,我也能听得非常清楚从后面传来的声音,这样不会有平面的场地那种前后距离感的问题,使得整个声部的声音能更集中,各声部之间能更容易听到彼此,演奏出集中和立体的声响。我认为富川这场演出,是我参加的日韩巡演5场演出中,最好的一场,让我感觉很棒、很喜欢。(口述/胡庭瑄,台北市立交响乐团助理首席;文字/李秋玫)

富川艺术中心外观与音乐厅。(富川艺术中心 提供)

统营音乐厅 Tongyeong Concert Hall

统营国际音乐节及尹伊桑音乐比赛(Isang Yun Competition)举办场地。2002 年为了致敬音乐家尹伊桑创立了「统营国际音乐节」(Tongyeong International Musical Festival),遂成为亚洲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音乐节之一,德国《法兰克福汇报》(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更称其为「亚洲的萨尔兹堡音乐节」。2015 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为音乐创意城市。值得一提的是TSO候任首席指挥亚历山大.里柏瑞契(Alexander Liebreich)2011年曾担任韩国统营国际音乐节首位欧洲艺术总监。

詹书婷的声音日记

我在统营音乐厅的演出经验非常好。这座音乐厅的声响极为清晰、残响适中,整体音色十分润泽,拉奏时感觉也相对省力。统营音乐厅最大的特色是声音的即时回馈,乐团的声响反弹速度极快,几乎能立刻听到整体效果。各声部之间的细节也能清楚辨识,让乐团更容易达成一致的音响融合。

场地结构采传统的「鞋盒式」设计,我认为这种传统的鞋盒式比较有包覆感、比较安全,也比较习惯。因为统营是拉长型的,深度没那么深,所以我们乐团同事们,例如大提琴与管乐感觉很靠近。舞台下方与墙面多以木质材料建构,或许这也是音响优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观众席距离舞台很近,第一排几乎就在我们大提琴的脚边。值得一提的是,指挥在统营场的速度明显比其他场次快,特别是第三与第五乐章,我推测这是因为他感受到这个厅的声音反应极佳,因此能以更敏捷的节奏带出音乐的张力。(口述/詹书婷,台北市立交响乐团大提琴演奏家;文字/李秋玫)

统营音乐厅外观与内部。(统营音乐厅 提供)
本篇文章开放阅览时间为 2025/11/26 ~ 2026/02/26
Authors

作者

数位全阅览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