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an Marcus
-
纽约
量多质也佳 东尼奖「新编舞台剧」竞争激烈
今年的东尼奖于四月卅日公布入围名单,其中竞争最激烈的奖项是「新编舞台剧」。这一年的新戏量多质佳,有十四出作品参与角逐,除了最后出线的五出,未入选的遗珠中,也有不少如果在其他年度都可能入围的佳作。至于那部戏会拿到奖座,目前看来,以《摆渡手》和《宪法与我》最具胜算。
-
纽约
韩裔剧作家Young Jean Lee 作品《白人直男》登上白老汇
族群认同是韩裔剧作家Young Jean Lee一向关心的主题,近期她的作品《白人直男》登上百老汇,也让她成为第一位进入百老汇的亚裔女剧作家。《白》剧戏如其名,是一个白种异性恋男人的故事,但却是从另一个角度来探讨美国白种直男的优势。
-
城市艺波 Cities & Arts
《凯撒大帝》扮相如川普 公共剧院引爆艺术自由争议
由纽约公共剧院制作的莎剧《凯撒大帝》,主角凯撒扮相如川普,演出在参议院门口被众人刺杀一幕,引爆争议,川普支持者不满、川普大儿子发推特抗议,更引发主要赞助商达美航空和美国银行退出赞助,引来维护艺术自由的抗议。川普与艺术界的敌对,自他胜选后就有呼之欲出的态势,此一事件很可能成为引爆点。
-
城市艺波 Cities & Arts
川普当选美国「变色」 表演工作者未来难料
美国新任总统川普的当选,反映了人民对既成体制和菁英阶级的反弹,而在这个社会中,表演艺术工作者无疑是属于「菁英」的一边,他们在选前一面倒支持柯林顿,助选、募款、站台、开川普玩笑,现在面临新的美国秩序,日子该如何过?而川普的保护主义对经济的影响是否会带来表演团体的生存危机?遇上擅长把批评者妖魔化的川普,擅长批判的艺术界会不会成为另一个「人民公敌」?
-
城市艺波 Cities & Arts
音乐剧《汉弥顿》超夯 欧巴马也疯狂
将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亚历山大.汉弥顿生平故事改编搬上舞台的音乐剧《汉弥顿》,去年八月上演以来即成为百老汇最热门的演出,长居每周票房冠军,不仅吸引众多明星名流,政治人物更是络绎不绝,总统欧巴马看戏不算,还邀请原班卡司到白宫表演。叫好又叫座外,连原声带都成为Billboard榜上五十年来首周销售最高的百老汇录音,所获的评价早已超越当季同侪,而是堂堂进入历史殿堂。
-
城市艺波 Cities & Arts
以《摇滚芭比》拿下东尼奖 派崔克.哈里斯站稳一哥地位
以《摇滚芭比》拿下今年东尼奖最佳音乐剧男主角的尼尔.派崔克.哈里斯,是百老汇屈指可数能唱能演、跨足影视与剧场的全能演员。更难得的是他是出柜同志,打破「可做不可说」的好莱坞同志禁忌,《摇滚芭比》的演出证明哈里斯不必招摇、但也不需顾忌私人性向对他表演的影响。
-
特别企画 Feature 美国
美国 纽约莎剧玩家竞演 观众认真投入游戏
在纽约,几乎每天都有机会看到经典莎剧或是由莎翁文本改编而成的作品刺激你对莎剧的见解。把莎剧当成自己喜欢的一项运动来看待,不论你对该项运动的认识是深是浅,每次的观赏经验都会有新的发现,即便观赏重播也是如此,不管是电影诠释、京剧或能剧诠释,每场不同的演出,都可能会让你发现莎士比亚的新意。
-
纽约
舞台展露六块肌 男星也「为剧情牺牲」?
在百老汇与外百老汇,忽然同时掀起「男色」风,不少舞台剧男星在剧中裸身上阵,露出一身波浪起伏的六块肌,说是商业考量虽通,但就剧情来看,也是角色设定需要,并非「无的一脱」。不过现代健美标准更严苛,现在男星要在舞台上一脱惊世,可不像保罗.纽曼当年容易了!
-
纽约
小剧场里的圆形舞台 创造另类戏剧张力
今年春天的纽约剧坛,恰巧Mike Bartlett的《公鸡》和契诃夫的《凡尼亚舅舅》都在只坐得百来人的外百老汇的剧场演出,不但观众彼此坐得可以膝盖碰膝盖,连跟演员也是近到触手可及,提供了另外一种的看戏经验。
-
纽约
「东尼奖」出出获提名,个个没把握
美国的戏剧盛事东尼奖,日前揭晓最新一届的入围名单,《曾经》与《彼得与摘星人》分别以十一项与九项提名,分占今年东尼奖提名的音乐剧和舞台剧类提名榜首,而刚从研究所毕业的女演员雅莉安达也因在Venus in Fur中的精采表现或得最佳女主角提名。但整体来说看不出谁是众望所归,也显示了这一届的竞争激烈。东尼奖颁奖典礼将于六月十日举行。
-
城市艺波 Cities & Arts
纽约:在剧场里 念完《大亨小传》
由实验剧团「电梯维修公司」演出的《盖兹》Gatz,是本季纽约最特殊最热门的一部戏,演出的脚本就是《大亨小传》全文,一字不漏,一字不多。以一个无聊的办公室为场景,主角演员如同小说中的叙述者拿著书从头念到尾,七小时后念完;演出当中,同个办公室的同事不时入戏演出书中角色,可说是把我们在阅读小说时投入的状态具像化。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有「瑕疵」的女人,才美!
没有大卡司、没有景观场面,美国剧作家唐诺.马戈利的《作品辑》与英国剧作家克萝伊.摩斯的《无尽之夜》,分别都是透过女性角色探讨议题的剧作,前者描绘女作家教授与自己调教的指导学生之间的微妙互动与冲突,后者则演出女性受刑人出狱后的适应与期待。
-
艺知平台
叹为观止的剧场魔法
《歌剧魅影》出神入化的总体剧场效果,既满足了挑剔成性的评论家胃口,更把全场观众把玩在手掌心,使人对整部作品欲拒还迎、又爱又恨──恨它的剧本、词作与音乐没有再深一层,把《歌剧魅影》无穷无尽的戏剧张力逼到极限;爱它的场面调度足以名垂青史。而负责整体场面调度的,正是百老汇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天王大导演哈洛.普林斯。
-
中国歌剧特辑
一条鲜花与荆棘相间的路
中国一般的观众往往是以观赏传统戏曲的审美取向来看待歌剧,而传统文化积淀的心理趋势,注定了观众重戏不重唱。七〇年代中后期以来的中国歌剧似乎矫枉过正,参照西方歌剧形式的创作和演出成了一种时尙,但艺术家们忽视了中国观众对歌剧艺术观赏的审美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