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大卡司、没有景观场面,美国剧作家唐诺.马戈利的《作品辑》与英国剧作家克萝伊.摩斯的《无尽之夜》,分别都是透过女性角色探讨议题的剧作,前者描绘女作家教授与自己调教的指导学生之间的微妙互动与冲突,后者则演出女性受刑人出狱后的适应与期待。
《作品辑》Collected Stories
4/9~6/13 曼哈顿剧场俱乐部
编剧:唐诺.马戈利(Donald Margulies)
《无尽之夜》This Wide Night
5/8~6/27 赤裸天使制作 Peter Jay Sharp Theatre演出
编剧:克萝伊.摩斯(Chloë Moss)
有「瑕疵」的女人,才美!
不完美的故事,亦然;留白或转折的角落,正可以让读者参与、观想。《作品辑》与《无尽之夜》分别都是透过女性角色探讨议题的剧作;前者在百老汇剧院区(650人座)上演,正面迎击《美国白痴》、《毛发》或《鸟笼》等喧闹精采的大堆头音乐、歌舞剧,而后者则在外百老汇区的「剧作家地平线」(Playwright Horizons)四楼的小剧场(128人座)搬演。
没有大卡司、没有景观场面,美国剧作家唐诺.马戈利(Donald Magulies)与英国剧作家克萝伊.摩斯(Cholë Moss)的这两出戏也不是旷世新作。《作》剧于一九九六年首演,且美国表演界巨擘邬塔.哈根(Uta Hagen)还曾于一九九八年扮演过《作》剧里那位跟自己调教的指导学生产生微妙互动、小有名气的女作家教授;《无》剧则于二○○八年在英国首演,次年由伦敦苏活剧院重制演出,评价一般,不过剧作描绘女性受刑人出狱后的适应与期待,让我好奇。
很有趣的对比,不是吗?中产文化菁英与女性更生人的今昔情境。这四位女演员要怎么诠释对话如此饱满且题材不尽讨好的剧本呢?
纤细文笔刻画文化菁英 马戈利写作彷如中国文人画
现于耶鲁大学文学戏剧系任教的马戈利,曾于二○○○年以《与友晚餐》一剧获得美国普立兹奖;温吞的风格和纤细的文笔,加上以中产阶级为题,似乎多少符合了普立兹奖向来为人诟病的保守立场。从他早期作品诸如《表象之外》Sight Unseen(1991)、《作品辑》(1995)或至今最新剧作《时间凝止》(2009)Time Stands Still等来看,马戈利不仅创作不辍,更懂得把握百老汇与外百老汇制作首要原则:角色精简(以二至五人为主)、独幕全场和以刻划纽约中产阶级文化菁英为主。他的台词风格并不新鲜,不若大卫.马密(David Mamet)或山姆.谢普(Sam Shepard)那般犀利冲突,但对话之间却能铺排缜密的戏剧化情节,也凸显人物的真实,足以提供演员在缝隙之间,大展身手。
或许,这是马戈利如此适当地扮演美国传统剧作家角色的原因,不以前卫批判性的个人风格「抢戏」;即使像《时间凝止》这么一出碰触前线记者生态、几乎要被归类为政治性剧作的作品,马戈利也坚持自己不就戏剧创作表白政治立场,与伟大的马密大相迳庭。
也是这种气质,让我特别觉得马戈利的写作与中国文人画作铺排相近,没有太多刻意的拼贴与概念,不推销任何主张──当然会有知识分子那种逃避的嫌疑,只不过,角色开口说话的时候,剧作家对这些文化菁英的「尖酸刻薄」,便毫无保留。
在马戈利笔下,《作品辑》里那位宅居曼哈顿格林威治村卅年的女作家露丝(Ruth),几乎代表著文学界菁英最幽暗不堪的人性,尽管能以文字征服市场,或以风骨见诸教学口碑,但当自己一手栽培的学生剥夺了自己曾有的生活与经验而走出创作的路,露丝几乎不堪一击。《表象之外》、《时间凝止》与《作》剧等,分别是马戈利针对美术界、新闻界与文学界人物为题材的剧作,每部均为委托创作,但也见足编剧如何做全了准备功夫。
一出不见血的《动物园故事》 舞台设计极尽用心
在全场近两小时、计分两幕的演出中,饰演年近六旬的作家教授露丝的演员拉汶(Linda Lavin)与饰演学生琳达的演员宝森(Sarah Paulson),从头对戏至尾,像是一出不见血的《动物园故事》The Zoo Story。首场铺排相当生动写实;琳达怀抱对露丝的仰慕和膜拜,以战战兢兢的态度到指导教授所住的房子里,「顶礼」受教,而露丝直率的批判似乎毫不留情,但从她不断地、仔细地推敲和传授琳达关于写作的门道时,观众显然能体会这位声望不若从前的作家心里,多少有著自豪和惜才之意。换句话说,我们也间接分享了编剧马戈利多年来的写作心得。
最令人拍案叫绝的是作家在首场铺伏的这条「梗」。露丝问:「妳想好下一篇小说的点子了吗?」正当琳达滔滔不绝地描述自己的想法时,露丝打断了她:「不要说出来!先写下来!妳讲出来以后就没有下笔的欲望了,这会减弱那股急迫性,一旦急迫性没了,妳也不会想下笔抒发妳的创作欲望了。先写,我们再来讨论。」结果数年后,露丝耿耿于怀地便是琳达「盗取」露丝曾私下透过的一段情史,用于自己最新出版的小说情节中;即使琳达因此成名,或如何辩称自己是为了将作品献给这位启蒙老师,露丝依旧不留任何情面地将琳达从那栋公寓轰出去,也狼狈地把这段情谊,一刀两断。
该剧的舞台设计极尽用心,不论书架、纸条、打字机、垃圾桶、沙发或各项生活细节,一丝不苟地呈现在《作》剧的视觉中,为两位演员提供了相当真实的生活空间,即使有些角落几乎被台位和表演「荒废」。演员的表现不尽如人意,由于师生互动过于拘谨,导演似乎也刻意避免过度的情感渲染,观众多半仅能从台词对话之间去体会两人之间的友谊或心结。直至最后一场的冲突堆叠,饰演师生的这两位演员才得以脱缰厮杀。
《无尽之夜》小巧精采 家常手法烹调人生酸甜苦辣
相反地,《无尽之夜》的设计则是要费尽苦思地将舞台「弄脏、弄乱」。不像前述百老汇制作,《无》剧每次换场几乎都由演员摸黑执行,而设计则将这一间女主角玛丽(由演员琵儿Alison Pill饰)出狱后落脚伦敦的窝,规划出如浴室、兼作厨房的洗手台、后巷窄窗和单人床、单人沙发等表演动线。透过两位演员极具默契的运作和发挥,《无》剧的小巧反而提供了更多戏剧观赏的乐趣与收获。
全剧由女演员法柯(Edie Falco)饰演的五十几岁的萝琳刚出狱前来投靠昔日狱友、廿几岁的玛丽开始;在萝琳敲门的那一刹那,蜷缩在沙发里几乎彻夜失眠的玛丽,一脸惊吓和不安。这一开门,收留与不收留,却也成了剧中人是否能走出心底阴影的悬念。导演安.考夫曼(Anne Kaufman)手法节制、细腻,在毫不干扰剧作流畅的条件下,她仅仅透过暗场的噪音、声响,或是透过演员表演的细节,例如前几场玛丽独断跋扈地决定灯光何时暗、何时亮,铺陈两人互动关系的变化。知名演员法柯表现精采,在有限的篇幅和空间里,不仅肢体的模拟独到──她几乎随时都保持驼背、行为大而化之──也能在对话中透露自己身为杀人犯、身为人母的矛盾情结。
法柯饰演的角色有药瘾,对玛丽充满依赖和母性;玛丽看似硬狠,演员琵儿生动精湛的诠释,让观众亲眼目睹一个年轻女孩,如何膨胀自己而能与年近半百的熟女(杀人犯)共处,甚至呼来唤去。两位演员模仿爱尔兰人的口音,也维妙维肖,增强了角色的说服力;这位年轻编剧摩斯,没有用过多煽情的通俗情节,仅仅是简单的、女人的对话,例如买新衣服、谈家庭、讲跳舞或是失眠时的聊天等等,都以家常的手法烹调酸甜苦辣的人生滋味。
此外,如暴烈的肢体动作像抢药争执,让观众不禁为玛丽的安危提心吊胆时,玛丽反而开口问萝琳关于杀人是什么感觉;玛丽拚命要萝琳跳舞,而萝琳因为不适应而在谈话间忍不住呕吐;或是玛丽掌掴萝琳之后反而是萝琳转身拥抱的场景等,演员细腻的情绪和精准的台位,都叫人印象深刻。
《无》剧谈的是无边无际的时间,和茫然无从的新人生,当再次天亮而四处悄然无声时,萝琳的去留不再是玛丽介意的问题;负面、消极的戏剧情节,衷心铺陈的是乐观的人生态度。相反地,看似光鲜亮眼的文学家居,或是冠冕堂皇的师生教学,造作、虚伪与不信任是《作》剧的言外之意。这里、那里,都有点瑕疵,这样的人生才算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