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柔软地去接受未知的挑战(汪正翔 摄)
特别企画 Feature 解封!? 容「疫」挑战 大未来!╱台湾观点

更柔软地去接受未知的挑战

未来,找出跨社群、跨世代的连结,建立对话关系,是策展人与艺术平台的责任。我们得去care,去真诚地接触他人。疫情过后,要生存下去,得带著乐观与希望,不能只待隔离的小房间,得要打开,彼此照护,坚持合作,唯有如此,才有活路。

未来,找出跨社群、跨世代的连结,建立对话关系,是策展人与艺术平台的责任。我们得去care,去真诚地接触他人。疫情过后,要生存下去,得带著乐观与希望,不能只待隔离的小房间,得要打开,彼此照护,坚持合作,唯有如此,才有活路。

疫情是全球的问题,我花了很多时间与国际同仁谈对未来的想像,但不是很乐观。在危机当下,表演艺术似乎是第一个被淘汰的行业,我们可以贡献什么?与此同时,关于「线上」的讨论也是前所未见的热烈,近乎数位崩溃,人们在线上过活,与时间、空间失去连结的「时差」,也彰显了「剧场」拥有独特时空的价值。

二○二○台北艺术节,可能是今年全球暑假在疫情当下,唯一的平台。我们的首要之务,是思量当下的未知,聚集愿意接受挑战的艺术家,透过适当的作品来面对当前世界集体的忧虑。在台湾,我们非常幸运,还可以进剧场。我认为,如何保护好剧场的「空间」,让剧场继续作为人类聚集和相遇的重要场所(并且不以线上化当作一个简单的选择),是最重要的事。接著,才再去考虑如何透过场域特定艺术(Site-specific art)或是online的方式发言。

「后疫情」真的会到来吗?或许我们将永远活在疫情之中,一切都是未知。以下是几点预期:

一、制作规模紧缩,大型制作减少

各国陆续解封,但市场已见紧缩,目前已可预见大型制作难以生存,当制作规模缩小,创作者得更深刻思考要提供给观众何种剧场体验。在形式上,将会产生巨大的转变,「数位化」确实是将持续发展的方向,但「互动」应是最核心的价值,艺术家与艺术平台必须更精致地融合空间、时间与内容,去思考新方法。

二、国际交流吹起旅行泡泡,跨国合作以科技为媒介减少碳足迹

随著疫情放缓,许多国家开始筹备「旅行泡泡」(travel bubble),向某些疫情相对受到控制的地区开放边境,而不须接受检疫或隔离观察。未来,国际交流或将朝同样的逻辑运作,亚太地区的交流,也可能因地缘关系,将更加紧密。另一方面,在创作方法上,未来将有更多倡议,艺术家的跨国合作,也未必要穿越国界,减少碳足迹的「不在场」,却依然能透过不同策略与科技媒介,与在地艺术家、观众直接沟通——我称之为avatar performance。但「数位」最终依然要回到剧场空间,而非仅只在云端的无时空模式。我要强调,作品回到剧场,让观众在时间、空间限制下相遇的体验,是最珍贵的价值。

三、艺术平台与在地社群连结越加紧密

未来,国际交流密集度降低的状况下,各艺术平台或许将更密集与地方产生对话,能深刻地挖掘土地的历史。以台北艺术节来说,恰巧现在是最好的时机去探索台北的文化发展,数百年的时间轴中必然吸收外来的事物,而转变成当前的面貌,看似「台湾本土」的事物其实与「国际」脱离不了关系,local也是global。我们会进一步探索什么是台湾的世界主义(Cosmopolitanism)——去拆解过去的认知,爬梳多层次的历史,开启更混杂的讨论。未来,透过艺术家作为媒介,艺术平台可望与当地的社群有更深刻的对话。「艺术家」的概念,或许在这样的在地合作脉络下,会变得模糊,创作者的声音不再是单独的,我们可以share,也能互相care。

四、艺术转向「推测」,想像处在疫情之中的可能未来

我们可能永远无法迎来「后疫情」,谁知道呢?我们得去思考哪些艺术的实践、倡议,是针对人类、全球未来的变化,去讨论new normal的新价值。因此,艺术进行社会沟通所使用的语言,应该有所改变。所有问题都不再有明确答案与立场,未来的艺术将偏向「推测」(speculative),因为「不知道」,只能预测,必须更尖锐、灵活地去摸索我们可能已意识,但尚未能够包容的选项。疫情让我们退一步,去探索未来、后人类、非人类,去看见他者的观点——这不可能有明确答案,只能把我们带入一种虚实的空间。

我们要更柔软地去接受未知的挑战,接受自己「什么都不知道」的事实,去挖掘新的可能性。未来,找出跨社群、跨世代的连结,建立对话关系,是策展人与艺术平台的责任。我们得去care,去真诚地接触他人。疫情过后,要生存下去,得带著乐观与希望,不能只待隔离的小房间,得要打开,彼此照护,坚持合作,唯有如此,才有活路。

 

口述|邓富权 策展人
采访整理|张慧慧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专栏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