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國華
-
特別企畫 Feature
台灣風土正在轉變,千禧青年離城歸鄉的生活選擇
這幾年,總有些我們認識的青年朋友,離開都會移居鄉鎮,可能創業、可能繼承家業,展開新生活。離城歸鄉的青年,為鄉鎮帶來重生的希望,也為都市人創造了鄉村生活的美好想像。 日本在1990年代出現青年離城歸鄉現象,媒體創造了新名詞,描述3種移居型態:從都市移往鄉村的「I-TURN」、從鄉村離家再返家的「U-TURN」,從鄉村離家入城、再移居另一個鄉村的「J-TURN」。2015年日本推動「地方創生」,以政策支持青年歸鄉,為人口減少、產業蕭條、社會結構瓦解的鄉村創造生機。 1990年代的青年離城歸鄉潮 台灣在2019年推出「地方創生」政策,同樣支持青年返鄉;但1990年代興起的地方文史復興運動、文建會推動的社區總體營造,曾經號召了一批青年離城歸鄉。 任職媒體的謝敏政,1994年帶著太太離開台北、回到家鄉嘉義縣東石鄉,成立「船仔頭藝術村文教基金會」;1996年,「船仔頭的呼喚」全國文藝季活動躍上媒體,成為社造的著名案例。雲林人廖嘉展1993年離開台北、出任嘉義縣新港鄉的新港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後來出版《老鎮新生新港的故事》記錄他在新港的工作。1996年廖嘉展和太太顏新珠再移居埔里,創辦「新故鄉文教基金會」,展開大埔里社區20多年的社造故事。 建築師黃聲遠是另一種離城歸鄉的典型。1993年自美國深造歸來,在宜蘭創辦田中央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此後大部分建築作品都在宜蘭。他的夫人、文化部次長李靜慧,喜歡居住宜蘭的生活,30年前從台北移居宜蘭、任職宜蘭文化中心,成為國際童玩藝術節成功創辦的主要執行者。
-
特別企畫 Feature
大象與蚯蚓:疫情後的表演藝術生態關照
具有市場開發能力的表演團隊,面對補助審查過程,處境如同「房間裡的大象」,往往被貶抑對待。但這些團隊的市場基礎,可以讓補助資源的效果加乘。而「流動演出者」是藝文生態的基層參與者,重要性如同蚯蚓之於農業;在政策管不到、補助到不了的廣闊領域,他們以自己的能力,讓藝文表演隨處發生。為了健全產業、文化平權,大象和蚯蚓的生存需求,值得給予更多關注。
-
焦點專題(二) Focus
不是「鯊魚」是夥伴! 表演藝術經紀人在哪裡?
「經紀人」常被描寫成唯利是圖的角色,如同《征服情海》男主角所說的「穿西裝的鯊魚」,但是在完整的表演藝術產業結構中,經紀人卻扮演重要角色。他們熟悉市場行情和運作方式,掌握關鍵人脈,擁有交易資訊;成熟的經紀人制度有助穩定市場秩序,媒合演出機會,促進市場發展。但台灣表演藝術界缺乏市場規模,限制了專業經紀人的伸展空間。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現象觀察1:盤點地下管線後,文化部的下一步?
在新舊震盪之間 尋找文化新局
文化部誕生將近六百天,龍部長說前五百多天,她忙著查找「地下管線」,讓過去彼此脈絡不清、接連不上的政策與制度可以重新整理,讓行政步上正軌。當然對表演藝術領域來說,如令人眼睛一亮的「國家品牌表演藝術團體扶植計畫」、延續文建會時期的「活化縣市文化中心劇場營運計畫」、「表演藝術團體和場館媒合計畫」、「華山藝術生活節」等都有一定效益,但民眾對文化部的期許,還是能成為提出更高文化格局的舵手。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是外來文化殖民地 還是本土藝術培育場?
「文化創意產業」對表演藝術而言,是一把兩面刃的利劍。政府對於消費端的刺激和鼓勵,的確可能形成更活絡的市場;但是,市場反映的是大眾口味,而不是藝術和美學的品味。也就是,民間增加的消費支出,不一定能夠支持堅持創作品質的本地表演藝術團隊,反而可能助長更多通俗、譁眾取寵的節目。政府必須清楚意識到,以表演藝術而言,文化創意產業的根本核心是社會的文化與創意,不是漂亮的行銷術語和亮麗的產值。
-
藝聞觀點 News Review
新進團隊,令人期待!
文建會「九十九年度演藝團隊分級獎助計畫」公告補助九十六團,總金額新台幣2億1130萬元整。雖然金額較去年減少一千餘萬,但入選隊伍總數創新高。 今年獲獎名單有十七個新進團隊。雖然部分「新進團隊」也是曾在這分名單進出的熟面孔,但例如絲竹空爵士樂團、林文中舞團、台灣戲劇表演家、黑眼睛跨劇團、曉劇場、EX-亞洲劇團等,都令人期待。 被認為表演藝術年度最重要補助的這項計畫,執行已近二十年;過去常被質疑的評審和評鑑問題,這兩年改進許多。自然,結果不可能人人滿意,制度也還有因為時空條件變異而修改的空間,但整體而言,表演藝術界展現高度共識,藉由參與和對話,支持這套制度日益完善。 政府大力推動文化創意產業,新的獎助計畫將陸續推動,但演藝團隊分級獎助計畫的重要性,卻不減反增。因為,它對於團隊執著於「藝術」、追求行政管理升級而給予的肯定,是團隊最重要的努力指標。政府鼓勵市場拓展的同時,必須持續支持這項補助,讓有心深耕藝術的團隊,能夠安心累積創作實力。
-
藝聞觀點 News Review
文建會補助團隊駐館及與他團合作計畫,對生態意義何在?
文建會近月推出多項補助計畫,如啟動「媒合演藝團隊進駐演藝場所合作計畫」,推動國內演藝團隊長期駐點合作機制,協助各地演藝場所建立自身特色,促進團隊藉由固定展演場所規劃穩定發展目標,促成雙方長期合作。讓演藝團隊提出申請,進駐期程最短二週,最長以三年為一期。另一計畫為補助演藝團隊合作徵選作業,凡國內立案滿一年以上之表演藝術團隊,均可申請與入選文建會分級獎助計畫之卓越級或發展級團隊合作,促進團隊互相學習交流與經驗分享,補助項目包括聯合創作演出、觀摩、整合行銷、教育訓練或行政管理所需人事、旅運、場租或成果發表製作費用。文建會大補助,對民間表演團體及藝文生態來講,將具有什麼樣的意義和成效?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台灣文化的未來,揚帆在何時?
雲門舞集排練場的火災,引發了社會對表演藝術發展環境困窘的關注,也促使文建會提出一份令表演藝術界人士振奮的「揚帆計畫」預計以四年四十四億的經費,提升表演藝術發展的環境。但在此新舊政權交替的尷尬時刻,這個令人期待的計畫是否能在新政府手上順利「揚帆」?仍待觀察。
-
藝號人物 People
一場晚了二十年的獨奏會
廿七歲回國,奮鬥廿三年,卸下兩廳院藝術總監之職後,跨入五十歲的人生門檻之前,朱宗慶將實踐自己的人生第三場音樂會之約,這場晚了二十年的獨奏會,如久釀未開的陳酒,主角的心境由拚勇鬥勁轉為圓融寬廣,「不再想證明什麼,也不再想求什麼。音樂,就讓它好玩吧!」他說。
-
現象‧現場
西行取經或瞎子摸象?
考察團除了為文化創意產業的經驗「取經」,也承擔了拓展文化外交的使命。然而,考察內容分散得太廣,很難立即掌握狀況,成員們多只能切入局部而不能了解全貌。如此大規模考察,雖然建立許多交流的可能性,但實際效益如何?而考察結果,如果立刻成為政策制定的參考,恐怕真會落入「瞎子摸象」的後果,打造一套四不像政策,既非英國或丹麥原版、也不符合台灣社會現實。
-
特別企畫 Feature
小劇場結盟搶攻灘頭堡
「游擊」了許多年,小劇場習慣於在咖啡館、pub、實驗劇場等不同的空間演出,但是對於擁有一個可以安定下來求發展的「家」, 仍是抱持無限憧憬。中正二分局彷若沙漠中的綠洲,激發了籌畫多時的「台北市小劇場聯盟」在八十六年七月成立,也讓小劇場的未來發展大業進行得更爲積極。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場外多溝通,場內少發言
各部會常用來和委員溝通的方式,不外辦說明會、印說帖、派員報告等;但各部會人員和立委的交情,則是重要的潤滑劑。如何了解委員的需要和立場,化可能的干戈爲玉帛,必須靠國會聯絡人員和委員間長期培養的互動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