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市場開發能力的表演團隊,面對補助審查過程,處境如同「房間裡的大象」,往往被貶抑對待。但這些團隊的市場基礎,可以讓補助資源的效果加乘。而「流動演出者」是藝文生態的基層參與者,重要性如同蚯蚓之於農業;在政策管不到、補助到不了的廣闊領域,他們以自己的能力,讓藝文表演隨處發生。為了健全產業、文化平權,大象和蚯蚓的生存需求,值得給予更多關注。
因應肺炎疫情,文化部推出兩階段紓困。隨著疫情趨緩,後續振興如何啟動?比起救急的紓困,振興方案需要更積極有效的產業策略,以及更深入民間的藝術普及行動。
湧入文化部、數以萬計的表演藝術類紓困申請案,很高比例來自非舞台演出的表演相關行業,例如夜店、學校、社區、街頭、婚禮、商展、Cosplay、野台戲、藝陣等,以及這些活動的設備出租、企畫或執行者。相對於「舞台演出者」,這些型態多元的表演者,姑且名為「流動演出者」,數量龐大、存在於文化政策的補助系統之外,卻參與完成無數的表演與教學活動。「流動演出者」不乏專業人士,但收入並不固定;政府因應疫情的及時紓困,確實協助他們度過難關。
補助大型製作以快速帶動產業復甦
對於中、大型表演藝術團隊,文化部的紓困則顯得過於保守。紓困方案的設計:兩百五十萬元為上限的營運衝擊補助、或依在職人數核計的員工薪資及營運補助,都不符合表演團體「小組織、大負債」的現實情況,導致補助金額和資金需求之間的差異懸殊。規模愈大的團隊,受疫情打擊愈嚴重;填補資金缺口必須增加貸款,卻又因此提高財務風險。即使劇場解封,面對二度疫情隱憂,是否積極投資製作,是艱難的抉擇。此刻政府如果不採取行動,從紓困邁向積極振興,疫情過後的台灣表演藝術,恐怕走向「大團終結」的厄運。
疫情趨緩的此刻,靈活的小型演出最先復甦;但凝聚人氣、活絡市場、帶動產業鏈及創造就業機會,必須依靠大型節目的積極投入。近年新建劇場接連開幕營運,「場地、節目、觀眾」的共生關係更加緊密。如今,國際節目短期難以恢復,場館需要更多本地節目充實檔期,但表演藝術不會有「國家隊」,叫好叫座的節目,不論新創或舊作重製,都需要時間錘煉,以及足夠的資金挹注。
在台灣,具有市場開發能力的表演團隊,面對補助審查過程,處境如同「房間裡的大象」,往往被貶抑對待。但是,這些團隊的市場基礎,可以讓補助資源的效果加乘。因此,疫情後的振興,首先應該增加補助大型製作,快速帶動產業復甦。
文化政策的思考必須謙卑
另外,「流動演出者」是藝文生態的基層參與者,重要性如同蚯蚓之於農業;他們是落實文化平權的前線散兵。這群人的現身,提醒文化政策的思考必須謙卑,菁英藝術只是現實世界的冰山一角。在政策管不到、補助到不了的廣闊領域,他們以自己的能力,讓藝文表演隨處發生。如何善用「流動演出者」的擴散力量普及藝文演出?這是文化政策應當面對的新議題。
台灣表演藝術的創造力豐富,整體面貌如同百花齊放的花園;但花園裡的大象、花葉下的蚯蚓,總是被忽視。為了健全產業、文化平權,大象和蚯蚓的生存需求,值得給予更多關注。
文字|于國華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