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環境劇場演出。(兒路藝術創作工寮 提供)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在地策展:關於幾個 思想行動與實踐場景 場景3:山海的篝火

東冬.侯溫:回到自由的自然,走祖靈的路去未來

兒路藝術創作工寮創辦人

對東部藝文生態有所關注的人,一定對銅門部落「兒路藝術創作工寮」(以下簡稱「兒路」)不陌生。東冬.侯溫(Dondon Houmwm)從城市返回部落,於2015年創立兒路:「對我來說,現在的狀態是『自由的自然』,慢慢放下體制化的專業訓練,回到真正的大自然做創作。」

對東部藝文生態有所關注的人,一定對銅門部落「兒路藝術創作工寮」(以下簡稱「兒路」)不陌生。東冬.侯溫(Dondon Houmwm)從城市返回部落,於2015年創立兒路:「對我來說,現在的狀態是『自由的自然』,慢慢放下體制化的專業訓練,回到真正的大自然做創作。」

四周環山的銅門,內有知名景點「慕谷慕魚」,又因位處木瓜溪中上游,政府於此興建水力發電廠,東冬強調:「部落接收外來資訊是很快速的,並不是一個封閉的地方。」現在的兒路進入穩定發展階段,最終目標是成為部落的平台,以此為文化深耕前提,近年定期籌備兩個大型計畫,分別是「山谷音樂節」及「Mtukuy播種者藝術聚」;前者屬於打開視野的橫向拓展,後者則是向上溯源的藝術表達。

東冬仔細梳理這幾年累積的行動方法與思考:「『山谷音樂節』邀請不同族群的母語創作歌手來銅門,我們的核心精神是透過音樂傳達母語的能量,進而帶動部落產業;音樂節可以創造人潮,藉此讓民眾收藏部落工藝、認購小農產品。『Mtukuy播種者藝術聚』則是邀請藝術家駐村,初期先進行部落踏查,並媒合部落文史工作者、耆老、年輕人一起討論創作。」創作策展之外,東冬亦擔任協會理事長、經營文健站服務長者,因為參與部落政治、經歷部落日常,進而發現推動地方產業有其急迫性,需要創造聲量幫忙推廣,而藝術便是一種可以連結內與外的參與形式。

兒路的年輕團員們跟著族人一起生活,學習採藤、處理纖維、編織、採集歌謠,同時去理解部落的文化歷史,Mtukuy播種者藝術聚的第一年,邀請族人帶領兒路進行家屋重建,家屋象徵著祖靈的居所,以此將太魯閣族的精神延續。種種文化採集行動,兒路試圖轉化成多元的表現形式,包含:家族故事書及田調出版、紀錄片、音樂專輯、視覺藝術、表演藝術、工藝設計等,一方面期望族人產生共鳴,另一方面讓外界接收到藝術背後所蘊含的原民脈絡。作為一位經常以身體作為創作媒介的藝術家並且身兼部落儀式的傳承者,東冬認為:「當我們討論工藝和家族時,身體和靈魂應當是結合的,所以思考的是如何讓古老的傳統和當代有所對話。」

或許讓傳統回到日常,是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事情了。兒路的團員們透過工藝學習、在溪谷裡行走等日常生活中的表演訓練,讓舞台上的表演身體,自然而然地呈現彎腰、負重等勞動過程累積而來的動態。「兒路從來就不刻意接受某種劇場式的身體訓練,而是從觀察開始:傾聽族人的聲音、觀察自然環境、體察族人行走上山與狩獵的肢體動作,進而融入創作的勞動經驗之中。」

因為想在部落生活,所以必須想辦法讓部落活著,正如「兒路」賦予自身定位「藝術創作工寮」;工寮在部落是儲存糧食的地方,同時也是器物製作的場所,每當夜晚升起火來,老人家會把傳統故事與神話講給孩子,此處象徵勞動、創造及傳承;現在,有一群年輕人聚集在兒路,形成另一種新的風景,帶著祖靈的守護、對未來的覺知,順著路走下去。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profile

東冬.侯溫(Dondon Houmwm),來自花蓮太魯閣族銅門部落,「兒路創作藝術工寮」創辦人,從事當代視覺藝術、表演藝術之跨領域策展創作,也是口簧琴、歌謠及儀式的傳承者。2009年返回部落,致力於青年培力、部落事務、工藝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