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豫劇團的「青春作伴《杜蘭朵》」,劇情將不著力演繹西方人眼中的東方風情,而聚焦在美、愛情與青春難以區隔的三位一體,人人皆有的貪癲痴(臺灣戲曲中心 提供)
企畫特輯 Special 大團齊聚新家園 熱鬧賀歲過好年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賀歲系列」

位於臺北市士林區、隸屬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的臺灣戲曲中心,由建築師姚仁喜秉持「與自然共生」的建築美學、以「一桌二椅」為發想所設計,將戲曲藝術的寫意手法鑲嵌進建築的設計當中,並將建築作為舞台,邀請表演者與觀眾走進劇場,為傳統藝術留下新的足跡。戲曲中心即將在二○一八年初推出的新春系列,以戲過年、以曲賀歲,接連幾個周末的精采演出,讓戲曲和庶民生活緊密貼合,宴饗戲迷、同過好年。

位於臺北市士林區、隸屬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的臺灣戲曲中心,由建築師姚仁喜秉持「與自然共生」的建築美學、以「一桌二椅」為發想所設計,將戲曲藝術的寫意手法鑲嵌進建築的設計當中,並將建築作為舞台,邀請表演者與觀眾走進劇場,為傳統藝術留下新的足跡。戲曲中心即將在二○一八年初推出的新春系列,以戲過年、以曲賀歲,接連幾個周末的精采演出,讓戲曲和庶民生活緊密貼合,宴饗戲迷、同過好年。

2018賀歲系列

采風樂坊《阿銘上菜》

2018/1/5~6  19:30   2018/1/6  14:30 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

真雲林閣掌中劇團《傲氣之珠-幽冥節度使》

2018/1/13~14  14:30   2018/1/13  19:30 臺灣戲曲中心小表演廳

臺灣豫劇團青春作伴《杜蘭朵》

2018/1/13  19:30   2018/1/14  14:30 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

台北曲藝團《過年趣哪兒》

2018/1/19~20  14:30   2018/1/21  19:30 臺灣戲曲中心小表演廳

臺灣國樂團「綺緣—記憶臺灣」

2018/1/20  19:30 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

許亞芬歌子戲劇坊《福星高照~憨人有憨福》

2018/1/26~27  19:30   2018/1/28  14:30 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

明華園戲劇總團 正港台客武俠《俠貓》

2018/2/2~3  19:30   2018/2/3~4  14:30 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

INFO  02-88669600

二○一八開年,傳藝中心推出的賀歲節目,萬象多元:從音樂會到傳統戲曲,內容五花八門,絕對滿足不同觀眾的不同喜好。其中,成立廿五年、致力保存台灣傳統音樂文化的「采風樂坊」,以類舞台劇形式搬演台灣民間歲時節慶常見的傳統吹打樂,推出以「辦桌」為主題的創新製作《阿銘上菜》。台灣自古以農立基,四季作物鮮明,從年頭到年尾,各種普渡、齋醮、祈福儀式到婚喪喜慶、春酒尾牙,甚至選舉造勢,都少不了辦桌。「辦桌」不但呈現了台灣作物、菜色的多元,也是聯繫人際網路的重要儀典。采風樂坊希望憑藉此作反映出臺灣的常民文化,運用鍋碗瓢盆、爐灶、柴火和桌椅,利用擊樂之敲打聲響表現台灣辦桌熱鬧的特色與味道,幻化一幅總鋪師忙進忙出的日常風景。節目並邀請前太陽馬戲團舞者張逸軍合力演出,利用舞蹈和特技、炫目燈光和奇幻布景,讓觀眾經歷不同以往的音樂會體驗,動靜之間呈現台灣獨特的辦桌美學。

常駐戲曲中心的「臺灣國樂團」(NCO)則將演出音樂會「綺緣—記憶臺灣」,由榮獲第三屆國際中樂指揮大賽首獎的青年指揮家廖元鈺,與臺灣國樂團共同演出。以音樂展現寶島的山嵐海韻,描繪台灣特有的人文氣息與地景風情,與觀眾分享、感受福爾摩沙這寶島之美。

傳承亦革新  匯集寶島老中青

連年獲選為「文化部優良扶植團隊」、以「復興民族文化,發揚傳統藝術」為宗旨的「台北曲藝團」,耕耘說唱界十年不輟,曲藝團的教學部門多年來更養育出許多年輕的表演新秀,眾人以數來寶、快板、快板書、群唱、花唱、拆唱、獨唱等技藝玩出一台戲,讓人目不暇給、欲罷不能。劇團此次推出的作品「快板趣哪兒」是台灣史上頭一遭老、中、青三代演員歡聚一堂的快板專場,且看曲藝團眾人用竹板賀新春,一付竹板在手,說盡天下動人故事。

由台灣豫劇皇后王海玲與新生代演員共同掌門的「臺灣豫劇團」也將推出經典製作——取材自十八世紀波斯童話「一千零一日」中的〈王子卡拉富與中國公主〉故事:青春作伴《杜蘭朵》。此作曾於二○○○年採魏明倫川劇本移植為台灣豫劇,在國家戲劇院首演,頗受好評。此次再製,劇情將不著力演繹西方人眼中的東方風情,而聚焦在美、愛情與青春難以區隔的三位一體,人人皆有的貪癲痴狂。

另外,成立於民國六十四年、海內外邀演不斷的「真雲林閣掌中劇團」,由第二代李京曄傳承父志、接掌劇團口白、主演等職務,堅持劇團之傳承與革新。此次傳藝中心邀演賀歲節目,劇團特別推出《傲氣之珠. 幽冥節度使》一劇,故事描述地府十殿閻羅長久以來的頑固僵化,讓對工作仍有憧憬的轉輪王不滿,前往人間尋找改變契機,從而遇上了劉進卿和李靜姑這對陰陽兩隔的悲劇夫妻。轉輪王有感於兩人情深意長而巧排計謀,讓劉進卿奉命入地府與妻當面釋疑、再續前緣,更在一連串的驚濤駭浪中,感動地藏王菩薩並說服其餘九個閻王,尋找改變地府的關鍵——傲氣之珠,才發現原來最終關鍵就在人們心中,真正的勇者是覺醒後的自己。

演繹台灣英雄傳奇  「台客武俠」獨樹一格

而以傳承及推廣歌仔戲這台灣唯一本土劇種為己任的「許亞芬歌子戲劇坊」,長年致力於粹取歌仔戲的藝術精髓,並在傳統的表現形式中注入新元素,傳承與創新始終是劇團的兩大經營方向。除了網羅兩岸知名編劇創作新戲,也尋求具有新思維的音樂、舞蹈和舞台美術等優秀人才共同合作,持續訓練年輕新秀,期使作品能與時並進,成為和觀眾共同呼吸的現代戲曲。此次節目推出改編自《拐騙記》的《福星高照》,由許亞芬一人分飾個性一正一反、截然不同的兩位主角,藉熱鬧歡愉的節目,寓教於樂,提醒觀眾提防年節層出不窮的詐騙事件、突顯闔家團圓親情之重要,與觀眾分享知福、惜福才是真幸福的人生道理。

最後,於一九二九年創立,幾約百年光陰的台灣歌仔戲代名詞「明華園戲劇總團」,從最初的本地歌仔/歌舞小戲發展成大戲,薛平貴與王寶釧、薛丁山與樊梨花、三國演義、東漢演義都曾是戲中題材,觀眾至今也仍記憶猶新,是不斷搬演的熱門演出劇碼。但,百歲劇團開始反思自身,能否跳出中國歷史的古冊戲,以台灣歷史人物為題材?明華園企圖挑戰自己,邀請施百俊教授將台灣傳奇人物帶進創作,改編自施達樂自創的「台客武俠」系列作品〈小貓〉,推出——正港台客武俠劇《俠貓正傳》。故事以台語思考、用武俠小說的形式敘述台灣抗日英雄「林少貓」的傳奇故事,戲中並融入宋江陣、八家將等台灣民間藝術元素,更有「牽亡調」等民間曲藝穿插其中。明華園企圖透過「小貓」的人物性格塑造台灣人的草根與豪情,亦加入台灣家喻戶曉的民間傳說「廖添丁」增添故事中的俠義精神。用台灣的歌仔戲搬演台灣在地的故事,讓觀眾歡慶佳節之餘,也能感受台灣本地藝術家豐沛積極的創作活力。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