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音樂的即興?
音樂的即興是一種强烈反應時代特色與個人習慣的狀態,做得好是藝術,做得壞是亂奏。像獨奏的裝飾奏(cadenza)就是即興,但和絃外音較少;而目前則以爵士樂的即興空間最大。
即興的最高境界是爲所欲爲嗎?
嗯,是無懈可擊的魔鬼。但這並不是一回生二回熟,要靠長時期的音樂薰陶才能結合個人的特色與進行中的曲式結構,達到完全自由的境界,通常要花個數十年。
與天份也很有關係嗎?
所謂「天分」是指對音樂的敏感性,這又與主觀的興趣有關──有興趣的人會去多看多聽多練習。年輕人通常對一般性的感受較鈍,再加上有很多要發洩的情緒,所以在處理慢板抒情曲時不免會顯得較粗糙。
你自己即興的感覺呢?
我在作爵士的即興演奏時,會先了解整個曲子的結構與風格特色,但不做事先的預設,是等時間到了音樂就自然出來了。合作伙伴的程度,當時的環境與情緒,及自己的功力與素養都會影響即興的結果。
國內外的音樂即興環境有何不同?
美國爵士樂的課程計劃中,對即興演奏的要求非常嚴格。百克里(Berkelie)音樂學院内每個人都在苦練即興,大師們即興的演奏水準是他們追求的最高目標。台灣没有這樣的音樂生活環境,音樂師的素養不夠,一般人接觸爵士樂曲目的廣度也不足,根本没有真正的即興訓練。
國內音樂系應多開即興課嗎?
應該。這很重要──即興是與演奏同步的創作,同時反映出創作者的思考與技術。
想學「即興」的人該怎麼開始呢?
首先是敞開心胸,不要先主觀地界定「好」與「不好」,先平心靜氣地去聽它,再仔細地去感覺與接受。聽得越多越好,跟文學家應多看好的文學作品道理一樣。達到好的即興作品需要⑴紮實的樂理基礎,⑵嚴格的樂器技巧訓練(包括讀譜力、對樂器的音色控制與熟悉度等),⑶密集的聽覺訓練(任何樂器的音樂風格與音色表現都要聽),⑷密集的合奏訓練(與適合的樂隊作即興配合,學習用耳朵去溝通音樂的動機)。總而言之,就是多聽、多感覺、多練習,再本能地去反應。音樂本身是一門反應情緒的自由藝術,不應該將人只限在精準讀譜的枷鎖之中,而應多鼓勵大家去做無拘無束的演奏與創作。
採訪整理|陳怡如
陳建華
曾在美國百克里(Berklee)音樂學院主修作曲/編曲/電影配樂/錄音工程與製作/電子合成音樂的陳建華,回到台灣後卻不想打開耳朶與眼睛。他説:「什麽都是狂飆與炒作的錢錢錢,我根本連看也不想看,聽也不想聽。搞音樂的時間都没了,哪還有時間管他那麽多?」除了「非必要」的場合之外,夏天的他永遠是隨便在短褲上罩個邋裡邋遢的T恤,背著他的薩克斯風(他説:「人在琴在人亡琴亡。」)。目前他是華視的作曲/編曲。
即興是與演奏同步的創作,同時反映出創作者的思考與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