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iola da gamba的演奏方式。(Prof. José Vazquez 提供)
焦點 焦點

揭開古提琴的神祕面紗

寫於巴洛克古提琴特展前

古提琴──旣古老又新鮮的名辭,指的是什麼呢?顧名思議,該和小提琴有點兒親戚關係吧?它正是提琴的老祖宗。不過各式各樣的古提琴,大大小小,讓您看得眼花撩亂。當然,它們也各有各的名稱……

古提琴──旣古老又新鮮的名辭,指的是什麼呢?顧名思議,該和小提琴有點兒親戚關係吧?它正是提琴的老祖宗。不過各式各樣的古提琴,大大小小,讓您看得眼花撩亂。當然,它們也各有各的名稱……

巴洛克古提琴特展

3月4日〜13日 9:00〜17:00

國立歷史博物館

維也納巴洛克樂集(以古提琴演出)

3月12、13日 19:30

國家音樂廳

說起古提琴的歷史,要先從「琴弓」的歷史談起。自古以來,世界各國的弦樂器,莫不以撥奏的形式開始,如中國的古琴、希臘的手琴(Lyra)、埃及的豎琴等。什麼時候開始有人想到用弓弦去摩擦琴弦來發出聲音,已不可考矣!但這確實是音樂史上的一大創意。一般的推論,多認爲擦弦樂器起源於中亞地區,而分別傳向東方及西方。到了中國,就成了我們所熟悉的胡琴;在西方呢,隨著阿拉伯人而先到了西班牙(回敎的勢力自西元八世紀起即統治西班牙達八百年之久),再傳布歐洲各地。西元一一○○年左右,擦弦樂器的演奏在西歐已是到處可聞了,其中有許多是把現成的撥弦樂器改由琴弓擦弦演奏。

早期的琴弓形狀各異,有半圓形、獵弓形、直桿形等,弓毛的長度從二、三十公分到一公尺長不等。持弓的方法也不一,中世紀時已可分爲握持式(如小提琴)及托持式(如古大提琴及我國的胡琴)。演奏時,常須以手指繃住弓毛,以控制弓的緊張度。雖說挺辛苦的,但好處也不少:把弓毛放鬆時,就可以同時拉奏好幾條弦。不像現在的小提琴,至多只能同時拉奏兩條弦。

西歐的擦弦樂器發展到了文藝復興時期,開始邁向它的巔峰期。這時候的擦弦樂器可分爲兩大提琴家族:Viola da gamba(腿)及Viola da braccio(臂)。從名稱上,我們可以推測前者爲放在兩腿之間演奏的提琴,而後者則架在左手臂上演奏(當時並非架在肩上)。所以有人認爲Viola da gamba比較大,應是現在大提琴的前身,而Viola da braccio則爲小提琴及中提琴的前身。事實上,從樂器的形狀及執弓方式來看,現代大提琴仍屬於Viola da braccio的家族,只不過體積放大了,而必須放在兩腿之間演奏。

以下,我們把Viola da gamba及Viola da braccio作個較淸楚的對照:

 

Viola da gamba

Viola da braccio

 

 

 

西班牙。演奏方式源自北非的民族樂器Rabab,形狀則脫胎自西班牙的Vihuela de mano。1470~1500年間西班牙瓦倫西亞地區的繪畫中,常可見到Viola da gamba的蹤跡。1492年瓦倫西亞的Rodrigo Borja被選為新任教宗。在他往羅馬就任的隨行樂團中,就網羅了多位古提琴演奏家。他們將這音色甜美的樂器引介給西歐各國,並蔚為一時風尚。

沒有確定的發源地,可能是由中世紀的主要擦弦樂器Vielle或Fidel經過長時間的發展演變而成。形成時期與Viola da gamba在西歐崛起的時期相當。約1535年,在義大利已有完美形狀的Viola da braccio出現,而且大、中、小的規格具備,約等於今日的大、中、小提琴。

 

 

 

 

 

a.琴肩下斜

b.音孔有C形、火焰形及f形等形狀

c.背板拱起或平直

d.五、六或七條弦,各弦相距四度,其中一個三度

e.指板由腸線纏繞成琴格

f.琴弦較細較鬆

g.琴頸較長

h.琴身多無凸起之邊框

i.特殊捲頭或人頭形

a.琴肩與琴頸垂直

b.音孔為f形

c.背板拱起

d.四條弦(大提琴亦有五條弦者),各弦相距五度

e.指板無繞線

f.琴弦較粗較緊

g.琴頸較短

h.琴身邊框凸起

i.螺旋式捲頭

持弓方式

手掌朝上托特

手掌朝下握持

音色

較為柔和

較為宏亮

 上述兩大家族之外,還有一種很特殊的樂器崛起於十七世紀的德奧地區,那就是深受海頓的老闆艾斯特哈吉親王(Nikolaus Esterhazy)垂靑的Bar-yton。一七六五年,艾斯特哈吉親王去Innsbruck旅行,攜回了一把Baryton。同年,他的新任樂長海頓即爲了這新鮮的樂器譜了第一首曲子。我們從海頓的作品表中,可發現他作了許多首的Bar-yton三重奏(共126首),還有其他二重奏、五重奏、八重奏等,都是讓Baryton與其他樂器搭配演奏的。可見Baryton這樂器在親王府中是多麼受到「器重」。

那麼,這到底是個什麼樣的樂器呢?簡單來說,這就是企圖把撥弦樂器和擦弦樂器結合於一身而產生的「怪胎」。當然,這又是音樂史上另一大創意。可是,顯然地這個創意並沒有受到太多人的支持,以至過了不久,就再也見不到Bar-yton的蹤跡了。目前世上約存有四十把Baryton,分藏於世界各地。其中最古老的一把爲Magnus Feldlen於一六四七年在維也納所製,現藏於倫敦皇家音樂學院。

Baryton的外形與Viola da gamba略爲相似,較特殊的是它的琴頸和琴弦。除了由弓拉奏的琴弦外,尙有一組弦(9-25條不等)穿到琴頸的背面,可由左手的大姆指撥奏發聲。因此,它的琴頸特別寬大,以容納衆多的琴弦。而如此粗大的琴頸,對於左手的演奏技巧產生了相當大的限制,也使得這個充滿巧思的樂器,終無法獲得普遍的認同。

三月四日起於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行十天的「巴洛克古提琴特展」,您將有機會親眼目睹前面介紹的幾樣樂器,甚至有機會聽到它們的演奏。「百聞不如一見」,可別錯過!

(本文取材自Die Vázquez-Sammlung historischer Saiteninstrumente des 17. und 18. Jahrhunderts)

 

特約報導|懷遠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