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藝術
專欄 Columns 專欄

Sleeping, No Sleeping

近來看戲又體會到中場休息的另一妙用,那就是可以提前開溜。……有一天晚上,有一個難看到令我過度驚訝而無法入睡的演出現場,我沒有提前離開。那是一齣頗有野心的新作,藉著多線敍事、拼貼的舞台區位等堪稱「現代」的手法,針砭當前的社會亂象。……

近來看戲又體會到中場休息的另一妙用,那就是可以提前開溜。……有一天晚上,有一個難看到令我過度驚訝而無法入睡的演出現場,我沒有提前離開。那是一齣頗有野心的新作,藉著多線敍事、拼貼的舞台區位等堪稱「現代」的手法,針砭當前的社會亂象。……

期待中場休息

從前在學校演戲時,我們極力要革除的劇場「陋習」之一,便是中場休息。一齣戲再長不過兩個半小時,和一部電影相當,爲了維持一個整體的幻覺世界,還是別休息的好。

去看別人演出的時候,我們也通常不指望什麼中場休息。第一,戲就是這麼長,早演完早回家,那才能眞正「休息」。第二,劇場外的「休息空間」,通常沒什麼好玩。第三,買低價票坐前面高價的空位時,總是瞻前顧後,等到開演燈暗才安心;平空又冒出什麼中場休息,萬一有人拿著票來趕人……就算沒人來討座位,也不敢隨便亂逛,否則一回頭可能又被其他的「遊牧民族」佔走了 。

後來出國看戲,才慢慢體會到中場休息之必要。除了演出時間通常較長之外,有的作品訊息豐富(如Pina Bausch),有的能量驚人(如歌劇),中場休息正是喘一口氣,稍事整理一下頭腦、情緖的大好時機。節目單的內容紮實深入,場外小書攤的相關書籍珍貴、有趣,都是値得留連的,休息個四十分鐘也不嫌久。

近來看戲又體會到中場休息的另一妙用,那就是可以提前開溜。相信大家都碰過演出當中突然有人氣洶洶、大刺刺揚長而去的場面,雖然不失作爲沉默的觀衆,向他不喜歡的演出提出抗議的有效辦法,卻難免打擾鄰舍之嫌。一旦有了中場休息,三五好友不但可以有充分時間交換意見和感慨,從容決定去留,也便於神不知鬼不覺地溜走。有時我極不喜歡的戲也會勉強看完,爲的是以後如果要開罵也得有憑有據。有些戲我早退只是因爲接下來的一切都可以預期,再看下去難免昏昏欲睡。人生苦短,回去還可以趕場球賽轉播或讀幾頁書。畢竟菜不好吃不是食客的問題,而是廚師的責任。有人總覺得點了菜,非要努力吃完才夠本;我要奉勸各位別太虧待自己,適可而止才有益健康。

劇場是次級藝術?

有一天晚上,有一個難看到令我過度驚訝而無法入睡的演出現場,我沒有提前離開。那是一齣頗有野心的新作,藉著多線敍事、拼貼的舞台區位等堪稱「現代」的手法,針砭當前的社會亂象。演員都演得相當賣力、過癮。我難以忍受的是人物塑造的刻板、概念化,語言、情節像照搬九點半檔電視單元劇的陳腔爛調。

散場時遇到一位我所尊敬的文學敎授,他似乎很滿意的樣子。我問他覺得怎麼樣,他說:不錯啊,演員演得很好。

我所興起的第一個問題是:如果這是一篇小說,恐怕上不了任何一個文學刊物的枱面。可是今天它是一場演出,我們的標準似乎就變了。當然,這說明了劇場的魅力──靠著表演、燈光、節奏等等,可以使一個平庸的作品生色。何況,劇場不是文學,自然各有短長。然而,我們難道不能要求演出的藝術該有至少可與文學等量齊觀的視野與深度?劇場各元素的運用(包括語言)該能不遜於文字之於文學的質感與力量?一個說故事的劇場應該不遜於小說,一個意象的劇場應該不遜於詩,一個談政治的劇場應該不遜於一篇有洞察力與歷史觀的論文。就像塔柯夫斯基所說:「電影應能達到托爾斯泰的文學那樣的高度。」劇場也應立起更高的標竿。

拒做同流者

拿硏究文學或其他藝術的觀點來看現今有關台灣劇場的論述,可以看到存在著多奇特的盲點。我們都同意在繪畫中,題材並不等於主題,一只蘋果可能在塞尙和馬格里特的作品中顯現截然不同的意義和情緖。電影亦然。希區考克的驚悚片中表現出對複雜人性的高度洞察力,尙雷諾可以在傳統喜劇框架內提出犀利的社群批判。然而在我們的劇場界,大家只談題材的「正確」與否(如歷史勾沈、社會問題、族群關懷……),以及思考模式的「正確」與否(如女性主義、後殖民觀點、統或獨……)。戲劇的特長原在提供多層次的人生觀照,在此卻又被化約爲概念化的爭論。創作者也經常大談題材與風格,卻無力經營細緻的戲劇肌理,或自我釐淸議題與主題之分。時而風格奪目,卻言之無物,在演出中尋不到立足點而潰不成軍;時而捜羅到極佳的素材,卻找不到貼切而有力的劇場表達方式;立意「正確」了,卻缺乏在旣有條件下執行的能力。

劇場不是時代現象的急躁反應,必須透過特殊的美感經驗,提供給觀衆感受與思辨的空間。脫離向「正確」的意識型態主流靠攏的投機心態,尋找獨立的詞彙與文法,才能建立自主的生命。布萊希特寫他從未到過的四川和高加索,莎士比亞寫他從未到過的丹麥和維洛納,貝克特專心與自己的潛意識密談,都未曾使他們脫離他們的時代和地域。台灣的劇場要想開花結果,端看能不能匯聚更多創作資源,開拓更多元的可能性。

 

文字|鴻鴻  詩人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