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及舞蹈界探索中、西以外之非主流文化早已蔚爲風氣,音樂界則正在踉蹌而行。
在台灣工作了一陣子,接觸音樂界的一些人士,觀察演藝界的一些現象,我感覺出這是一個生氣蓬勃、競爭激烈的社會。音樂在這個社會裡扮演著一個有聲有色的重要角色。無論是傳統還是現代,藝術還是流行,本土還是外來,人人各顯神通,樣樣都有施展的空間。所以有時聽到藝文界有人抱怨場地不夠、補助不足、聽衆不多等老問題時,我還不太能理解。即使有人說這種繁榮只不過是表面的現象,我仍然認爲總比連表面都消沉來得可喜。
不過有時我也頗感孤單。我雖學了中西古今的音樂,卻醉心於世界諸民族的傳統音樂,並致力於推介的工作(註)。然而在台灣,這種音樂或舞蹈的演出機會實在和西洋及中國的節目不成比例,連唱片行的此類唱片都有如鳳毛麟角。這種情形自然是因爲知音不多,市場不大。這也正是許多社會所共有的現象,世界音樂終究不是主流。但是和許多社會最大的不同是我們的音樂專業者自己不喜歡卻還不能容忍別人的品味。「中國音樂都搞不好,還搞什麼世界音樂?」「西洋音樂都學不完,還學什麼甘美朗?」是兩個出自音樂專業者的論調。好像這個世界上除了中國和西洋就沒有音樂了!
誰也不能否認一個現代的社會日趨多元。以台灣的地理條件及歷史背景,不多元還辦不到。敎育上我們的學生要修世界史地,旅遊上我們的人民走遍地球各角,政治上我們力圖和各國建交,經貿上我們積極和各國來往,爲什麼獨獨音樂的敎育和推介上那麼「閉關自守」呢?
音樂風氣的形成往往比美術慢許多拍。熟悉西洋音樂史的人都知道「文藝復興」、「巴洛克」、「印象主義」等風格都是美術打前鋒,音樂跟在後。台灣藝術界似乎也正步此後塵。美術界和舞蹈界探索中、西以外非主流文化早已蔚爲風氣,音樂界則正在踉蹌而行。
表演節目方面,新象多年來引進的一些節目的確開風氣之先,傳大及蒙藏委員會最近之引進少數民族節目(雖然冠以中華民族的帽子,但應歸於本文之主題)也貢獻良多。中廣的「音樂生活雜誌」(王瑋主持)和「音樂風」(趙琴主持)定期播介世界音樂,影響廣被。而學校方面,國立藝術學院、台灣大學、台灣藝術學院、文化大學和成功大學(即將有)都有世界音樂或亞洲音樂的課程,反映出潛在的興趣。可見台灣社會還是會隨著世界潮流變化,目前只是一個開始,雖然勢單力薄,總比沒有好。所以我覺得快樂。
也許下面這一句話可以說明我孜孜不倦推介世界音樂的目的。我常對學生們說:「老實說,我也沒有經常在聽課堂上所介紹的這許許多多的音樂,也不見得每一首都喜歡。但是我希望通過這一堂課,大家能從文化的角度去認識各民族的傳統音樂。更重要的是因爲認識而尊重和自己不同、卻各有其價値的音樂文化。」
註:目前對世界諸民族的音樂的介紹和表演學習稱世界音樂(World Music),作純學術硏究的稱民族音樂(Ethnomusicology)。
文字|韓國鐄 北伊利諾大學音樂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