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美國西敏合唱學院組成的合唱團此次來台除一展其拿手歌曲外,並將演唱多首台灣作曲家作品。(兩廳院 提供)
焦點 焦點

天籟之音、合聲之美 二場不容錯失的合唱饗宴

合唱音樂是最具普遍性、並且最直接深入人心的一種音樂型態。但由於合唱是「衆聲」之事,如何讓這許多的聲音在不同的音色中達到協調、平衡,甚至是相同的色彩,就是合唱音樂最困難之處了。即將於三月來台演出的美國西敏合唱團及前蘇聯俄羅斯國家合唱團將帶來截然不同的合唱風格,可供樂迷比較欣賞。

合唱音樂是最具普遍性、並且最直接深入人心的一種音樂型態。但由於合唱是「衆聲」之事,如何讓這許多的聲音在不同的音色中達到協調、平衡,甚至是相同的色彩,就是合唱音樂最困難之處了。即將於三月來台演出的美國西敏合唱團及前蘇聯俄羅斯國家合唱團將帶來截然不同的合唱風格,可供樂迷比較欣賞。

一個不能錯過的合唱團

來自美國西敏合唱學院的歌聲

3月13日

國家音樂廳

北國民謠風情

俄羅斯國家合唱團

3月23日

國家音樂廳

合唱音樂自十三世紀以來發展至今,可說是最具普遍性、並且最直接深入人心的一種音樂型態。

天籟之音,人聲至美

它少自十二人多至千人,表演方式或是男聲、女聲、童聲或混聲合唱皆可,在音符與和聲中傳達人類情感最眞摯動人的部分。聽聽貝多芬第九的《歡樂頌》、馬勒第二或《千人》交響曲,甚至文藝復興時期的無伴奏合唱吧,合唱音樂的魅力自是凡人無法擋。

觀照台灣合唱音樂的發展,可說淵源已久,也相當有成效。光是看近幾年國家音樂廳或演奏廳、縣市立文化中心,讓全台灣大大小小合唱團使用的頻率,便可窺見合唱風氣與水準在台灣的日益提升。

然而,或許正因爲合唱音樂的容易感染及其普及性,要眞正在衆多團體中粹煉出一個眞正好的合唱團可說是難上加難。由於合唱是「衆聲」之事,如何讓這許多的聲音在不同的音色中達到協調、平衡甚至是相同的色彩,就是合唱音樂最困難之處了。

而這樣的難題,可以在三月份這場「偉大的奧祕──來自美國西敏合唱學院的歌聲」的音樂會中,得到一個解答;這同時也是喜愛合唱音樂朋友們,絕不可錯過的觀摩。

專業合唱學府─美國學院西敏合唱

Joseph Flummerfelt,西敏合唱團歷任二十五年來的指揮,他同時是伯恩斯坦、慕提等人公認爲世界上最偉大的合唱指揮之一。他所指揮的「西敏合唱團」不僅是全美唯一,也是全世界少數專業的合唱音樂高等學府(目前只聽說俄羅斯還有一所)。因此該校自一九二六年創校以來,有著殘酷嚴苛的入學傳統,篩選著世界各地的頂尖合唱指揮及歌唱人才,接受其菁英式的敎育。而全團團員僅四十人,有著六十年悠久歷史的「西敏合唱團」,則是全校學生夢寐以求的顚峰,但也因難以迄及,同時是衆多西敏人心中永遠的痛!

談到美國的合唱,國人較熟悉的有早些年活躍的「羅傑.華格納」(Roger Wanger),及新近崛起的「香堤克利」 (Chanticleer)。然而眞正的合唱重鎭其實是在明尼蘇達州,特別是首府明尼亞波利,或許因爲當地天寒地凍使得室內活動特別盛行,也或許是因爲地緣及血統上與北歐的維京人(還記得「瑞典國家廣播合唱團」深沉、寬廣、厚實音色中,帶著樂天知命的純眞。),有著深厚的淵源所致,優秀的合唱團不勝枚數。然而美國畢竟只有短短兩百多年的歷史,再加上多數美國合唱團音色不若歐洲合唱團來得精緻,總在詮釋古典曲目上顯得尷尬;但是當黑人靈歌的旋律揚起時,其質樸、宿命卻堅韌的歌聲,總令人想起當年那群離鄕背井,在新大陸忍受煎熬的悲苦靈魂,忍不住再三的低迴。

至於號稱會令人對美國合唱舊有印象全然改觀的「西敏合唱團」,樂評對其純淨又兼具戲劇張力的音色讚歎不已,再加上有「布拉姆斯化身」美譽的著名指揮大師Dr. Joseph Flummerfelt坐鎭已達二十多年。他秉承一貫地堅持,要求細緻深沉的音樂內涵,強烈的節奏力度、精確絕對的詮釋風格、淸晰平衡的聲音色彩;再加上長期與「紐約愛樂」、「費城愛樂」合作合唱經典作品的累積磨練,今年三月的初次來訪,將帶給國人指揮最拿手的布拉姆斯《愛之歌》,與法國作曲家普朗克(Poulenc)的三首法蘭西香頌、美國近代作曲家巴伯(C. Baber)、柯普蘭(Copland)的創作。此外當然還有美國民謠及黑人靈歌,較特別的安排是台灣作曲家錢南章、駱維道,以及原住民作曲家莊春榮的精采作品〈山海歡唱〉(由台灣各族歌謠慧心編作的)。

雄渾北國之聲

緊接在後的「俄羅斯國家合唱團」(Russian State Chorus),堪稱是前蘇聯最好、最具代表性的合唱團。巧的是指揮Igor I. Raevski也出身自莫斯科合唱學院,許多著名的俄國經典合唱作品(如蕭士塔高維奇的《森林之歌》)都是由該團擔任首演。想要對俄國合唱風格一窺究竟的話,可參考此地不少發燒友手中都有收藏的「蘇聯紅軍合唱團」(Soviet Army chorus)的CD,九一年來台的「莫斯科室內合唱團」(Moscow Chamber Choir)。三十個團員,以整場俄國民謠,濃烈的北國風情,排山倒海的聲浪震懾人心,令樂友印象深刻。俄國合唱不同於歐洲的古典音樂,音樂是爲了服侍少數王公貴族,而是生存在貧瘠大地、艱困歲月的人民感懷生命的喟歎。此次前來的國家合唱團有四十五位專業歌手,在聲音力量的表現上,定更加驚人。此外在曲目的設計安排也特別用心,上半場是較爲嚴肅的宗敎及古典作品,例如:玻年斯基(Bortnyanski)的天使、拉赫曼尼諾夫(Rach-maninoff)的聖詠協奏曲選粹;下半場是由Alexander Sveshnikov(莫斯科合唱學院的創辦人)及拉赫曼尼諾夫等人改編的十一首風格迥異的俄國民謠。千萬不要錯過該團「超級男低音」的威力,如果這些描述尙無法打動你,讓我轉述一段該團的樂評:

「一種因生活艱困而引發對生命的謳歌,優美的和聲不斷觸動人的內心深處,動人的聲浪拍打著所有聆想者,強大的精神力量敎人震驚,鮮活地唱出許多歷史戰役中所表現的俄國精神!」

欣賞合唱表演時,有著較欣賞其它音樂會時更多的刺激、驚喜與反省。當二個頂尖的合唱團相距半個月來台之際,筆者最希望的,還是能有多一些專業歌手,以類似器樂手加入樂團的心情,加入合唱團,提昇演唱的品質。並且有更多的作曲家,投入本土合唱的創作。但願很快地能有台灣的「西敏」、「瑪得利加」,甚至“The King's Singers”。

 

文字|郭耿甫  福爾摩沙合唱團團員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