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卑南族少年猴祭,由成年男子所跳的扇子舞。(趙綺芳 提供)
原住民樂舞 原住民樂舞

旣陌生又熟悉

以九族爲例看台灣的原住民社會及其舞蹈

台灣的原住民族由於其語言與風俗習慣互異的文化特質,日據時期便受到許多日本學者的靑睞,而成爲絕佳的研究對象。而舞蹈在九族中所扮演的角色,又因生活習慣及自然環境而有所不同。從繁殖、驅靈、慶祝到體訓,無一不是來自老祖宗所遺傳下來的文化。

台灣的原住民族由於其語言與風俗習慣互異的文化特質,日據時期便受到許多日本學者的靑睞,而成爲絕佳的研究對象。而舞蹈在九族中所扮演的角色,又因生活習慣及自然環境而有所不同。從繁殖、驅靈、慶祝到體訓,無一不是來自老祖宗所遺傳下來的文化。

台灣以一面積僅三萬多平方公里的海島,卻擁有豐富的人文資源:台灣的原住民族,由於其語言與風俗習慣互異的文化特質,日據時期便受到許多日本學者的靑睞,而成爲絕佳的研究對象。今日我們慣稱的九族分類,便是在二十世紀初,經由日本學者鳥居龍藏、伊能嘉矩及栗野傳之丞的努力下始奠定其規模。學者們的推論不一,然而由語言及物質文化的證據顯示,台灣原住民文化屬南島(Austronesian)語系中的馬來─玻里尼西亞(Malay-Polynesian)之一支,而他們移入台灣的時間大概早於紀元前三千年。

泰雅族的「性敎育」舞蹈

根據人類學家陳奇祿先生的說法,泰雅族與賽夏族因爲缺乏製陶文化,而又爲台灣僅有兩個保有黔面習俗的族群,可能較早移入台灣。其中泰雅族現在人口約八萬五千人,是原住民中分布最廣的一族,範圍自北部烏來至中部山脈地區,又因語言上的差異分爲泰雅及賽德克兩亞群。昔日泰雅族以狩獵爲生,自然的訓練所造就出的剽悍性格,使得他們在面臨強大異族壓制時屢屢奮而抵抗,日據時期霧社事件起義的首領莫那魯道即爲代表人物。光復後由於土地歸公及市場經濟進入,泰雅族傳統生活方式受到嚴重打擊而快速消逝,其歌謠、樂舞、祭典,甚至一向爲人稱道的傳統織布技術都面臨傳承危機,然而,透過早期日籍音樂學者黑澤隆朝的一段描述,反映了泰雅族人崇尚自然的身體觀。黑澤描述他目睹泰雅族人所跳的一種腰舞,稱爲Mijui Finock,是一種帶有性意含的舞蹈,起源於一則創世傳說:在宇宙初始之時,一名男神及一名女神降臨到聖地pinsibakan,他們想要繁殖子嗣卻不諳交合之道。當時,一隻金蠅飛過,牠先後逗留在男神和女神的生殖器上,然後兩神便知如何行事。雖傳說已邈,舞影不再,但是從早期曾與泰雅族人接觸的漢人舞蹈家之言(註1),和今日觀光區中典型的泰雅雙人舞,則多少印證這一獨特舞蹈類型的存在。

賽夏族與矮靈祭

相對於泰雅族人的率性,北與其爲鄰的賽夏族,則表達出另一種戒愼深沈的樂舞精神。賽夏族是台灣本島人數最少的原住民族,目前人口約四千七百人,分南、北兩群。北群位居新竹縣五峯鄕,以大隘部落爲中心,南群位居苗栗縣南庄鄕,以向天湖部落爲主。由於分別與泰雅、客家族群爲鄰,賽夏族與其通婚頻繁,語言及生活習慣亦有同化傾向,然而,矮靈祭(Pastaai)卻是賽夏族人民族集體經驗的凝聚。相傳昔日矮人(taai)敎導賽夏耕作之道,卻又同時不斷騷擾賽夏族人,使族人又愛又恨。就在一名賽夏婦女受矮人侵犯之後,盛怒的賽夏人決定殲滅矮人。他們破壞矮人必經的橋樑,陷矮人於急湍之中。矮人的死帶走了豐作,也留給賽夏族人莫大的恐懼,倖免於難的taai及tuwai(女的矮人)於是敎導族人行祭典以息矮人之怒。

十五首結構完整而詞意艱澀的祭歌由唯一能學會的朱家(tition)爲主幹留存下來。祭儀中舞蹈的形式單純:二步舞和快板渦狀跑步,搭配了層層疊疊鏘鏗作聲的背響,彷彿反覆提醒矮人的訓誨和賽夏族人似迎還拒的矛盾情結。

鄒族與布農族的音樂勝於舞蹈

鄒族和布農族的活動範圍包括阿里山及玉山山脈,堪稱爲典型的高山族群。或許受限於自然環境,他們在音樂上的表現遠比舞蹈來得引人注目。鄒族現有人數約六千人,日月潭的邵族和高雄桃源鄕的堪那堪那布則是自鄒族遷出的支系。鄒族豐收祭(Homeyaya)和戰祭(Mayasvi)爲主的一系列祭歌,是協和音的典型表現,曾受邀至義大利敎堂內獻唱,被視爲另一種天籟。布農族坐擁人口四萬、分五社群:郡、巒、卡、丹、卓,他們的祈禱小米豐收祭歌(Pasibut-but)以泛音的半音階唱法,經由黑澤隆朝引介而蜚聲國際。而其無處不成的八部和聲,則是人類音樂發展的一大成就。

至於舞蹈,除了山間平地缺乏之外,登山勞動及狩獵、農忙成爲身體勞動的主要形式,祭儀之外,鄒族人少見跳舞。在富代表性的戰祭(Mayasvi)中,配合渾厚歌聲,舞蹈也爲表達對天神的崇敬而強調凝重的足部特質。而祭儀以男性爲主,女性只在特定時間得以加入樂舞行列;祭儀舉行地點以男性會所Kuba爲中心,是女性不得進入的場所,由此可見鄒族的社會特質。而布農族語彙中原無舞蹈一詞,只是在族人吟唱誇功歌(Malastaban)和飮酒歌時,爲配合唸唱歌詞及節奏進行所產生的搖擺及跳躍動作,在視覺上已予人強烈的律動之感。

排灣族對婚禮的重視

排灣及魯凱族分佈在南台灣山地及平原地區,以嚴密的階級及繼嗣制度著稱。排灣族的繼嗣法則頗類似於中國的宗法制度,即「長子繼承(排灣族則是男、女皆有繼承權,故爲長嗣繼承),餘則分出」。最重要的繼承內容是家屋及家名,家屋有實質的財產意義,家名則代表了階級身份。排灣族社會依序有頭目、貴族、士族、平民等幾個等級,階級身份是世襲的,而婚姻關係則是不同階級流動的一個管道。在排灣族部落中,結婚──特別是頭目間的聯姻──此種含有權力結合及再分配的場合,可說是部落中的大事。在此種情況下,「正其位」顯得格外重要。因此在結婚禮的舞隊行列中,適當的衣飾和行列位置都是評定一個人階級及身份的重要指標。

魯凱族舞蹈男女授受不親  阿美與卑南族舞蹈有訓練功能

魯凱族現今人口約有一萬餘人,是排灣族的四分之一,在許多方面受其強勢鄰族的影響。和排灣族一樣,魯凱族也以四步舞爲主要形式,然而不同的是,魯凱族社會標榜更嚴格的男女區隔;長男才有繼承權利,舞蹈行列中男女授受不親。女性及幼童常居於內圈,象徵受男性的保護;而擁有英勇狩獵成績,得到部落認可享有配帶百合花帽飾的男性,則常是舞隊中衆人目光的焦點。

位於東部海岸平原及山脈的阿美族,人口將近十四萬,是原住民最多的一支。其與台東平原的卑南族,昔日均行母系制度,亦即「繼嗣從女、居住從妻」。相對於此,男性則形成年齡組織及會所制度以運籌帷幄部落的政治事務。以阿美族爲例,男性在過了十五歲左右便加入年齡組織,兩、三年成一級,每一級都有自己的名稱(通常是按當年發生的重大事件來命名)。卑南族的會所制度(palakuwan)亦然,少年在約莫十二、三歲,通過十二月底舉行的猴祭及大獵祭的測試後始能進入會所,接受嚴格的生活及軍事訓練。因此卑南族一向不多的人口(現約九千餘人),卻早在淸末因助討朱一貴之亂,而有「卑南大王」封號。

舞蹈,在這些族群中可說是一種訓練的方法。阿美族奇美部落,其豐年祭(ilisin)的男性勇士舞是一項在衆人面前展示體能並通過檢驗的歷程。而在卑南族的某些部落,適婚男女則必須挑戰高難度的舞步,以動作協調來證明其情投意合。

一般而言,卑南族各社都有其代表性的舞蹈,不過由其舞蹈動作及道具,如扇子及手巾的使用,不難發現受日本及漢人文化的影響。阿美族由北向南可分爲南勢、秀姑巒、海岸、卑南及恆春五群,每個部落舉行豐年祭的狀況和時間有異,祭歌和伴隨的舞蹈也不盡相同。除此之外,族人每遇有婚禮、屋宅落成,甚至靑年服役或船員出海等場合,都會吟歌起舞一番。至於農忙期間工作完畢,衆人齊聚庭下,以星月爲襯、飮酒歌舞,其情其景連外人也不禁動容!

雅美族舞蹈反應與自然的關係

孤懸一方的蘭嶼(西文稱Botel Tobago)是雅美族居住之地。島上共有六個村:紅頭、漁人、椰油、朗島、東淸、野銀,現有人口四千餘人。由於面積僅四十八平方公里,耕地狹窄貧瘠,居民乃以水芋爲主食,而四周環海的自然環境也造就其漁業的發展。下海捕魚對雅美族人而言,不僅是食物生產的方式,也是重要的社會活動。在講求平權的雅美族社會,財富是衡量個人社會的指標之一,財富則包括了房屋及賴以捕魚的獨木舟。因此每逢有新船落成,都要舉行下水典禮,船主除邀集親朋好友共襄盛舉,也要與其他船隻競賽。而著名的雅美長髮舞以出海祈福爲動機,則充份反映了自然環境對雅美族經驗及美學觀的作用。

然而,由於自然與人文資源的條件,蘭嶼在成爲觀光區之後內部產生了質變,爲了逢迎觀光客的需要,許多新類型的舞蹈、或新創、或採借,而被納入小島的文化體系當中。另一方面,由於地處邊陲缺乏社會資源,如高等敎育及醫療中心等,蘭嶼的靑年不得不跨越四十餘海浬,而淹沒於以漢人爲主體的社會中。因此,傳統的樂舞已面臨失傳的隱憂。這種困境,可說是當今台灣各原住民社會的一個縮影。

註釋:

註1:漢人前輩舞蹈家高株曾在一九九五年台灣舞蹈史硏討會中回憶,當她四〇年代在新竹山區請泰雅族人跳一段舞蹈給她看時,舞蹈內容令她不禁臉紅而要求他們停止。

 

文字|趙綺芳  台大人類學碩士

廣告圖片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延伸閱讀

一、雷射唱片

風潮有聲出版公司(02)218-5881

台灣原住民音樂紀實系列──

《布農族之歌》

《阿美族的複音音樂》

《卑南族之歌》

《泰雅族之歌》

《Pasu-Tsou阿里山鄒族之歌》

《排灣族的音樂》

《魯凱族的音樂》

水晶有聲出版公司(02)964-0385

《原住民民歌:阿美族》

《原住民民歌:卑南與雅美》

《原住民民歌:賽夏與泰雅》

《阿美宜灣:媽媽的歌》

《阿美宜灣豐年歌》上

《阿美宜灣豐年歌》下

《阿美宜灣豐年祭彌撒》

《阿美宜灣LIFOK》

二、書籍

《台灣原住民文化藝術》

劉其偉著/雄獅出版

《台灣土著文化硏究》

陳奇祿著/聯經出版

《台灣土著民族的社會與文化》

李亦園著/聯經出版

《台灣土著社會文化硏究論文集》

黃應貴主編/聯經出版

《台灣原住民的祭禮》

明立國著/台原文化出版

《性與死》

胡台麗著/張老師出版

《台灣土著祭儀及歌舞民俗活動之硏究(續篇)》

胡台麗等著/中央硏究院出版

《牽源──東海岸風景特定區阿美族風情》

李來旺等著/東海岸風景特定區管理處

《山與海》

王家祥著/玉山社出版

三、錄影帶

《矮人祭之歌》

胡台麗編導/60分鐘

《神祖之靈歸來──排灣族的五年祭》

胡台麗編導/35分鐘

《蘭嶼觀點》

胡台麗.李道明/編導/75分鐘

《排灣人撒古流──台灣紀實紀錄片》

李道明編導/79分鐘

《台灣原住民生活影像系列──歌舞篇》

順益博物館/30分鐘

四、祭曲時間:

每年各族各祭典時間並沒有確切日期,將年祭典時間可參考:

—九九七原住民文化手歷/劉還月著

常民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02)378-2407

五、相關資訊査訊單位:

東海岸風景特定區管理處(089)281-237

《山海文化》雜誌(02)368-9214、363-4519

順益博物館(02)841-2611

台北政府原住民事務委員會(02)720-8889

原舞者舞團(02)918-4639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