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發表次數/演出場次」與「發表空間/演出場地」上,「評論」明顯少於「演出」。目前表演藝術評論的舞台除了報章雜誌提供有限的版面外,近年興起的網路也允許許多開放式的討論;但對於如何建立起專業的藝評及主動拓展更大的空間,評論界除了靜待時機外也可考慮起步而行。
幕起、幕落,表演藝術的感動只存在乎瞬間,當舞台燈滅,演出結束後,一切灰飛煙滅,不留痕跡;演出者的辛苦以及舞台上綻放的光芒只有當場參與的觀衆親眼目睹並銘記於心。因此評論者將現場目擊以理性的思維、淸晰的脈落於事後陳述感動或期待、建議,評論遂成爲演出留下的重要文獻之一;而同時,藉著評論者「反芻」後提出的觀點,刺激創作、表演者思考、沈澱,有助於日後的演出。如此唇齒相依的「表演」與「評論」關係應維持良性的循環,然而在台灣似乎還未達到如此理想的狀態,在「發表次數/演出場次」與「發表空間/演出場地」上,「評論」就明顯少於「演出」。
藝術評論不多的原因除了評論本身是個「新興行業」之外,自然也與整個文化環境有關:演出少、觀衆少,所以演出的評論自然更少。而和國外藝評的權威性、影響性甚至尖銳性相較,台灣的評論雖已較含蓄溫和,但還是容易引起許多表演藝術團體的抗議與強烈質疑:什麼是「專業」的藝術評論?誰有資格寫評?在圈子小,表演市場尙不夠健全的顧慮,加上沒有「職業評論」的保障下,在台灣從事評論工作是需要有極大的勇氣。
伯樂尋找千里馬
多年來台灣評論的刊登,原以報紙不定期刊載爲主,近年開始有固定版面提供空間(如《民生報》每週一見報的民生劇評);而專業雜誌的出現也讓「流離失所」的評論者有一個可長期筆耕的園地,並且開發許多新的寫手。報章雜誌願意提供版面刊登表演藝術評論,無非是希望透過這個窗口評論者能對演出提出一個有理有據的見解及建議,藉此與表演舞台產生互動。至於什麼樣的人可以寫評?媒體在開放這樣的窗口時,又持什麼樣的立場?刊登戲劇評論最多的「民生劇評」,至今產生許多不同的效應,《民生報》記者紀慧玲表示,文筆好、有經驗以及有心耕耘這塊園地的人是民生劇評選擇劇評人的標準;選取所評之戲的考慮條件則爲創作意圖鮮明、製作規模較大、對國內有重大影響力、或該團爲長期經營者等,最後由劇評小組開會共同決定,評論者發表的評論並不代表報社的立場。《音樂時代》主編徐昭宇則表示,音樂會的重要性爲樂評選擇的主要考慮,因此雜誌社自然無法維持中立立場,若有演出者或其他觀衆對樂評有不同意見,《音樂時代》也願意提供園地讓演、評雙方有理性的互動,使「樂評」能達到多元交流的功能。
表演藝術評論的舞台
爲眞正了解台灣表演藝術評論的概況,《表演藝術年鑑》編輯小組蒐集了八十六年雜誌(取樣對象:音樂時代、中外文學、聯合文學及表演藝術雜誌)、報紙的藝術新聞版(取樣對象:中國時報、民生報、聯合報及自由時報)所刊之評論文章,並分項歸類、統計,所得結果如表㈠、表㈡。
表㈠中藝術類別之下的分項標準爲:「演出評論」指針對表演藝術演出的評寫、「夾議夾敍」爲記者在報導中兼抒己見、「記者特稿」指針對特定事件之分析稿、「其他」則爲專題或論文之刊登。其中針對音樂、戲劇、舞蹈及戲曲所發表的「演出評論」共計二百三十六篇,約佔全年總評論文章數的百分之五十四。若單就各領域的「演出評論」來討論,如表㈡所示,音樂類的「演出評論」共有八十二篇,其中發表空間主要是在《音樂時代》雜誌,刊登樂評共五十篇,約佔音樂類「演出評論」的百分之六十一;次爲《自由時報》,共刊登十四篇。戲劇類「演出評論」共計七十一篇,其中《民生報》所刊登的民生劇評居冠,共三十六篇,約佔戲劇類「演出評論」的百分之五十;次爲《自由時報》,共十五篇。舞蹈方面,「演出評論」總計約四十五篇,《自由時報》所刊登的篇數最多,共十五篇,約佔舞蹈類的百分之三十三,次爲《民生報》及《表演藝術》雜誌,皆爲十二篇。戲曲方面,「演出評論」共計十八篇,《表演藝術》雜誌居冠,共刊出七篇,約佔百分之三十九,次爲《自由時報》,共刊出五篇。
從統計數字來看,台灣一年表演藝術演出超過千場以上,二百三十六篇的「演出評論」僅佔演出的五分之一;不但評論園地少、文章篇數少,報章媒體的各類評論還出現明顯比重不一的趨勢。
交會時互放的光芒
除了報紙、雜誌以有限的園地提供耕耘之外,有關表演藝術評論的討論,有去年底由文建會主辦、帝門藝術敎育基金會承辦的「跨界域的對話與整合──一九九七台北香港藝評會議」。這項爲期三天的藝評會議,擴大邀請了台北、香港的視覺及表演藝術界學者、專家及藝評人參與討論。會中首先針對不同地區、領域的藝評做基本介紹,並陳述各領域近年關心的課題,之後進行藝評與社會文化的互動關係的討論,最末則針對各領域藝評對文化總體營造的期許及對藝術公共政策進行檢查與關照。
除了跨界域的藝評比較之外,月前《表演藝術年鑑》亦舉辦了表演藝術界的評論座談,回顧過去一年來評論的現象。而由現代戲曲文敎協會於去年年底籌辦,今年四月開始「實驗」的「週末傳統戲曲劇評會」正試著搭起演、評雙方友誼的橋樑。「週末傳統戲曲劇評會」原則上一個月舉辦一次,劇評會選擇討論的劇碼以新編、新製、具爭議性的題材手法或創作方式、具社會影響力或製作規模較大等爲選取考慮的條件;劇評會邀請演出團體及不同背景的評論者(包括演員、傳統戲曲或現代劇場的學者專家等)提出獨立評論,會中也有機會讓製作團體表達其構想及意圖,並對評者的觀點作立即的回應,希望藉此能讓雙方更了解彼此所據爲何,做更具深度更有益於彼此創作的理性對談。
雖然評論在近一年來逐漸受到重視,但在談到什麼是「專業」的劇評時,所引起的諸多討論至今尙未得到一個理想的共識,因此,在報紙雜誌提供的篇幅有限的情況下,許多人便於現今傳播更廣、更易的網際網路上另闢戰場。目前除了在BBS站以及其他表演藝術團體或個人自設的網站上常可見感想式的討論外,較正式的有3P表演藝術資訊網,於每月邀請作者發表評論文章。
和印刷媒體相較起來,網路似乎提供一個較開放的空間,但同樣的,也由於限制較小,網路文化的「匿名性」及「暢所欲言」等特質,常會帶來一些負面的影響。因此如何有效運用網路的便利性,在引發更多人共同討論的同時,也能慢慢建立起大家對美學的標準,還待進一步的觀察與開發。
靜待時機或者起步而行
在帝門藝術敎育基金會舉辦「跨界域的對話與整合一九九七台北香港藝評會議」時,受邀的香港專家學者介紹香港藝評現況時,提到香港在一九八七年即開始「香港舞蹈論壇」、一九九二年成立「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IATC);而當一九九三年成立「藝術發展局」之後所推展的五年計畫,已將評論推廣及敎育列於其中,一九九五年更有一位藝評家成爲藝術發展局的民選委員之一;而其他從事藝評推廣及提倡的組織還有「香港藝術評論聯盟」(ACA)及「國際藝評人協會」(AICA)等。
相較於台灣,香港的藝術評論顯然較組織化,然而兩方的文化發展、政治背景皆不同,另一方面香港也要面對由制度衍生出的問題,因此生硬套用他們的經驗自然不見得適合;不過台灣的藝術評論界或許可將「香港經驗」當作他山之石,讓表演藝術評論的發展除了靜待時機外,也能考慮起步而行,主動拓展更大的空間,建立起藝評的專業性。
(本刊編輯 祁雅媚)
表(一):民國八十六年一至十二月評論分類、分項統計
藝術類別 |
音樂 |
戲劇 |
舞蹈 |
戲曲 |
藝術生態 |
計 |
|||||||||||||||
評論類別 |
演出評論 |
夾議夾敘 |
記者特稿 |
其
他 |
演出評論 |
夾議夾敘 |
記者特稿 |
其
他 |
演出評論 |
夾議夾敘 |
記者特稿 |
其
他 |
演出評論 |
夾議夾敘 |
記者特稿 |
其
他 |
演出評論 |
夾議夾敘 |
記者特稿 |
其
他 |
|
總計 |
82 |
6 |
22 |
2 |
71 |
14 |
13 |
17 |
45 |
7 |
10 |
9 |
18 |
2 |
16 |
37 |
20 |
15 |
17 |
16 |
438 |
各類總數 |
112 |
115 |
71 |
73 |
68 |
438 |
|||||||||||||||
百分比 |
25.51% |
26.2% |
16.17% |
16.63% |
15.49% |
100% |
表(二):民國八十六年一至十二月各媒體刊出「演出評論」的篇數統計
藝術類別 媒體 |
音樂 |
戲劇 |
舞蹈 |
戲曲 |
民 生 報 |
7 |
36 |
12 |
1 |
中國時報 |
1 |
0 |
2 |
4 |
自由時報 |
14 |
15 |
15 |
5 |
聯 合 報 |
4 |
5 |
4 |
1 |
音樂時代 |
50 |
0 |
0 |
0 |
表演藝術 |
6 |
13 |
12 |
7 |
中外文學 |
0 |
2 |
0 |
0 |
總 計 |
82 |
71 |
45 |
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