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年代倫敦「地下」愛爾蘭酒館。(大大樹 提供)
世界民族樂 新視窗/世界民族樂

北方響起工人的歌

英國工人歌謠傳統

礦工詩人唐米的詩謠

仍在英格蘭北方流傳

礦工詩人唐米的詩謠

仍在英格蘭北方流傳

我很難過地説給你聽

Durham饑荒日益嚴重

爲求食物與煤,我們亂了方寸

若有你慈悲伸出援手

我們將能渡過難關

我無需説明爲什麼我們出身低

主人不公,人盡皆知

我們不會就此倒下,任他們宰割

爲處罰我們,他們關閉礦坑

造成現在的罷工……

這是唐米阿姆斯壯(Tommy Armstrong 1848-1919),出身英格蘭北部Durham礦區的礦工詩人,記錄一八九二年三月的Durham礦區事件的歌謠。當時資方欲減百分之十的工資,卻遭礦工罷工抵抗,因此礦主乾脆關閉礦區,而礦工則堅持了數週,但糧盡援絕,只得退讓,礦主卻得寸進尺,要求減薪百分之十三點五,礦工不依,繼續捱餓抗爭。

工人經典 酒客選曲

以民謠形式記錄勞工頓失工作的困境,不但說明了民謠功能在工業革命後產生的變化,也便於我們觀察眞實的人民生活史。十八世紀末,紡織工業化形成工人階級,首先促使英格蘭Lanca-shire的民間音樂有了新的表現形式。家庭式的手紡轉型爲工廠的集中勞動,長工時、家人離散、童工的需求、人口移居英格蘭北方工業區、大量採礦、工廠破壞自然景觀等,都成就了北方文化與民歌的新內涵。

資本主義與工業發展帶來的新生活形態,結束了田園民歌傳統,一種屬於勞動階級的歌謠,同時在變遷的環境中滋長。各勞動行業都有其代表性的創作者,這些有著吟唱詩人特質的創作者,延續從前鄕村民謠的曲調與韻腳,以尖酸的幽默,將工廠及礦區所見所聞寫入詩謠,也爲自己賺得一兩分(penny)買酒錢,歌謠多在工人酒館傳誦,成爲當時工人重要的娛樂。

雖然創作的素材垂手可得,「工人吟唱詩人」之間的競爭卻也激烈──誰的歌最生動鮮活,得經歷衆人的檢驗。礦工詩人唐米曾有一首歌The Oakey Strike Evic-tions,就是唐米的新對手威廉麥克蓋爾(William McGuire)初至唐米的地盤時,以當時Oakey礦區工人罷工,礦工與家人被逐出村居的事件爲競歌主題,向唐米挑戰。但威廉的版本,酒客聽過就忘,唐米的版本已是Tyneside工人歌謠的經典。

紡織歌謠 生生不息

唐米自九歲開始在礦坑工作,瘸腿的他,只能擔任看守礦坑口及看管運煤馬隻的工作,十二歲那年,唐米開始自創歌謠。十九世紀末,礦工歌謠在礦區形成風潮,尤以唐米的作品最受歡迎,他所做的打油歌詩,至今仍在北方礦區流傳,唐米的兒子威廉回憶:「我老爹的『謬思』是一盅麥酒。」

除唐米.阿姆斯壯留下大量的詩謠,讓後世的民謠採集者驚嘆外,在紡織工業區中,早在唐米出生的百多年前,就有以方言創作著稱的提姆.包丙(Tim Bobbin)。提姆本名爲約翰.可立爾(John Collier 1708-1786),可說是工業革命之初,最早奠定地方話寫作的詩人。他引領的創作形式與風格,進而成爲當時紡織工業區中主要的文字形式。多產的紡織詩人以流暢的Lancashire方言,刻劃紡織工人日復一日的生活,隨著工廠操作系統產生的階級服飾的差異,到超時工作、減薪等問題都是紡織詩人的歌謠素材。

工人歌謠的傳誦與合唱,激勵出工人階級的集體意識與價値觀,最終將英國工人階級引向良性的工會組織與工人政治組織的傳統上,平衡了各階級間的權力。工會與工人組織的凝聚精神,更循環成生生不息的工人民謠。

自十八世紀響起的英格蘭北方工人歌謠,未曾停歇地四處流通,不同的年代,隨著工業環境的變遷,題材日增,內容也更豐厚。十九世紀,蘇格蘭勞工隨著工作機會遷徙,將蘇格蘭樂韻注入英格蘭勞工歌謠中;一九六〇年代,倫敦遷入大批的愛爾蘭建築工人,愛爾蘭「地下」小酒館林立,酒館煙霧瀰漫著愛爾蘭民謠與方言……。工業革命後,凡工人歌謠行過的大小路徑,都深刻地影響了英國昨日的民謠史與今日的民謠面貌。有幸的英國民謠採集者,總能滿載成果,甚而因此延續出一個藍領民謠的唱片公司(Topic Records)。

英國工人歌謠繼續在唱盤上轉動……

 

文字|鍾適芳  民族音樂唱片製作人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