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崑彈性而生活化的表演方式賦予演員極大的發揮空間,張富光(右)詮釋的人物也因此與湖南觀衆特別契合。(林凡妤 攝)
絶活亮相 絕活亮相

文武雙全張富光

湘崑傳統戲的熱辣火爆和南崑的柔膩優雅看似相互矛盾,張富光演來卻都游刃有餘。

湘崑傳統戲的熱辣火爆和南崑的柔膩優雅看似相互矛盾,張富光演來卻都游刃有餘。

用「風格多變」形容張富光的表演似不爲過。他的演出跨越了武小生、官生、巾生、窮生等崑劇生角行當類型。湘崑傳統戲的熱辣火爆和南崑的柔膩優雅看似相互矛盾,張富光演來卻都游刃有餘,允爲靑壯輩崑劇演員中之佼佼者。

張富光文武兼擅的特質或與湘崑所處環境相關。湘南觀眾好武戲,位於湘南郴州的湘崑也以演武戲爲多,有芭蕾基礎的張富光入團後自然跑起武行。湘崑傳統戲《出塞》中爲表現昭君坐在馬上彈琵琶,扮飾馬僮的張富光還得充當座騎,一下腰得撐數分鐘。文戲方面張富光受周傳瑛、沈傳芷、兪振飛影嚮啓發甚深:周傳瑛特別強調身段的細膩呈現,動靜之間均需展現雕塑之美;沈傳芷較著重人物情感的深刻體現;兪派特有的「拖腔」剛柔並濟、縹緲雅緻,則最能展現崑曲的韻味。博釆名家絕活之餘,張富光逐漸建立自己的表演風格:以湘崑傳統戲的素樸情調爲主,南崑細膩的表現技巧則爲潤飾豐富表演內涵的手段。

以其演過的折子戲爲例:《槍棍》是湘崑獨有的武小生戲,寫劉智遠不顧妻子勸阻,欲前往看守瓜園。所謂的「火爆」、「粗獷」味兒在劉智遠與其妻奪棍時直來直往的唱念動作上展現,明白爽利的氣質確與南崑的優柔完全不同。《見娘》是張富光得梅花獎的代表,也是他覺得最有「情」的一齣戲。特別在王十朋聽母親吿知妻子投江,慟極昏倒的一段,南崑傳統演法官生有極多的哭腔,前面的「叫頭」湖南觀眾聽不習慣,張富光的演法是以生活化的哭腔取代,並融入兪派「拖腔」特色,每次演出均令觀衆愴然淚下。《拾柴》是張富光從周傳瑛處習得的南崑戲,當年周傳瑛爲鼓勵後生小輩,特地爲他傳授技藝。爲感念提攜之恩,張富光每演此戲必嚴遵老師所授一招一式,不輕易更動,師母張嫻也特別讚許他的演出。

湘崑彈性而生活化的表演方式賦予演員極大的發揮空間,張富光詮釋的人物也因此與湖南觀眾特別契合。這或許是嚴謹完整的崑劇藝術能在湖南「異域」立足生根的重要原因。

 

文字|陳凱莘  台大戲劇研究所研究生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紀念大師-張岫雲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