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的居民來源複雜,來自世界各地的猶太人與少數的巴勒斯坦人眈眈相視,在民族衝突的過程裡,彼此的文化也在相互激盪。以色列國土上的紛爭仍待解決,但以色列的藝術家卻已積極前進歐洲,試圖在世界舞台尋找自己的定位。
流散各地的猶太人在一八八〇年以後大量移居巴勒斯坦,積極展開復國運動,一九四八年經聯合國的安排,據地建立了以色列。流離兩千多年的猶太人雖覓得一方土地堪以安居,卻隨即與鄰近的阿拉伯國家陷入戰事,而國內巴勒斯坦人與猶太人間的衝突,也使得境內爭端迭起。
長期以來,強悍的戰鬥力保衛了以色列,卻無法弭平不同種族、宗敎之間的紛爭。上帝的詛咒與應許都已實現,猶太人可以不再飄零,國家卻難免動盪,五十年的時光已匆匆流逝,和平似近還遠。爲紀念以色列建國五十週年,該國與法國政府聯合策劃「藝術家反映以色列」(Israël au Miroir des Artistes)系列節目,從去年九月起到十二月底,邀請以色列藝術家在法國二十六個城市展演,共有八十個節目,近一百五十場的演出,藉著舞蹈、戲劇、音樂、影展、文學、座談會、裝置藝術等,讓法國民衆瞭解以色列當代文藝發展的狀況,並且反思自己的文化。
此次共有五個以色列舞蹈團體來到法國,演出場次比音樂、戲劇節目高出許多:巴瑞克.馬修(Barak Marshall)、英寶兒.品透(Inbal Pinto)、麗雅特.卓爾和尼爾.班卡勒(Liat Dror & Nir Ben Gal)與巴茲賀盆舞團(Bat-sheva Dance Company)四組人馬都以九月的「里昻舞蹈雙年展」(Lyon Biennale de la Danse)作爲巡迴演出的起點。伯納多.蒙鐵特(Bernardo Montet)結合音樂、繪畫的舞作只在「巴黎秋季藝術節」(Festival d'Automne à Paris)中演出。
來自以色列的聲音
馬修與英寶兒.品透均是來自台拉維夫的年輕編舞家,在外省演出時他倆的舞作常合組爲一套,巡演的城市數目最高,來到巴黎時,分別在巴士底劇場(Théâtre de la Bastille)與郊區的克地野藝術館(Maison des Arts de Créteil)表演。
品透今年才滿三十歲,十三歲開始學習現代舞,一九九〇年與老師合編的首支作品Dov Hoz,引起大家的注意,而後巴茲賀盆舞團與以色列歌劇院等都曾邀請她編舞。品透除了不放棄舞者的身分,她還繼續美術學校的課程,觀衆可以在舞作《纏繞》Wrapped中欣賞到她旣編且舞,同時身兼服裝與舞台設計的才華。
《纏繞》分爲〈二重奏〉Duet、〈果園〉The Orchard、〈纏繞〉三部分。一開始,燈光集中在長椅上的兩個女孩,她們舌頭輕點上顎,發出「咂咂」的聲音,作爲動作的伴奏,雖然坐著,舞者好奇地張望的眼神,迅速伸展的手脚,彷彿在探索新世界。接著,童話故事裡的巨人、小矮人等,也陸續登上舞台,最後是一群人在神奇花園裡追尋流光與逝去的愛情。品透的幽默常逗得觀衆發笑,她的作品嗅不到戰爭的氣息,反映出編舞者純眞卻不膚淺的思維。
人類的通性比政治理念更長久
卓爾與班卡勒這對年近四十的伴侶,一直想展現「衝突的政治局勢如何影響身體能量」的問題,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衝突常成爲他們創作的靈感。《無中生舞》The Dance of Noth-ing是他們暫離家鄕,留居法國昻杰(Angers)國立編舞中心三個月後的創作。
觀衆進場時,舞者在黯淡的舞台走動,台上僅僅橫掛三張背幕,沒有任何舞台裝置。燈亮起,舞台右後方的三位樂師開始演奏音樂,左方的三女一男在淨手抹臉後開始揉麵,一位黑紗女子沿著中線向觀衆走來在台前獨舞,回到原位稍息後又再度巡走,以具體的具象動作與抽象的肢體舞動開啓序幕。
在以椅墊圍成的「ㄇ」形空間裡,大家做餅、嬉戲,女人以說故事的口吻講述男孩與女孩的童話;男女互相扯下身上的布片,再攜手走向後台;衆人簇擁著一對男女拍照,好像是婚禮留影;舞者重複地跪地俯身,像在膜拜什麼。謝幕後,舞者將餅乾分送觀衆。
節慶或婚禮都是一項儀式,觀衆毫無預期地分享了儀式的進行。觀衆看著舞者做餅,最後還能眞的吃到,讓人聯想到台灣廟宇在「謝平安」時,信徒一起搓圓仔,衆人免費吃圓仔湯的情形。
從舞者的身體,我們可以看到編舞者試圖展現的幾種變化:最常見的手心上轉、身體繞圓的轉動,宛若流水源源不絕,從這個主要的連續動作延展出變化,就像伴奏的阿拉伯音樂由主題展開變奏,兩者異曲同工,再加上服裝的質感,讓人覺得輕盈飄逸。還可見到舞者驟然吐氣,上半身的重心頓時下落,或是力量外射,動作斬釘截鐵,或是身體好似綁上鉛塊,沈重而緩慢。還有身體僵直、伸手仰天的女人,或衆人五體投地的祈禱。
身體不同能量的變化,若要歸諸於「政治局勢對身體能量的影響」,只能說政治局勢的確詭譎多變,觀衆難以望「舞」生義。最易令人會心的男女(或男男/女女)藉著眼神、身體相互挑逗、嬉笑、追逐的畫面,這樣的場景是卓爾、班卡勒兩人舞作的特殊標記。人類對性的原慾,對超自然的崇拜,可能比服膺某一政治理念的時間更爲長久,經由人類「通性」的表達,非語言的舞蹈達到無國界的境地。
了解彼此的窗口
以色列的居民來源複雜,來自世界各地的猶太人與少數的巴勒斯坦人眈耽相視,在民族衝突的過程裡,彼此的文化也在相互激盪。《無中生舞》的以色列舞者與阿拉伯樂師配合無間,動人的音樂與豐富的舞蹈語彙形成的張力,漲滿了整個空間,爲文化交流的可能做了見證。或許藝術創作原本就不該摻雜種族偏見,離開紛攘的生長環境,較能剝離情緒的牽扯,能以較準確的焦距描繪原生之地。
然而編舞家有其不同的性格、閱歷,作品也可能風格迥異,若想依此揣測其創作的意圖或斷言該國的文化現象,不免淪爲以管窺天。爲了多開幾扇窗,此次節目除了盡量在單一城市安排多種展覽與演出外,也藉著電子與文字媒體的合作宣傳,讓民衆在家中就可觀賞或聽聞以色列的當代文化,深入的藝術家訪談或文字闡述,使大家能多方瞭解宗敎、環境對創作的影響,進而拼貼出自己的「以色列印象」。
以色列國土上的紛爭仍待解決,但以色列的藝術家卻已積極前進歐洲,試圖在世界舞台尋找自己的定位。
參考資料:
1.Israël au Miroir des Artistes節目單,sep-dec/1998.
2.Kästner Irmela, The DUnce of Nothing節目單,A.-M. Birgorne譯,Paris, Théâtre de la Ville, 8〜10/12/1998.
3.Lyon 8e Biennale de la Danse節目單,10-29/9/1998.
4.MAC, Wrapped節目單,17-18/11/1998.
文字|簡秀珍 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