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型如同兩瓣剝開榴槤的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去年十月開張,以多元而密集的開幕藝術節向世人宣告了它的誕生。從對新加坡在地文化的關照與延伸思考出發,該中心期許:「濱海藝術中心是為所有人而設」,不只為新加坡居民,也為所有從世界各地來到新加坡的人。
位於新加坡河入海口旁,與新加坡的重要形象與地標──魚尾獅雕像遙遙相對,於二○○二年十月十三日正式開張的濱海藝術中心(Esplanade─theatres on the bay),無疑地將成為新加坡得另一個重要地標,甚而更可能變成這個國家的形象象徵──因為新加坡政府正努力擺脫「文化沙漠」的封號,期許自己成為「全球藝術之都」;而濱海藝術中心,恰可在這波浪潮中站上第一線,成為新加坡與世界各國從事藝術文化交流的灘頭堡。
有趣的是,這個從興建以來就引起多國──尤其是亞洲──文化界注目的藝術中心,雖然是「國家級」,但並非「國立」:將近一百一十八億新台幣的建造經費來自兩個博奕彩券機構Singapore Totalisator Board 與Singapore Pools,經營者是特別為這個中心成立的濱海藝術有限公司(The Esplanade Co Ltd);不過開張之後的營運經費,仍相當程度依賴政府的挹注。
多種場地,適合多種藝術展現
濱海藝術中心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自然是它那造型特殊的屋頂:由無陣列玻璃構成,每組兩片排成突起狀,外加一片尖尖的金屬遮陽罩,以圓弧穹頂之姿罩住藝術中心的兩大主體──大劇院與音樂廳;白天,陽光可以投射進來,讓人感受溫暖與光亮,到了夜晚,通明燈火從屋頂透射出去,讓整個中心變成兩支輝煌的大燈籠。當地人把這個建築比成非常具南洋風味的水果之王榴槤,不過對西方人來說,這就是兩隻大刺猬了。
榴槤也好,刺猬也罷,最重要的還是這裡頭的演出空間;除了大劇院與音樂廳外,此外還有一個小型劇場(Theatre Studio)與小型演奏廳(Recital Studio),以及兩個露天場地──戶外劇場(Outdoor Theatre)與邊緣劇場(The Edge),多元的空間可供不同形式的演出使用。這些場地的功能在該中心為期三週的開幕藝術節(2002.10.13~11.3)中發揮得淋漓盡致,從東方到西方,從典雅精緻到民俗歡慶,均可在此展現。
兩千個座位的大劇院採歐洲傳統的義大利馬蹄形歌劇院設計,四層觀眾席緊緊環繞著舞台,的確相當富麗堂皇;舞台前方還特別設計了寬大的拱門,專供中國傳統戲劇演出時、演員在舞台邊候場之用。據濱海中心公關人員表示,除了寬大的主舞台外,主台的左右後方均有與主舞台等大的空間;這樣的設計,無疑可讓大型演出的場面調度與舞台設計可以有充裕無虞的揮灑空間。
可容納一千六百人的音樂廳感覺十分現代,但重點則是其音響設計,由曾為英國伯明罕音樂廳(Symphony Hall in Birmingham)設計的羅素‧強森(Russel Johnson)規劃,他在這個音樂廳中裝置了八十四道活動門,可因應不同的音樂表演需求調整。據說有一次音樂會演出中途,活門因下一個曲目而當場調整,在場觀眾完全被活門的移動吸引住,連已走上舞台的音樂家也看得發愣,忘了要演出。公關人員笑說,這可能是到濱海藝術中心聽音樂會的「特別節目」呢!
此外,在音樂廳舞台的後方有數列供合唱團表演的座位,公關人員表示,在沒有合唱團演出的音樂會,這些座位也會售票,這表示如果你想近距離看著崇拜的演奏家的後腦勺或指揮家的正面表情,都是可能實現的。
機能豐富,歡迎人客光臨
兩百二十個座位的小型劇場是以黑盒子劇場的方式設計,與台北國家劇院的實驗劇場很相似,目的也是提供小型或實驗性的劇場演出。兩百五十的座位的小型演奏廳雖說是以音樂演出為主,但仍有多元形式的可能,如筆者在此空間觀賞日籍作曲家Kazue Mizushima與Stringraphy Ensemble的表演,他們以各種材質的線繩佈張在整個空間中,形似超大型的弦樂器,演奏者在其間穿梭撥擦弦線演奏,結合燈光與流暢的肢體活動,應可視為一種「音樂劇場」。
連結音樂廳與大劇院的是正面的中心入口大廳與後方三層樓高的濱海購物坊(Esplanade Mall)。入口大廳寬闊大方,風格現代,門口排了一列笑開了兩排白牙的亞裔男子塑像(華人藝術家Yue Min Jun的作品),彷彿竭盡熱誠地歡迎賓客的到來。後方的購物坊則如同新加坡其他的購物中心,人來人往好不熱鬧,有多家以藝術或工藝為主題的商店與餐廳;但最值得一提的是位於購物坊三樓的表演藝術圖書館(Library@esplanade):兩千三百平方公尺的寬闊空間,超過七萬件的出版品典藏(包含圖書、雜誌與影音產品),透亮的採光與開放式的陳列讓人自在悠游其中,也可視需要使用館中的練琴室與電影室;看書看累了,入口處就是一個小小的咖啡廳,供來客休憩用餐,設想周到。
不同於我們的文化中心常給人一種「高山仰止」的感覺,濱海藝術中心的整體設計,從硬體到軟體,可說是兼顧了藝術的精緻氛圍與亟欲與人民親近的企圖心,這已經相當程度地符合該中心所宣示的願景:「濱海藝術中心是為所有人而設(Esplanade-Theatres on the Bay is a performing arts center for everyone)」。
節目規畫,從在地文化出發
濱海藝術有限公司的執行長班森‧潘(Benson T S Puah)特別解釋,這句話中所指的「所有人」,指的是新加坡的在地居民,以及從世界各地來到新加坡作客的人;而從節目的角度而言,「為所有人而設」並非指該中心的每一個節目都是為了給所有人看而企劃的,而是指多樣化的節目,提供給不同的社群觀賞。
有多年觀光旅遊領域經驗的潘,顯然相當了解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強調在地文化特色反而是致勝的關鍵,不只吸引外地人,也能得到在地居民的認同。像該中心推出的藝術節,就分別針對新加坡三大族群(華人、馬來回教徒、印度人)的新年節慶規劃,並且關照同一族群中不同年齡層、不同方言群的需要,以將在二月份推出的「華藝」藝術節為例,潘表示:「我們以現在熟悉的方式來歡慶華人文化,也許能探索我們可以如何向前走。文化不會在時間中停滯。文化包含了我們的現在與未來。」
但潘也強調,與觀光業結合以吸引外地觀眾只是該中心的部分工作,重點還是在策劃夠多的藝術節目。而從開幕藝術節的內容看來,也可看出濱海藝術中心希望建立與亞洲各國更多的關聯與互動。
雖然有場地外租、門票等收入,但該中心每年營運預算將近六億台幣,潘表示,其中有百分之六十需要外界的贊助,這其中包括政府的補貼與企業的贊助。但潘也強調,該中心在經營上仍會在藝術性與商業性間求取平衡,取決於節目內容的規畫。
濱海藝術中心的建成,在新加坡表演藝術界也引發不少「異」見:有人擔心以該中心目標之龐大,恐怕會成為超級吸金機,吃掉大半的官方資源與企業贊助;也有人認為以目前新加坡當地團體的製作規模,比較適用的是千個座位以下的中型場地,濱海中心的落成,恐怕會排擠中型場地的建造,而又對當地團體的發展無所助益,只成為外國團體專用的場地。
雖然如此,有一個高水準的演出場地,總是令人期待未來的可能性,現在用不到未必以後用不到。如果這樣一個場地能讓更多新加坡人樂於親近表演藝術,不也替其他團體開拓了觀眾群,增加發展的機會嗎?
這樣一個企圖心旺盛的藝術中心,要如何讓新加坡成為「全球藝術之都」呢?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網址:
濱海藝術中心http://www.esplanade.com
(本刊編輯 莊珮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