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藝術
編輯室報告 Editorial

編輯室報告

首先說一句:「《表演藝術》,生日快樂!」

有人問,你們不是六月就辦過十週年慶祝酒會,還請了一堆藝界名人來扮裝嗎?

其實,那是配合我們的新成員《表演藝術網站》誕生、宣告雜誌社進入新時代的正式儀式,但《表演藝術》眞正的生日,不折不扣是一九九二年的十月一日,所以,我們怎麼能不在這個特別的月份,好好在雜誌上「慶祝」一番?!

走過十年,對《表演藝術》這樣一個並不算大衆化的媒體而言,的確是不容易的事,若非在政府的財力支持與表演藝術界人士、讀者的鼓勵下,恐怕早已淹沒在滔滔的市場洪流中。所以,當我們在思索要如何企劃這本「十週年特別號」的內容時,我們並不想耽溺於絮叨自己的歷史,作成一本「紀念冊」,而仍想從長期以來《表演藝術》扮演的角色出發,探討《表演藝術》相伴十年來的台灣表演藝術環境,如何面對當下與未來。

面對大環境的思考,我們特地邀請文化評論家南方朔先生撰寫專文,從寬廣的文化視野來關照台灣表演藝術界的當下處境與未來,並對兩廳院的定位與《表演藝術》的走向提出見解。

而從《表演藝術》這本雜誌的角色出發,我們選擇「演出評論」這個《表演藝術》長期耕耘的領域,規劃專題探討當前的評論環境與大家的期待。爲此,整個編輯部花了兩個月時間進行問卷調查,並經由問卷結果再行深入採訪,期能描繪演出評論的現況。

最後,我們還是忍不住要將我們的「內部機密」拿出來與讀者分享:包含了我們這十年來所記錄的表演藝術影像精選、編輯部幾位重要推手的「檔案故事」、支持我們的讀者特地寄來的圖文來函,以及《表演藝術》的世界之旅──一張標示著《表演藝術》足跡的世界地圖。

走過十年,或許只是個開始,我們也期許「只是個開始」,因爲這代表著《表演藝術》還可以走得更久更遠,那麼再多慶祝幾個「十年」,將不只是個夢想。我們希望,《表演藝術》可以在無數個十年中,繼續陪伴台灣的表演藝術。

首先說一句:「《表演藝術》,生日快樂!」

有人問,你們不是六月就辦過十週年慶祝酒會,還請了一堆藝界名人來扮裝嗎?

其實,那是配合我們的新成員《表演藝術網站》誕生、宣告雜誌社進入新時代的正式儀式,但《表演藝術》眞正的生日,不折不扣是一九九二年的十月一日,所以,我們怎麼能不在這個特別的月份,好好在雜誌上「慶祝」一番?!

走過十年,對《表演藝術》這樣一個並不算大衆化的媒體而言,的確是不容易的事,若非在政府的財力支持與表演藝術界人士、讀者的鼓勵下,恐怕早已淹沒在滔滔的市場洪流中。所以,當我們在思索要如何企劃這本「十週年特別號」的內容時,我們並不想耽溺於絮叨自己的歷史,作成一本「紀念冊」,而仍想從長期以來《表演藝術》扮演的角色出發,探討《表演藝術》相伴十年來的台灣表演藝術環境,如何面對當下與未來。

面對大環境的思考,我們特地邀請文化評論家南方朔先生撰寫專文,從寬廣的文化視野來關照台灣表演藝術界的當下處境與未來,並對兩廳院的定位與《表演藝術》的走向提出見解。

而從《表演藝術》這本雜誌的角色出發,我們選擇「演出評論」這個《表演藝術》長期耕耘的領域,規劃專題探討當前的評論環境與大家的期待。爲此,整個編輯部花了兩個月時間進行問卷調查,並經由問卷結果再行深入採訪,期能描繪演出評論的現況。

最後,我們還是忍不住要將我們的「內部機密」拿出來與讀者分享:包含了我們這十年來所記錄的表演藝術影像精選、編輯部幾位重要推手的「檔案故事」、支持我們的讀者特地寄來的圖文來函,以及《表演藝術》的世界之旅──一張標示著《表演藝術》足跡的世界地圖。

走過十年,或許只是個開始,我們也期許「只是個開始」,因爲這代表著《表演藝術》還可以走得更久更遠,那麼再多慶祝幾個「十年」,將不只是個夢想。我們希望,《表演藝術》可以在無數個十年中,繼續陪伴台灣的表演藝術。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