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藝術
-
看戲不忘電影
觀眾多或少,都沒差?
我不知道有沒有統計過拿補助的演出,與其票房表現的數據報告,但可以感受到相對於觀眾的不確定性,補助的資源立竿見影勝負已分,補助的甜頭會造成制約與依賴,所有計畫都採補助先行的思考,卻漸漸忘記補助的初衷,有著不拿白不拿的偏見,甚至拿到理所當然成為長不大的巨嬰,如此一來,觀眾多很好、觀眾少也沒差,出現了類似旺陽餐廳的奇觀。
-
思想不短路
真人表演藝術:AI王朝下的金飯碗?
藝術創作究竟是發明或發現?或許絕大多數人會選擇「發明」,但這個看似明顯的答案真的是如此斬釘截鐵嗎?來個對照組:若沒有透過大量吸收及學習人類自古以來的各種藝術作品,無意識狀態下工作的AI是無法拼湊、重組及衍生出它的大作,在此條件下,AI生成的藝術又該歸類為發明或發現?若有機會和黃仁勳請益,我會設法說服他,除了生命科學之外,表演藝術也絕對是高等教育值得大力投入、好好鑽研的領域。
-
編輯室碎碎念 Editorial
編輯室碎碎念
「亞洲」是近年表演藝術圈的熱門關鍵字,各大場館、平台、計畫無不以此定位自己、呼朋引伴。雖然提及亞洲,多半人們腦海中的世界地圖特定區塊都能亮起燈;但作為文化概念,卻總是說不清楚又曖昧模糊。論者大致的共識是,亞洲作為「歐洲製造」的概念,是現代歐洲自我指認的他者。而今我們體認到,這片總面積約4457.9萬平方公里的地域,人種、政治、宗教是如此分殊差異,要如何跳脫框架,在理論典範和文化政策移轉中重新「感覺亞洲」,以開展出有別於歐美中心的世界觀,是現下值得重省的議題。 本期特刊以表演藝術為切面,重探冷戰後至今的東亞、東南亞至南島地緣政治中的文化生產。我們以「地緣」、「身體之間」、「機構現場」這3條路徑進入,嘗試在亞洲與台灣的複雜牽扯中抽絲剝繭,透過跨國、跨區域的參照視線,一窺劇場創作者、編舞家、編劇、製作人、策展人、機構等,是如何透過身體實踐、區域組織,重認自己;與此同時,我們也開展出「在南方」的感覺之道,以地理空間的重構,梳理不同族群和文化認同的身體感知與展演。 這些精采的案例讓我們看見表演藝術工作者們是如何持續地在他們所身處的不同現實中,觀察、思考、測量己身不同位置出發的文化生產動力,演繹出多樣敘事與多元感官維度。或許正如本期受訪者之一的姚立群所指出:「沒有什麼亞不亞洲,終究只能相信自己的能量。」
-
特別企畫 Feature
當表演,成為生命的實踐
台東的藝術家、團體及空間,彼此多少都有交會的時候。其中的多數人,同時也都是台東社會運動的中堅分子,近年,從較顯著的議題,例如反核廢、反美麗灣等運動,藝術以表演、文件、設計、裝置顯現,藝術家不只用音樂、行為藝術、繪畫創作,甚至用走路實踐社會行為。從部落的視角,文化、經濟與社會本來就是一體,是「現代」切割、分類了它們。而對他們來說,他們先是人,才是藝術家。
-
其他分類
表演藝術與視覺設計的對話
何謂「設計」﹖解決問題是設計。美化事物是設計。讓生活有趣也是設計。 設計有個不變的原則是: 符合人們改善生活需要與解決任何不便的問題,在這環境中不管是視覺上或實質上有太多的不滿,所以改善生活環境的渴望是明顯而無止盡,因此設計也相對在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
即將上場 Preview 3D《春之際》 編導的另一作品
歐伯梅耶《魅影再現》 虛實之間的現在進行式
《魅影再現》結合舞蹈、音樂、即時影像投影與電腦互動系統,挑戰實體表演藝術與虛擬多媒體互動影像極限,舞者在舞台上與光影共舞,創造人類知覺與美學新境界。《魅影再現》以兩個概念建立起作品的基本架構。首先,影像是舞者的伴侶,其次,舞台空間融合虛擬與真實,以此串連舞者的演出、即時影像合成系統、與互動裝置。
-
特別企畫 Feature 表象和幻象、真實與虛擬的多重辯證
科技+劇場=表演藝術的實驗進行式
將科技藝術放在表演藝術的脈絡上討論,不是去談誰比較「高科技」,應該將焦點放在當代劇場中,創作者運用科技的創意與互動性。再前衛的東西都會老舊,藝術跟著環境與思想而進展,在數位時代,所有的改變都與科技有關,創作者的思維也是;一個好的跨領域創作,一方面要讓人感受到科技性,另一方面回歸到劇場本質的表現,展現藝術的內涵。
-
特別企畫 Feature 媒體視覺聖手 為舞台增添科技味
台灣當代藝術的跨界演出
近幾年勤跑表演藝術活動的觀眾一定能發現,台灣表演藝術的舞台和視覺效果越來越多元化,不論是小劇場,還是傳統戲劇的演出,都是聲光效果俱佳,充滿濃厚的「科技味」,為表演舞台增添不少畫龍點睛的效果。這些聲光創作,不少是出自當代視覺藝術家之手。
-
一本藝術經
用美學挽救台灣經濟! 徐莉玲 文化台灣造夢人
從前,徐莉玲是台灣表演藝術最好的支持者,常常有演出,就買下大把的門票,請員工去看戲;中興百貨的櫥窗,總是有一塊是留給表演藝術的。她說:「以前我當觀眾在台下看戲,總會有股衝動,希望為台灣的表演藝術做些什麼事。」如今,學學文創成立後,徐莉玲要為表演藝術找更多的觀眾,開拓更大的市場,把Made in Taiwan這個品牌,推向國際舞台。
-
藝壇動態
藝壇動態
第二屆「青創會」將於二月起舉行 為了讓台灣的表演藝術節目精益求精,持續培育編創人才可說是不可忽視的一環。由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與建弘文教基金會合作舉辦的「表演藝術青年創意人才工作坊」(簡稱青創會),今年邁入第二屆,由雲門舞集藝術總監林懷民與洪建全文教基金會董事長簡靜惠擔任計畫主持人,將甄選廿五位青年藝術家參與,隨著卓明、林奕華、汪其楣、黎煥雄四位導演進行創作工作坊活動。活動預計自二月四日於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展開,目前已截止報名,入選名單將於一月十八日公佈。(莊珮瑤) 「台灣現代戲劇暨表演影音資料庫」開張了 舞台演出稍縱即逝,只能靠影音紀錄留存,但對現在與日後的研究者來說,一個豐富而完整的表演影音資料庫,真的是不可或缺。有鑑於此,國立中央大學英文系副教授、也是創作社劇團主力編導的周慧玲,決意投入台灣現代劇場與表演的影音資料收集,歷經一年多的策劃籌備,成立了「台灣現代戲劇暨表演影音資料庫」(www.eti-tw.com)。這個資料庫已於去年十一月下旬開張,目前已取得上百筆影音資料,完成第一期的工程,大家不僅可以在此搜尋創作者或劇團資料,還能觀看劇場經典演出一分鐘;如果想看到演出全貌,請向中央大學「戲劇暨表演研究室」借閱。(莊珮瑤)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華爾街的指揮家
藝術產業要做大,套一句大家熟悉的話說:「有錢不一定做得起來,但沒錢萬萬做不起來。」 談到馬勒音樂,紐約華爾街一位富商的故事往往令許多樂迷津津樂道。卡普蘭(Gilbett Kaplan)是一位成功的財經雜誌出版商,這位本來是音樂門外漢的企業家,因為醉心於馬勒第二號交響曲《復活》,發願鑽研此曲,竟然在一九八二年,花錢租下林肯中心和美國國家交響樂團一圓指揮夢,原本大家抱著看笑話的心情,但卡普蘭玩真的,翌年在卡內基音樂廳的演出就被《紐約時報》樂評選為當年「全美最精采的十場音樂會之一」。到現在他指揮過四十多個世界名團,演出次數高達近七十場(二○○二年曾率俄羅斯國家管弦樂團來台),成為世界上「馬勒二號」的權威專家。 沒有錢,中年卡普蘭萬萬不能以「興趣」說服一流交響樂團的共襄盛舉;但只有錢,而沒有紮實的研究與投入,這也只會是富商的一次奢侈玩票。 表演藝術雖然不是向錢看齊的行業,但沒有錢很多環節卻常常做不齊。這一期我們把重心放在「藝術與企業」的議題上,因為企業家洪敏弘與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結合三家企業基金會發起的「表演藝術追求卓越專案」,除了金錢的贊助之外,更嘗試透過十六齣具有傑出創意的表演製作,啟動藝術與企業間彼此know-how的結合。 台灣也有一位企業家陶傳正,具有卡普蘭一般一發不可收拾的熱情,把演戲「玩真的」,一演十二年,對於演戲,衷心投入承諾,他說:「我從不是以客串的心情來演戲,每一齣戲都是專業演出。」因而展開他人生從未預期的演藝事業,也成為華人世界裡少見的企業家演員;洪敏弘愛看戲,陶傳正愛演戲,我們邀請了兩位對藝術都是「玩真的」企業家,對談他們如何看待台灣的表演產業經營。 另外 ,等了一年的當代傳奇劇場,香港電影導演徐克與吳興國合作的《暴風雨》這個月將狂暴登場。莎翁的四大名著之一,《暴風雨》有背叛與忠貞的人性衝突、傳奇與魔幻、原始與文明,影評人聞天祥將剖析史上《暴風雨》的幾種版本;而在國際劇壇裡素有「最東方的馬克白將軍」之稱的吳興國,他如何以他的「憤怒、瘋狂、驕傲、任性」帶動台灣京劇的實驗與創新,資深戲劇工作者李立亨以他長年與吳興國的相識,在〈吳興國的憤怒與眼淚〉一文裡對寫出吳興國對傳統的熱情與愛。
-
狂飆繆思
表演藝術不打烊
紐約無論對自己人或是外來人都不妥協,飛躍在地底下的地鐵,或是在林肯中心的紐約愛樂開季音樂會,就算是經濟不景氣,或是恐怖主義,都抵擋不了他們的生物時鐘,就像表演藝術裡的那句名言:The show must go on, no matter what。
-
藝數魔法室
誰在與我們搶觀眾?!
文化藝術工作者可否開始認真思考,藝術撫慰人類心靈,提升生活品質之餘,是否也有娛樂效果。因為多數人在休閒的時候希望釋放工作的壓力,能放鬆,但並不表示整體表演藝術要走向娛樂化,朝輕薄短小發展。
-
專輯(一)
永遠激烈的詰問
比起傳統的英國劇場界的備受重視,「臨場藝術」這種看起來僅是近乎衝動的構思,使得它一直只能在邊緣中爭取空間,也無法去大膽預言:它將是一種影響廣泛深遠的藝術形式。但,儘管各國歷史不一,世界上所有的前衛藝術都是相同的:永遠小眾、永遠創新、永遠難以定義、永遠以激烈的態度在問:「這是藝術嗎?」,然後緩緩使這個世界更不一樣。
-
十週年專題
十週年專題 2002演評面面觀
《表演藝術》陪伴了台灣表演藝術十年,也刊登了十年的表演藝術演出評論,除了留下歷史的軌跡,我們也希望為台灣的演出評論建立良好的基礎。趁十週年社慶之際,我們希望藉此對當前的表演藝術演出評論環境進行一次體檢與分析,看看演出評論的「體質」、「體能」是否還能承載衆人的期待? 為此,我們特地針對各領域的創作者和評論者、與相關媒體工作者設計問卷,藉以了解這三方人馬的看法與期待。以下三篇文章,即為此次問卷發送的結果分析,與進一步的採訪報導。
-
十週年專題
十週年專題 表藝X檔案
關於《表演藝術》雜誌社生於一九九二年十月住在國立中正文化中心國家音樂廳地下一樓B153室(這地方,原是設計用來當員工餐廳的)今年十歲囉! 一路走來到底是誰陪著它長大呢?它又旅行過那些地方呢? 這些都是屬於《表演藝術》的回憶歡迎關心《表演藝術》的你與我們一同分享
-
十週年專題
漂洋過海讀表藝
攤開一張世界地圖,試著把一個抽象的地理名詞,經由指認、標示與註記,得以稍微明確地想像。東京、大阪、巴黎、柏林、紐約、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澳門,在這些國度城鎮的某一戶人家的某個地方,正存在著一本漂洋過海抵達的《表演藝術》。 想啓動一種集點裝置、尋寶遊戲,看來日何年,《表演藝術》滿人間!
-
編輯室報告 Editorial
編輯室報告
首先說一句:「《表演藝術》,生日快樂!」 有人問,你們不是六月就辦過十週年慶祝酒會,還請了一堆藝界名人來扮裝嗎? 其實,那是配合我們的新成員《表演藝術網站》誕生、宣告雜誌社進入新時代的正式儀式,但《表演藝術》眞正的生日,不折不扣是一九九二年的十月一日,所以,我們怎麼能不在這個特別的月份,好好在雜誌上「慶祝」一番?! 走過十年,對《表演藝術》這樣一個並不算大衆化的媒體而言,的確是不容易的事,若非在政府的財力支持與表演藝術界人士、讀者的鼓勵下,恐怕早已淹沒在滔滔的市場洪流中。所以,當我們在思索要如何企劃這本「十週年特別號」的內容時,我們並不想耽溺於絮叨自己的歷史,作成一本「紀念冊」,而仍想從長期以來《表演藝術》扮演的角色出發,探討《表演藝術》相伴十年來的台灣表演藝術環境,如何面對當下與未來。 面對大環境的思考,我們特地邀請文化評論家南方朔先生撰寫專文,從寬廣的文化視野來關照台灣表演藝術界的當下處境與未來,並對兩廳院的定位與《表演藝術》的走向提出見解。 而從《表演藝術》這本雜誌的角色出發,我們選擇「演出評論」這個《表演藝術》長期耕耘的領域,規劃專題探討當前的評論環境與大家的期待。爲此,整個編輯部花了兩個月時間進行問卷調查,並經由問卷結果再行深入採訪,期能描繪演出評論的現況。 最後,我們還是忍不住要將我們的「內部機密」拿出來與讀者分享:包含了我們這十年來所記錄的表演藝術影像精選、編輯部幾位重要推手的「檔案故事」、支持我們的讀者特地寄來的圖文來函,以及《表演藝術》的世界之旅──一張標示著《表演藝術》足跡的世界地圖。 走過十年,或許只是個開始,我們也期許「只是個開始」,因爲這代表著《表演藝術》還可以走得更久更遠,那麼再多慶祝幾個「十年」,將不只是個夢想。我們希望,《表演藝術》可以在無數個十年中,繼續陪伴台灣的表演藝術。
-
十週年專文
浴火之後,如何重生?
在這個經濟蕭索,表演藝術尤其慘淡的時刻,適値兩廳院成立十五週年與《表演藝術》創刊十週年,台灣的官方和表演藝術界開始思考兩廳院之法律定位、功能角色,以及《表演藝術》雜誌的未來等問題,這不能說不是再出發的開始。但我們卻也不能忽略了,思考固然重要,但若問錯了問題,找錯了答案,則所謂的思考卻反而有可能變成更大錯誤的開端。如何問對問題,找對答案,已成了台灣表演藝術是否能浴火重生的關鍵。
-
十週年專題
溫柔但堅定的創刊總編輯 黃碧端
《表演藝術》的同仁都稱我們當時的總編輯黃碧端教授爲黃老師,而不是黃副主任或黃總編輯。她只承擔了第一年的創刊總編重任,經過這麼多年,她的頭銜又有了司長、校長等等,但見了面我們還是習慣於親切地稱她黃老師。 身材嬌小、說話音量低柔,初次見到黃老師的人,總是很難將眼前的她與報端那位筆鋒犀利的專欄作者「黃碧端」聯想在一起。但是,她深邃明亮、彷彿在一秒鐘內就可以把人看穿的眼神,又不由得讓人打從心底產生敬畏。而如果見到她的人又有機會與她談話,她思路清晰、說理分明、溫柔但堅定的語氣總讓人很容易就被她說服,同意了她的觀點。 也許就是這樣的個性特質,讓黃老師在十年前擔任兩廳院副主任的職位時,義無反顧地接下《表演藝術》雜誌總編輯的工作,與當時的胡耀恆主任一起扛起雜誌的催生與延續的重擔。 新雜誌的創刊工作,可以說是千頭萬緒,理也理不清。對內,黃老師要負責規劃雜誌的未來方針、定位、風格,尋覓及聘任雜誌的編輯人員;對外,則要面對來自各方「爲什麼要用政府的錢辦一本市場規模這麼有限的雜誌」的質疑。很多人認爲這樣的刊物至少要一年籌備,黃老師八月一日才到兩廳院上任,而雜誌的試刊號預計在九月底出版;她只給自己兩個月時間!當人員大致到齊,召開第一次編輯會議時,已經過八月中,可以想見當時所有人面對剩餘不多的時間時所面臨的是多麼龐大的壓力。黃老師無疑是我們當中最辛苦的人,當覺得稿件內容不夠吸引人時,她往往親自下筆潤稿或重寫;找來撰寫專欄的作者一定是夠份量的專家,這當然得由她親自打電話邀約;雜誌的封面設計與版型定稿,在她的要求下不知重新來過多少次;而每一篇稿件的每一個字,她都親自讀過,當然也用紅筆潤飾過;可是,別忘了,她當時是兩廳院的副主任,每天有開不完的會議等著她去主持! 雖然壓力如此沉重,但是,老師總是用她一貫的溫和的態度面對所有的事。在試刊號的編輯過程中,印象中唯一一次讓老師眞的動了肝火的情形是,打字行(當時都還是手寫稿,必須先發電腦打字)與美術編輯及執行編輯缺乏配合經驗,不知何故三校稿中竟然重覆出現一校或二校稿中已校出的錯誤,簡直令人抓狂!另外,遍尋不著好照片也是當時讓老師與編輯們傷透腦筋的事,爲此,老師還在第二期雜誌的編輯室報告中撰寫了一篇名爲「紀錄就是歷史」的文章,呼籲所有的表演藝術工作者重視以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