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廳院推出的戶外演出,總是吸引許多人潮。(劉振祥 攝 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提供)
特別企畫 Feature 特別企畫/十年演藝/兩廳輝映/回顧與前瞻

叫「改」,路艱辛

專訪兩廳院主任李炎

兩廳院成立已邁入第十個年頭,十年的歷程中,它成爲了國內演藝的指標,然而定位的不明卻一直影響著兩廳院營運的方向。本刊特訪李炎主任,回顧並前瞻兩廳院面臨改制的心情過程及未來經營工作的重點。

兩廳院成立已邁入第十個年頭,十年的歷程中,它成爲了國內演藝的指標,然而定位的不明卻一直影響著兩廳院營運的方向。本刊特訪李炎主任,回顧並前瞻兩廳院面臨改制的心情過程及未來經營工作的重點。

兩廳院成立已近十年,曾經走過什麼樣的路程,可否請主任擇要敍述一下?

兩廳院之設立,是我國文化史上一項空前的創舉,從它建造開始到目前爲止,確是經過了一段漫長而艱辛的路程。

兩廳院於七十三年開始建造,七十六年十月正式開幕。在此之前,它是以「籌備處」來運作,開幕的當年,行政院曾將兩廳院定名爲「國立中正文化中心」,並將其管理處組織條例送請立法院審講,但在立法院僅獲一讀通過,以後即未再繼續完成立法程序,因此兩廳院無法成爲正式機構,仍以「籌備處」身分經營,一直到八十一年,行政院深感如此拖延,遙遙無期,只好以頒佈「暫行規程」的辦法,將兩廳院籌備時期結束,而將它確立爲公務單位,是屬於敎育部的社敎機構。可是在同一年內,行政院又決定兩廳院宜改爲財團法人,所以又進行擬訂設立財團法人條例的草案,先由敎育部分批以座談會方式徵詢社會各界的意見,然後加以彙整,在擬妥草案後再經敎育部審核,又經文建會復議,然後由行政院通過,並於八十三年八月初送請立法院審査,至今兩年有餘,立法院仍沒有進行討論。

從以上的史實可以知道,兩廳院以「籌備處」營運實際有七年多之久(即七十四年至八十一年),然後以權宜辦法成立機構,但又面臨改制,直到現在爲止,定位問題仍不知有何結論。所以我認爲它所走的路程可稱曲折而艱辛。

由於定位問題未決,兩廳院遭遇到那些困難?

定位問題涉及兩廳院組織架構及營運方式。當兩廳院在籌備處時期,正式人員編制僅五十八人,等到八十一年正式爲公務機構,由於又要改制,所以正式員額仍只核定五十八人,這就是受了定位問題未決的影響,並非公務機構的常態。

事實上,以兩廳院工作的需要,五十八人的額置是不夠的。因此,以專案呈請以約聘雇人員補充,此類人員爲數竟達一五〇多人,反而形成兩廳院人員之主力。最近幾年行政院實施人事精簡政策,依照規定應先將約聘雇人員大量裁減,於是又遭遇到裁員的壓力。

在財務制度方面,兩廳院所處的境遇也是非常特殊。爲了顧及兩廳院業務的特性及期望在運作上產生靈活的功效,政府於七十八年將兩廳院財務結構定爲「作業基金」,後來於八十二年又再度頒訂「作業基金收支保管及運用辦法」,將這項基金總額定爲新台幣卅億元,惟兩廳院歷年的經費仍須編列預算,經核定後一併送立法院審議,但在通過後並非照數撥付,而係每年以不定額方式核發,不足之數以專案奉准向中央信託局借貸。

「作業基金」方式是在兩廳院有足夠收入情形下可有靈活運用的功能,但兩廳院每年營運收入總額約在一億兩千萬左右,此數支付人事費尙嫌不足,先天因素即註定「虧損」。在未照預算撥發經費之情形下,逐年累積,這種「虧損」亦隨著增加,直到目前爲止,總數已超過七億,於是被誤認爲兩廳院「經營不善,虧損累累」,這是非常不公正的指斥。

爲了使「虧損」不再擴增,兩廳院曾三度請求恢復公務預算,俾使財務照一般行政機關通例正常運作,但又由於面臨改制,這項請求無法如願。爲了防止「虧損」擴大,從八十六年度預算開始,敎育部以補助款方式撥付,但財務結構未變,所以此項基本問題仍然存在。

由於定位問題久懸,對於未來的營運如何計劃,常令人不知何去何從,如果改制成功,舊有組織如何調整,有無預作適應準備之必要?在行政管理方面應有何種變革?這些事目前仍難著手。尤其是中心同仁面臨改制,對於將來的去留或個人生涯規劃均難有明確預知,心理上造成不安,對於工作士氣與效率自然會產生影響。

政府決定將兩廳院改制爲財團法人有什麼優點,是否最適合兩廳院的業務運作?

政府於八十一年在政策上已決定將兩廳院改制爲財團法人,這項決策是經過長期審愼考慮的。我想最基本的理由是兩廳院主辦表演藝術業務,其性質與一般行政機關不同,如果以通常公務單位的方式來管理及運作,則將缺乏彈性,有許多事窒礙難行。目前世界各國雖也有以公營機構來推展表演藝術,但大多數還是以財團法人或基金方式來運作。

我想,改制爲財團法人之好處可能有以下幾種:

1.財團法人以政府補助之創設基金來設立,將來所須經費只可動用孳息。另兩廳院財產係國家所有,其維修費由政府補助,其他支出則須由新組織自行設法,如此政府可逐漸擺脫巨額之財務負擔,將來財團法人之經營原則上應求自立自足。

2.財團法人組織將容納社會各界代表,而非完全由政府管控,故其自主性較強,此種結構可使參予推展表演藝術的層面擴大。

3.在生存競爭之壓力下,新的組織必須開源節流,以求自立,從而其工作效率必須提高,服務品質亦將改善。

4.由於公務束縛取消,在物色人才及製作節目方面可有較大之彈性,並力求實際效益。

當然,任何機構或企業之成敗必須有其主觀及客觀之條件,兩廳院在改制之後,自然有其新的困難及問題發生,此事仍須有賴政府大力輔導及各界支持,才能創造出新的局面。

由於公營事業民營化是現代的潮流所趨,從長遠觀點,財團法人模型應是兩廳院運作較佳的選擇。

兩廳院過去在演出方面以安排精緻表演藝術爲主,請問今後對於節目之製作及安排有無新的措施?

兩廳院是國家具有代表性之藝術殿堂,因而所有演出必須具有相當水準,此一原則似不能大幅改變。在節目製作及推廣方面,兩廳院過去曾經做過許多具有「文化使命」的工作,例如:

1.維護及發揚傳統表演藝術;

2.扶植具有業績及水準之表演團體,並對「藝壇新秀」積極協助;

3.安排各種具有社敎意義之節目;

4.顧及民衆需求,透由戶外演出來培養藝術人口。

以上的工作反應兩廳院本身所扮的角色,今後無論它的組織結構如何,我想仍難遠離提昇文化及充實國民精神生活之使命。

至於哪一種節目比重多少,或有調整的可能,由於表演藝術種類繁多,所以安排節目必須顧及均衡,而不可偏廢。

關於外國節目之引進,由於過去大型節目成本太高,造成虧損甚大,不宜任意安排,今後此種節目演出似須依照幾種情況來辦:

1.避免專程邀請大型團體來台,如順道來台以減少支出;

2.選擇適當節目與民間表演團體或推廣公司合作;

3.在獲有相當贊助之情況下再行考慮辦理。

這幾年來,由於外界申請使用場所之需要增加,因而兩廳院之檔期儘量開放讓表演團體及企業使用,上年度自製節目僅佔百分之卅五左右,而外租節目則約佔百分之六十五,兩廳院減少自製節目一方面在使演出虧損減輕,一方面可提供外界更多使用場地之機會。至於以何種比例爲宜,似乎無法固定,因爲節目製作及安排涉及的因素太多,有些可以預定,有些是臨時發生,各種機緣及變動均會涉及。惟無論如何,兩廳院恐不宜僅具管理場地及出租場地之功能,也無法完全製作自己的節目上演,如何調整要看實際需要及各種條件來加規劃。

兩廳院未來工作方向如何?

這一個問題在兩廳院未定位前是不好明確預測的。因爲未來兩廳院仍維持爲公務機構或改爲財團法人是兩種不同的組織,其結構與營運方式必然有別。惟無論如何,兩廳院的前程如要有好的展望,它必須先使自己體質強化,就像人們的身體一樣,體質強了,不易生病,各種傳染也有抵抗力來防衛,否則就不時會有不健康的狀況發生。這些體質要素包括工作的觀念、組織系統、人力素質、辦事效率及爭取支助的能力等等。所以兩廳院要有好的業績必須以企業經營的方局來推動業務,希望各界基於發展文化的宏旨,共同來給予它匡導與支持,以期在它走入第十個年頭以後,能有美好的遠景。

(本刊編輯 李立亨採訪)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秋天藝術節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國立中正文化中心組織

主任

副主任

企劃組

表演節目之規劃及審査;表演團體之協調、聯繫、接待、外租節目檔期之安排及附屬團體之經營管理;節目之促銷、宣傳刊物之設計、編輯等。

演出組

節目演出之規劃、管理、執行;演出設備之維護、管理及操作。

推廣組

前台服務、票務參訪、導覽及接待事項。

工務組

空調、給水、照明、安全監控設備等之操作、維護與管理,建築物之維修、特殊音響及噪音控制等事項。

資訊室

電腦硬體設備之維護管理,電腦軟體之規劃與開發;營運資料之處理與分析等事項。

圖書室

圖書視聽資料之採編及管理;本中心演出相關資料之保存、利用及閱覽服務等事項。

秘書室

硏考、機要、文書、印信、出納、庶務、財產保管、警衛安全、環境美化、清潔維護及其它不屬各組、室事項。

駐衛警察隊負責門禁安全及管制等事項。

人事室

依法辦理人事管理事項

會計室

依法辦理歲計、會計事項,並辦理統計事項

附屬表演團體

 

各種委員會

 

大事紀

1975

.先總統 蔣公中正逝世。

.中正紀念堂籌建小組成立。

1984

.行政院核准成立「國家劇院及音樂廳營運管理籌備處」。

.敎育部發布「國家劇院及音樂廳營運管理籌備處」組織規程。

1985

.「國家劇院及音樂廳營運管理籌備處」正式成立,借用國立台北商專行政大樓六樓作爲辦公處所,由敎育部社會敎育司司長周作民先生兼任籌備處主任。

1986

.結構體工程完工。

.由原國立藝專校長張志良先生接任「國家劇院及音樂廳營運管理籌備處」主任。

1987

.中央文化中心籌建指導小組第七次委員會議,決議兩廳院訂名爲「國立中正文化中心」建築物名稱訂爲「國家戲劇院」及「國家音樂廳」。

.國家劇院及音樂廳營運管理籌備處進駐兩廳院建築物內辦公。

.國家劇院及音樂廳營運管理籌備處正式接管兩廳院.展開營運管理工作。

.兩廳院正式啓用及開幕,啓用典禮由中央文化中心籌建小組正、副召集人周宏濤先生及毛高文先生分別主持國家劇院、音樂廳的啓用剪綵。開幕典禮由李副總統登輝先生及行政院長兪國華先生主持揭幕儀式。

1988

.主任張志良先生請辭獲准,由劉鳳學女士接任。

.週年慶開放參觀。

1989

.分銷點連線同步售票作業啓用。

1990

.男高音帕華洛帝在國家音樂廳演唱並在廣場同步轉播吸引數萬名觀衆觀賞。

.與公共電視簽訂合作錄影轉播合約。

.主任劉鳳學女士奉准退休。

.行政院借調國立台灣大學外文系敎授胡耀恆先生接任主任。

1991

.本處自製節目第100萬觀衆產生。

.卡列拉斯在國家音樂廳演唱,並在廣場同步轉播,李總統登輝先生蒞臨觀賞。

.台北愛樂節。

1992

.敎育部發布國立中正文化中心暫行組織規程,並廢止國家劇院及音樂廳營運管理籌備處組織規程。

.提供電話預約購票服務。

.出版表演藝術雜誌。

.設立表演藝術圖書及視聽資料中心。

1993

.主任胡耀恆先生借調期滿,由李炎先生出任主任。

.第一屆台北國際藝術節。

.會員制電腦語音預約購票系統。

.維也納愛樂交響樂團在音樂廳演出,並在廣場同步轉播,約有六萬名觀衆欣賞。

1994

.財團法人中正文化中心設置條例草案送立法院審査。

.第二屆台北國際藝術節。

1995

.第三屆台北國際藝術節。

1996

.舉辦大型學術性硏討會:「音樂台北」音樂創作──作曲硏討會、南島語系民族音樂硏討會、傳統音樂的過去與未來、兩岸傳統戲曲現代化硏討會。

.接受文建會委託辦理「國際樂展」。

.接受文建會委託辦理「音樂台北」音樂創作比賽。

.信用卡刷卡購票服務。

.設置自動傳眞回覆系統。

.舉辦流行音樂是否可進入兩廳院演出公聽會。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