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小分(林鑠齊 攝)
戲劇 2005誠品戲劇節

作家入戲 之二 向理想的燃燒致敬

吳小分以《月光玫瑰》叩問創作信仰

楊逵一生為理想奮戰,書寫勞動者的形象、苦難,讓踏入劇場十餘年的導演吳小分,深深為之動容。研究所畢業論文就是研究楊逵劇本的她,這次將楊逵的小說、生平、家書拼貼成《月光玫瑰》,透過一群七年級生到綠島旅行,讓年輕一代與這位本土作家對話,並穿插對照自身在創作道路上的信仰與質疑。

楊逵一生為理想奮戰,書寫勞動者的形象、苦難,讓踏入劇場十餘年的導演吳小分,深深為之動容。研究所畢業論文就是研究楊逵劇本的她,這次將楊逵的小說、生平、家書拼貼成《月光玫瑰》,透過一群七年級生到綠島旅行,讓年輕一代與這位本土作家對話,並穿插對照自身在創作道路上的信仰與質疑。

PROGRAM  2005誠品藝術節:作家記事之《月光玫瑰》

TIME    10.20~22       7:30pm

10.22~23       2:30pm

PLACE   台北敦南誠品B2藝文空間

INFO     02-33939888

一九四九年,二二八事件過後,台灣社會主義作家楊逵因為一篇不到一千字的「和平宣言」,換來十二年的牢獄之災,平均一個字換五天的牢飯錢。十二年間,楊逵不間斷地以每封三百字的信,寫給他風雨飄搖中的妻兒,其中一封勉勵兒子的,這樣寫著:「天就快要亮了,我要送給你四個字——自強不息,我相信我們都會需要它的。」

楊逵雖然深陷囹圄,心靈卻絲毫不被勞動所禁錮,在家書中透露與生命搏鬥的強大意志力。他一生為理想奮戰,與弱者、被壓迫者同在,書寫勞動者的形象、苦難,讓踏入劇場十餘年的導演吳小分,深深為之動容。研究所畢業論文就是研究楊逵劇本的她,這次將楊逵的小說、生平、家書拼貼成《月光玫瑰》,透過一群七年級生到綠島旅行,讓年輕一代與這位本土作家對話,並穿插對照自身在創作道路上的信仰與質疑。

讓七年級生從零認識一個偉大的創作心靈

《月光玫瑰》挪用了楊逵代表作,曾入選東京《文學評論》徵文第二獎的〈送報伕〉。這篇小說一九三二年發表於台灣民報,融合了他在日本當送報伕的生活經驗,以及反殖民、反封建的社會主義思想。整篇小說,不僅表現出資本家對農戶的壓榨與剝削、農民的痛苦與窘困,且積極而具建設性地提出自救的方法。同時,楊逵劇本《牛犁分家》、《豬八戒作和尚》,則將以影像方式,呈現這類酷似自然主義劇本的排練過程。

「我常在想楊逵出獄後,面對這麼多莘莘學子、大學教授的提問,他是否心裡也曾對那內心那個堅持的革命信念,浮現那麼一絲絲的懷疑?就像自己近年看著七年級生逐漸走入劇場,心中總會兩難,究竟要告訴他們劇場這條路很辛苦,勸她們早早改行,或者勾勒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吳小分不禁感慨地說,「就像月光作成的玫瑰,這麼虛幻卻又那麼美?」

這齣戲讓七年級生從零認識一個偉大的創作心靈,或者更單純私心地,吳小分說:「從窺視楊逵的痕跡裡,爲劇場耗盡十年青春的的自己補點血吧。」

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專欄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