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美雲╱西田社的《重逢鯉魚潭》以看似簡單的方式,完整而有力地講了一個動聽的故事。(陳又維 攝)
戲曲

歌仔戲玩實驗 創新有意思

評2006華人歌仔戲創作藝術節【實驗小戲】

四團的演出中,老字號的明華園與陳美雲劇團皆採取了「在一個小時內專心地說故事」的策略:一個在說故事中解構才子佳人劇的模式,另一個則試圖在說故事的方法上尋求突破。另一方面,新秀劇團則展現更大的野心,除了主題尋求突破、也試著在表現手法上注入新意。這種作法挑戰性大,但容易流於「超載」的毛病。

四團的演出中,老字號的明華園與陳美雲劇團皆採取了「在一個小時內專心地說故事」的策略:一個在說故事中解構才子佳人劇的模式,另一個則試圖在說故事的方法上尋求突破。另一方面,新秀劇團則展現更大的野心,除了主題尋求突破、也試著在表現手法上注入新意。這種作法挑戰性大,但容易流於「超載」的毛病。

2006華人歌仔戲創作藝術節【實驗小戲】

明華園戲劇團天字團《張古董租妻》、臺灣春風歌劇團《飛蛾洞》

9/8〜9   

陳美雲歌劇團《重逢鯉魚潭》、納豆劇團《兩個時代》

9/12〜13    7:30pm

台北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此次華人歌仔戲創作藝術節高舉「實驗」與「古戲新詮」的旗幟,強調新鮮創意。一時,我們看到許多作品以「倒敘」以及「時空交錯」的手法呈現。台灣推出的四個小戲中就有三個用到「時空交錯」。而台北與廈門的大戲《金水橋畔》、《竇娥冤》,也使用了「倒敘」與「時空交錯」的方法。其實戲曲寫意的表演(演員走個圈就是千山萬水、心念一轉就回到過去種種)本來就適合處理時空交錯的場景。所以這些作品的新意,與其說是表現形式的突破,倒不如說是敘事手法上的突破。因為傳統戲曲習慣話說從頭、照著時間順序演出故事,像希臘悲劇《伊底帕斯王》那樣逐步探究源頭、最後揭露事實真相的倒敘手法目前仍十分罕見。因此,多位編劇皆不約而同地選擇這樣的敘事方式,也算是有趣的巧合。

明華園天字團《張古董租妻》嘲諷才子佳人老套

這次活動中,最令人期待的莫過於在實驗劇場中登場的小戲了。畢竟,雖然台灣小劇場界借用傳統戲曲元素的實踐行之有年,然而以歌仔戲表演為出發點,援用小劇場的實驗精神,並以此為號召、在官辦舞台上呈現,今番算是史上第一遭。這次台灣方面有四個團體參與實驗小戲的創作,這些不同背景的團隊對於「戲弄傳統」有怎樣的理解?他們想要「實驗」的東西又各是什麼?頗值得關注。

明華園天字團的《張古董租妻》從丑角張古董公堂上擊鼓申冤,回溯「租妻」的荒唐始末。最後,小生與小旦終成眷屬、丑角落得「賣某做大舅」。採用生、旦、丑三小戲的表演與架構,卻對這種模式有所顛覆。因為通常這樣的模式中,「才子佳人」是正面角色,而這齣戲的小生與小旦卻是薄情寡義之徒。於是我們在看到「一見鍾情」、「小旦主動求親」這些常見的歌仔戲表演程式時,卻有不同以往的領會,簡直是對老套才子佳人劇的嘲諷。明華園充分發揮其嬉笑怒罵的風格,全劇輕鬆討喜。

台灣春風歌劇團的《飛蛾洞》尋求的則是傳統歌仔戲主題意識上的突破。飛蛾精因為練功不慎走火入魔,導致雌雄同體狀態、「日來變男夜變女」,而原先不識七情六欲為何物的他,剎時情竇初開、慾火蔓延,最後難逃飛蛾撲火、自我毀滅的命運。劇中大膽且露骨地演繹情慾,挑戰傳統戲曲的底線。這齣戲在視覺與聽覺上都很有質感與創意:宛若pub樂團的組合、男女飛蛾的服裝與化妝、簡單大方的舞台設計、手影的點綴使用…,皆令人耳目一新。

納豆劇團《兩個時代》表現時下藝校學生的徬徨與掙扎

陳美雲╱西田社的《重逢鯉魚潭》,以兩個兒時故友重逢為起始,乍看像是兩位遭逢中年危機的男子對於現狀的質疑。但是接下來故事抽絲剝繭地揭開多年前的祕密。鯉魚精在此劇有多重作用,有時像是冥冥中左右凡人的命運女神,有時幫助劇中人回憶往事,有時則是劇中人內心獨白時的另一個聲音。如果人生能夠重來,你會有怎樣的選擇?此劇以看似簡單的方式,完整而有力地講了一個動聽的故事。

納豆劇團的《兩個時代》表現時下藝校科班學生的徬徨與掙扎。相較於歌仔戲萌發時,子弟們只是為了自娛娛人而投入歌仔戲的演出,今日的年輕學子們卻背負著沈重的文化傳承使命,這樣的歷史包袱,卻不見得是他們所能理解的。此劇結合多媒體影像,以老歌仔七字與現代七字唱腔交錯等方式表現新舊兩個世代的對話與探索,有對於目前藝校教育的檢討,也有對於本地歌仔大師陳旺欉先生的致敬。

四團的演出中,老字號的明華園與陳美雲劇團皆採取了「在一個小時內專心地說故事」的策略:一個在說故事中解構才子佳人劇的模式,另一個則試圖在說故事的方法上尋求突破。另一方面,新秀劇團則展現更大的野心,除了主題尋求突破、也試著在表現手法上注入新意。這種作法挑戰性大,但容易流於「超載」的毛病。例如,納豆劇團試著放入許多新的表現語彙,但是有些手法與意象稍嫌刻意多餘,整體呈現不夠乾淨流暢。又如,春風劇團雖有意探討情慾與性別,但在有限的時間內過於繁複的分場與情節變化,留給觀眾深刻思考的空間有限。然而,這兩部作品的實驗尺度乃保守的歌仔戲壇所罕見,追求突破的誠意與創意值得喝采。

給後人開展了更寬廣的戲弄實驗空間

另外,此次前來觀賞實驗劇場歌仔戲的觀眾年齡層普遍較年輕,或許這是歌仔戲未來吸收新世代觀眾的一個新方向?當然,我們無法冀望這樣的一個活動在短期間能為歌仔戲的本體帶來什麼變化。但可以肯定的是,這次四個表演團體各逞心思、各在敘事手法、主題思想、場面表現、音樂等方面展現創意,為歌仔戲的形式提供了更多有趣的可能性,給後人開展了更寬廣的戲弄實驗空間。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