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劇由呂瓊珷擔任編劇、導演,並扮演劉備腳色,呂瓊珷兼具編導演多項才華,且為歌仔戲界罕見的男性小生。在劇中演技精湛、唱腔優美,尤其以〈哭靈〉一段,串聯宜蘭哭、艋舺哭、彰化哭一氣呵成,表現優異令人激賞。
國光歌劇團《石門八陣圖》
TIME 7.9.17.25
PLACE 台中縣大甲鎮瀾宮、台南安平開台天后宮、高雄三鳳宮廣場
傳統戲劇表演可分為藝文活動的「文化場」與廟會酬神的「外台戲」兩種型式。其中戲金低廉、內容粗糙的外台戲,正是傳統劇團最主要的演出型態。為提昇外台戲表演素質,國藝會擬定以外台表演為重點的「歌仔戲製作與發表專案」,補助國光、春美、秀琴三團外台戲班製作適合廟埕野台表演的戲碼。歷經近一年的製作、排練,自七月九日起三天在大甲鎮瀾宮舉行首演,開場戲是由台中在地的國光歌劇團演出《石門八陣圖》。
《石》劇劇情取材自《三國演義》,內容描述:關羽戰死後,劉備悲憤不已,乃親自率兵攻打東吳,孫權臨危認命陸遜領軍應戰。劉備因復仇心切犯下兵家大忌,險遭全軍覆滅,陸遜乘勝追擊直闖孔明所佈下之「石門八陣圖」,以致身陷陣中無法脫困,幸由孔明岳父引導方得脫身,至此陸遜方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衷心折服孔明之謀略。
演員表現優異,音樂設計得體
國光歌劇團由呂家三兄弟組成,屬家族劇團,也是中部地區傑出的歌劇團。《石》劇由呂瓊珷擔任編劇、導演,並扮演劉備腳色,呂瓊珷兼具編導演多項才華,且為歌仔戲界罕見的男性小生。在劇中演技精湛、唱腔優美,尤其以〈哭靈〉一段,串聯宜蘭哭、艋舺哭、彰化哭一氣呵成,表現優異令人激賞。
國光向來欠缺小生,《石》劇乃聘請明華園玄團陳靖怡扮演陸遜,其他角色則由班底演員擔當。陳靖怡出身歌仔戲世家,唱工、演技、扮相均優,在本劇中唱作俱佳表現傑出,可望成為歌仔戲明日之星。
《石》劇音樂設計由周以謙擔任,周以謙曾任蘭陽、河洛音樂設計,在劇中援用多首北管曲調,北管曲風高亢激昂氣勢磅礡,烘托劇情效果絕佳。梨園諺語謂:「三分前場,七分後場」,音樂設計得體也是《石》劇演出成功的重要關鍵。
《石》劇最大缺點是在文辭,由於演員習慣於沒有劇本的「活戲」表演方式,一旦按照劇本表演只能背誦台詞照本宣科,而劇本是以國語撰寫,未能將台詞、唱詞台語化、口語化,導致出現演員口白唱詞不知所云的狀況。文辭的典雅反而造成觀眾的隔閡,這是得不償失的結果。
外台戲中精品,但劇情影響廟埕戲路
綜而言之,就外台歌仔戲的標準而言,《石門八陣圖》實為外台戲中的精品,但演員、樂師太多將會提高演出成本,外聘人員太多則將影響劇團生態且將受制於人。其次《石》劇以〈哭靈〉」開場,又以〈託孤〉」收場,已觸犯民間演戲祈求平安、吉祥、團圓的禁忌,勢必影響廟埕外台的演出機會,這也是外台戲與文化場最大的差異。
文字|林茂賢 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