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群年輕的藝術家卻企圖「創新」南管,以期顛覆南管的既定形象。(許斌 攝)
音樂

創新南管,無敵鐵金剛也出席

弄樂〜玩南管的日子

「弄樂~玩南管的日子」中,一群年輕藝術家企圖創新南管,以期顛覆南管的既定形象。除了上半場呈現南管原貌的傳統曲目外,下半場則演出一曲全新創作的《大神魃》,訴說黃帝的女兒旱魃亙古漂泊不定的命運,其中〈金剛咒〉作曲家許淑慧還擷取卡通歌曲《無敵鐵金剛》的主旋律入曲,發展成眾人的驅神逐旱的聲響。

「弄樂~玩南管的日子」中,一群年輕藝術家企圖創新南管,以期顛覆南管的既定形象。除了上半場呈現南管原貌的傳統曲目外,下半場則演出一曲全新創作的《大神魃》,訴說黃帝的女兒旱魃亙古漂泊不定的命運,其中〈金剛咒〉作曲家許淑慧還擷取卡通歌曲《無敵鐵金剛》的主旋律入曲,發展成眾人的驅神逐旱的聲響。

台灣民族音樂系列—弄樂~玩南管的日子

11/11   7:30pm   台北國家演奏廳

INFO  02-33939999

提到南管,耳邊總揮不去裊裊清音與如游絲般的吟唱,腦子裡浮現的是遙遠的童年時光裡,爺爺與三五好友坐在戶埕迴廊上的玩「樂」聚會,記憶中的南管音樂,彷彿是凍結時間與空氣的魔法杖,將老先生們的老花眼鏡、拖鞋、樂器與曬穀場上的麻雀留在轉折的音程裡。

二十世紀末時,出現了身穿華服、抹著胭脂的南管音樂家,在華麗的廳堂中以融合舞蹈、戲劇與音樂的型態「演」南管。南管一夕間從日常生活場景中,走入了精緻藝術的場域,成了舞台上優美的景色。

新生代玩南管,自成一格

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秋老虎還不時發威的台北市,有一群年輕的藝術家卻企圖「創新」南管,以期顛覆南管的既定形象。由跨足小劇場與南管藝術的多方位劇場人李易修策劃,邀集參與的演奏者有曾任漢唐樂府專任團員的許淑慧、由西洋音樂轉換跑道成為南管樂者的陳筱玟、現任漢唐樂府專任團員的莊瓊虹與現就讀於台北藝術大學傳統音樂系的崔學欹等人,加上旅美作曲家張超然,一同謀略這場南管音樂的創舉。

究竟如何創新呢?傳統南管音樂演奏皆依據各曲牌的調性與旋律,以反覆、變奏等方式發展成一首樂曲,而各曲牌的性格也均有其搭配的歌詞,因此儘管相傳數代,所謂新曲卻很難跳出這個既定的框架。為了推廣南管之美,兩廳院的「台灣民族音樂系列」邀請現任梨園樂坊南管樂團團長陳焜晉擔任音樂指導、李易修擔任企畫與編導,推出上下半場截然不同的南管曲目。上半場以呈現南管原貌為主,安排了「指」、「曲」與「譜」等傳統南管演出形式。下半場則是一套全新創作《大神魃》。

創新曲演繹古老神話

《大神魃》訴說黃帝的女兒旱魃亙古漂泊不定的命運。旱魃為黃帝戰勝蚩尤後,卻無法重返天界,而因她所到之處皆成大旱,以致每每為人類驅逐,趕回赤水以北的幽冥地界。李易修以此故事為主軸作詞,並與許淑慧、張超然二人共同創作音樂部分,共得〈北極引〉、〈金剛咒〉、〈夜遊神〉、〈甘霖曲〉與〈崑崙臺〉等五曲。〈北極引〉由李易修寫曲,營造旱魃流浪萬年的哀淒與被驅趕的倉皇;〈金剛咒〉由許淑慧擷取卡通歌曲《無敵鐵金剛》的主旋律,發展成眾人的驅神逐旱的聲響;〈夜遊神〉與〈甘霖曲〉為張超然所作,創作素材不依據南管慣用的節奏與曲牌,但前者卻保留了傳統南管的幽靜與溫婉,表現出大神施然前往北方的影像,後者則以純打擊樂呈現人類驅神的吶喊。〈崑崙臺〉由許淑慧擷取改編自崑曲《古輪台》,是本套新創南管樂曲中,唯一部分依據南管曲牌的一曲。

除了音樂部分,這場製作並由盧崇貞擔任舞台設計、朱俊達擔任燈光設計,將為南管演出加入劇場的演出元素,李易修以其劇場的專業訓練與經驗,將讓歌詞的轉折與情境不只透過聽覺、更透過視覺傳達給觀眾。

延伸閱讀

《表演藝術》雜誌第161期,〈關於南管的天才十問〉,p.28,2006年5月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PAR 解碼室

指、曲、譜

傳統南管音樂演出流程,是依照「指套」、「散曲」、「譜」的順序進行。簡稱「指、曲、譜」。「指、曲」是「曲牌體音樂」,「譜」則否,可視為標題音樂。「指」雖有歌詞,但演奏時一般並不演唱,歌詞僅作為音樂意境的導引;「曲」為展現南管唱腔的聲樂曲;而「譜」則是器樂演奏,通常音域較廣,速度上也較有變化,展現演奏的技巧。

門頭

總稱滾門、曲牌及管門時的用語。所謂「曲牌」便是該曲據以發展的主題旋律型,例如【短相思】。有單一曲牌發展的歌曲,也有以幾個不同「曲牌」交替、變化、組合而成的曲子。具相關性的「曲牌」,則歸類為同一「滾門」,且屬同一「管門」,如:【短相思】屬【相思引】滾門,為五空管,就沒有四空管或其他管門的【短相思】。

(以上資料取自「弄樂~玩南管的日子」節目單)

Authors
作者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