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劇場,是一個可以沉思冥想的所在(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提供)
特別企畫 Feature ROBERT WILSON

劇場,是一個可以沉思冥想的所在

羅伯.威爾森 「慢功」打造劇場奇境

他從小有口吃的毛病,感謝教舞的霍夫曼小姐,讓他懂得用動作去放鬆自己。

他大學在故鄉主修企業管理,後來到紐約改唸建築,接著又學起現代舞。

重新定義「歌劇」創作的《沙灘上的愛因斯坦》,讓他贏得世界性聲譽。

他的裝置展曾贏得「威尼斯雙年展」金獅獎,他還是「美國藝術人文學院」院士,

他在劇場導演、編劇、編舞、演出,也做燈光、舞台、動作、音響設計。

他說劇場可以讓人在「自然的時間」裡沉思冥想,他是劇場大師羅伯.威爾森。

他從小有口吃的毛病,感謝教舞的霍夫曼小姐,讓他懂得用動作去放鬆自己。

他大學在故鄉主修企業管理,後來到紐約改唸建築,接著又學起現代舞。

重新定義「歌劇」創作的《沙灘上的愛因斯坦》,讓他贏得世界性聲譽。

他的裝置展曾贏得「威尼斯雙年展」金獅獎,他還是「美國藝術人文學院」院士,

他在劇場導演、編劇、編舞、演出,也做燈光、舞台、動作、音響設計。

他說劇場可以讓人在「自然的時間」裡沉思冥想,他是劇場大師羅伯.威爾森。

劇場的英文字源來自希臘文,原本的意思是:「一個看的地方」。然而,曾幾何時,大量的劇場變成了「一個聽的地方」。演員跟導演合作之後所產生的作品,只能透過唸台詞來交代情節,而不是將劇本立體地呈現出來。

劇場的台詞與對話,當然非常重要。但是,流動的舞台畫面跟人物關係所塑造出來的氛圍,才是讓劇場有別於電視或電影的關鍵。是的,劇場需要流動的「意象」(images)。這個意象,可以是語言所創造的想像空間。更可以是藉由舞台上所有的視覺、空間、聲音,三者個別或相互交集所創造出來的劇場意象。

歌劇大師華格納認為,劇場的整體效果應該被整體地思考。他在十九世紀預言,未來的劇場應該是「整體劇場」的天下。二十世紀中葉過後,羅伯.威爾森(Robert Wilson,1941-)不但英雄所見略同地實現了這樣的美學。同時,他還自己設計並調度舞台、燈光、音響、演員造型、演員動作、演員舞蹈等,舞台上的所有元素。

《紐約》時報說他是「實驗劇場界的巨塔型人物」,同時也是「舞台時間與空間運用的開拓者」。法國的「巴士底歌劇院」、俄羅斯的「波修瓦歌劇院」、紐約「下一波藝術節」、和「薩爾斯堡音樂節」爭相邀請他去導演新作。從一九七○年代末期開始紅了三十幾年的他,作品預算保守估計總要從百萬美金起跳。

然而,恐怕很少有人會在看到童年的小威爾森時,有辦法想像到他在未來會有那麼大的影響力──他害羞,少話,而且患有口吃。

我的演員,是按照「自然的時間」去演出的

威爾森出生在美國西部的德州小鎮,他從小說話就很有障礙。一直到十七歲才克服這個問題。在紐約教舞的博德.霍夫曼小姐,教導他以動作去放鬆緊繃的肢體和神經。經過霍夫曼三個月的細心照料和努力,威爾森終於可以慢慢地說出完整的句子(後來,威爾森的基金會就是以她的名字來命名)。成長階段的身體狀況,讓威爾森後來意識到,他自己的「慢」,其實是非常具有戲劇效果:「我發現,慢慢的動、慢慢的說話,其實可以讓劇場變得很戲劇化。」

但是,如果用「慢動作」來形容威爾森作品裡的動作。他卻不能同意,因為他認為:「大部分劇場演出的時間是加快速度的,我在劇場設定下時間下讓人去思考。」威爾森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還為他劇場中的「時間」,作出如斯的形容:「許多人說我的劇場是『慢動作』 (slow motion) 的劇場, 這是錯誤的說法,他們並不是以『慢動作』的時間去演出的,他們是按照著『自然的時間』(natural time) 去演出的。」

有人說,威爾森的劇場不應該用尺寸去丈量、而應該用「小時」──一九七一年的《佛洛依德的生命和時代》全長八個半小時;七三年的《史達林的生命和時代》要花十二個小時; 最嚇人的紀錄是七二年在伊朗推出的KA MOUNTAIN AND GUARDenia TERRACE,全劇要演出七天七夜!威爾森早期的戲,不僅全劇長度驚人。劇中某些場景,也因著動作極緩而令人印象深刻:《聾人一瞥》中的女演員,手持短刀從左舞台刺向一旁蹲坐的小孩;短短的距離,她「走」了半個小時。

一九七六年,他和作曲家菲利普.格拉斯合作推出的「歌劇」《沙灘上的愛因斯坦》。三幕四個半鐘頭的演出中,不落幕沒有中場休息。頭戴白色假髮的「愛因斯坦」出場拉了幾段小提琴。整個製作幾乎沒有劇情,更不用談到歌劇必備的詠歎調或宣敘調。然而,歌劇的形式與內容,卻也因此有了更開闊的定義。

劇場是「看」的地方,更是一個可以沉思冥想的地方

三十年來,歐陸重要的歌劇院,幾乎都曾留下威爾森導演的足跡。有歌、有戲、有音樂的舞台空間,為他提供了揮撒創意的大量空間。同時,威爾森也設計家具,設計裝置展,設計時尚天王亞曼尼的回顧展。當你點選進入倫敦的「設計博物館」網站,你還可以連結到設計師威爾森的相關介紹跟圖片。

威爾森對空間分割、畫面並置的手法,很可能來自大學時期主修建築及繪畫的影響。許多劇評家認為他對劇場空間、時間的運用,是充滿「建築感」的。他對劇場元素的全然控制(通常,他都自己擔任劇場舞台、燈光、佈景的設計),讓人想起歌劇大師華格納生前希望自己能管控一切的「總體劇場」。他的劇場意象、以及獨特的時間感,則讓人想起佛洛依德「夢的解析」式的立體演出。

威爾森說,亞洲劇場,特別是動作緩慢的日本能劇帶給他許多啟發。很多時候,他的演員會以白妝為底,再去勾勒凸顯臉部器官。在他的劇場裡,演員移動的速度總是慢慢的。整體表演風格,總是以外在動作來帶動觀眾的想像。

世界的「前衛劇場」發展,總是長江後浪推前浪。只有威爾森三十餘年,一直站在浪頭上。他獨特的空間跟時間美學,以及從具建築感的設計創意,讓人可以在劇場得到沉思冥想的機會。這一點,恰恰符合「劇場」原本的精神:劇場不但應該是一個看的地方,而且還應該讓人在這兒開始去思一思,想一想。

相關網站:

羅伯.威爾森專屬網站:http://www.robertwilson.com/

設計博物館相關聯結:http://www.designmuseum.org/design/robert-wilson

 

文字|李立亨 「台北藝術節」藝術總監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