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先勇筆下的風流人物,個個性格鮮明靈動,故事多采多姿,正是影劇媒體最愛改編的文本題材。除了舞台劇,白先勇小說的電影版、電視版不知凡幾,在不同的時代,也都能掀起話題引爆熱潮。本刊特邀精研白氏文學的青年作家符立中,專文一解白先勇作品的影劇魅力如何深入人心!
《金大班的最後一夜》
1/4~13 7:30pm 台北國父紀念館
INFO 02-25772568
小說和戲劇,形式雖然不同;但盤根糾結,一路彼此交錯,傾軋出耀眼的火花。小說大家白先勇,幼年受「說部」影響,奠定戲劇因子;及長迷上戲曲電影,特別喜愛梅蘭芳及白光、費雯麗、李麗華,他們特出的明星魅力及演繹技巧——尤以受過嚴格舞台訓練(費為英國皇家古典系統、李則隸屬京劇「程派」)的後兩者為然,帶來許多啟發。這使得他從事創作之後,勾描那些海上繁華、舊歡如夢的尤物,讓觀眾雖驚鴻一瞥,卻在腦海中留下永恆的烙印!
四大要點,理解白式作品改編
白先生的小說膾炙人口,改編成影視作品亦是「蓋有年矣!」,風格流派,繁衍甚雜。不過,我還是歸納出一些共通處:
一,他的戲劇都是改編自己的小說,既不編新劇,也不為人作嫁(《牡丹亭》例外)。
二,對製作掌控高,特別是早期;這固然出自戲劇感得天獨厚、及求好心切使然,但也不止一次造成某些單位齟齬。即使現在不再參與前置作業,他仍然保留選角權。這點和田納西.威廉斯不謀而合。
三,談到選角,又受兩點影響:一是他本人自小挺拔俊秀,眾所矚目(這點和張愛玲大相逕庭),因此對「明星魅力」的體會遠較常人為高。二是他自幼看戲,受到梅蘭芳、程硯秋等大派名角兒影響,一登台一亮相,就要有懾服全場的氣勢。如梅蘭芳贏得「伶界大王」令譽,程硯秋演全本《鎖麟囊》要出動整整八位丑角、以襯托出「名門正旦」氣派;這在往後台灣的京劇演出,較不多見。即便如《孽子》這類寫實中下階層人物,不再需要豔冠群芳的「一代名花」,他也相當要求角色氣質與外形魅力。這使白氏角色往往成為群星競逐的大熱門,因為他們知道:經過鎂光燈的聚焦、烘托,能特別彰顯出個人魅力。
四,和威廉斯另一共通處:就是同為文體家,劇本具有華美的文學性;但文學劇本有些宜讀不宜演,白能跳脫罣礙,受惠於音調鏗鏘、語言鮮活的《紅樓夢》。
只有先瞭解這四點前提,才能敘述白氏戲劇的歷史和影響:
劇場、電影無限風華
《遊園驚夢》
一九七九年香港大學首先改編演出,使白萌生製作大型舞台劇的構想。一九八二年由盧燕、胡錦、歸亞蕾、劉德凱主演,結合多媒體設計,締造話劇史上的里程碑。盧燕幼承梅門,五官神似,有「女梅蘭芳」之稱;天辣椒胡錦,師承文武崑亂不擋的母親馬儷珠,現唱《貴妃醉酒》,技驚全場。八八年此劇移往對岸由華文漪主演,崑劇泰斗俞振飛就在台下為愛徒把場,堪稱歷史性的盛會。本劇對崑曲的復甦,充滿傳奇性的貢獻;而後華文漪出走上崑跳機,更產生不可磨滅的轉折。
《金大班的最後一夜》
1984,白景瑞導,姚煒、歐陽龍主演
因《遊園驚夢》大轟動,使得金大班變成選角大賽,多人破例毛遂自薦。很多叱咤一時的名字,如《愛奴》何莉莉、《黑市夫人》陳麗雲等皆為熱門人選,最後由姚煒爆冷出線!她擁有洋場交際的嫵媚靈活,但又能演出滄桑。此後《金大班》多次重拍卻未如願,直到這次劉曉慶的舞台版。但徐克、杜國威在懷舊電影《上海之夜》編出個求婚狂「男金大班」,及杜轟動一時的《我和春天有個約會》,都可視作受其影響。
白景瑞和白先勇結緣早在《寂寞的十七歲》。這部電影和小說無關,只是打過招呼、因襲片名。白景瑞曾是留歐新潮導演,但至《金大班》時手法已老(金跳繩一幕尤為突兀),僅算開風潮之先;在形式上,對新電影的藝術啟發要屬《玉卿嫂》。
《玉卿嫂》
1984,張毅編導,楊惠姍、林鼎峰、傅娟主演
《玉》片一九七○年即籌拍,當時盧燕推出描寫貞節牌坊的《董夫人》,光芒四射,因此得到船王董浩雲的支持籌拍;劉文正、王瀚、王俠軍都是男主角人選,直到大火燒掉船王的豪華郵輪而作罷。而後李翰祥、李行、白景瑞、宋存壽、許鞍華、王童等巨導都洽談過,也冒出唐寶雲、汪萍等人選,直到金大班先行開拍,《玉卿嫂》也交給張毅,前者一路轟轟烈烈,後者埋頭猛拍,上片後都創下高票房。
楊惠姍原是社會寫實片紅星,演《電梯》時展露強烈企圖但未獲金馬提名,第二年就連拍《小逃犯》和《玉卿嫂》。結果《玉》因尺度甚至還超越《金》而引起反彈,反倒提名《小逃犯》。最後楊以全年表現擊敗勁敵姚煒,並以《玉卿嫂》榮登亞洲影展展影后。《玉卿嫂》另外還參加威尼斯影展、倫敦影展,證明「台灣新電影」的革新語彙一樣能勝任這樣一齣傳統Diva式的古典悲劇。
《孤戀花》
1985,陸小芬、姚煒、蔡揚名、柯俊雄主演
林清介導演和筆者同年獲得五四文藝獎章;他拍片密集,班底生旦淨丑俱全,戲劇格式完整,但也不免定型。此片砸下重金,卡司強勁,中元作醮的大場面,更是難得的紀錄;但美學問題也大:相較《金》的通俗與《玉》的雕琢,林和監製吳宇森沒能在服裝佈景予以整合。分飾兩角的陸小芬,過大、過於觸目,鏡頭不住在她身上游移盼能增添票房,卻未如願;倒是姚煒的演出吸引名攝影家楊凡,日後在《海上花》予以複製,楊凡另一名片《美少男之戀》亦受到《孽子》影響。
《孽子》
1986,虞戡平導,邵昕、孫越、李黛玲、管管、林鼎峰主演
孫越的角色至少綜合了原著三個人物,詮釋同志卻充滿類型化的痕跡;但李黛玲演「金大班」型的風塵俠女,堪稱精采。本片場面雖大,誠意雖足,但時空後挪,比起後來的電視版,情韻略短。
《謫仙記》
1989,謝晉導,潘虹、濮存昕主演
因《芙蓉鎮》創下票房記錄,謝晉成為中共最走紅的導演,爭取到大筆預算和林青霞主演,是對岸首部出歐美外景的大戲。集清純、美豔與氣派於一身的林青霞,是白先勇屬意的人選,大陸影后潘虹亦自願充任配角;不料風聲走漏,林受到新聞局「關切」辭演,潘臨時頂替,加上編劇(白樺)、節奏均顯滯澀,成績不如預期。
《花橋榮記》
1998,謝衍編導,鄭裕玲、林建華主演
鄭裕玲演碎嘴的春夢婆,居然有板有眼;但此角原來僅係旁述,電影編造她對男主角戀慕的糾葛,角色本身深沉了、卻減緩那種熱鬧流暢的戲謔感。日後大放異采的周迅,在片中扮演青春的象徵。
《花橋榮記》拍竣時國片好景不再,製作本身誠意十足,但兩岸三地票房皆墨。此外《永遠的尹雪豔》、《一把青》亦曾籌拍,皆意屬林青霞。
電視魅力延燒
就社會意義及創作完整性來看,徐貴櫻、林建華版的《玉卿嫂》值得一提,此劇開啟了白先勇的電視時代,王靜瑩特別向戴綺霞拜師學藝。但真正讓白先勇再掀狂潮的當然要屬《孽子》!曹瑞原以嘔心瀝血之力攝製,充滿幽暗淒清的情味。整體條件雖然受限,但曹以勤加勘景彌補,配樂雖簡,亦得疏離之美。選角上范植偉桀駑但沉穩的阿青、馬志翔畸零乖隔的阿鳳恐怕皆已屬絕響,這點《孤戀花》中的蕭淑慎亦相仿彿。
承襲《孽子》熱潮開拍的《孤戀花》和《玉卿嫂》各有選角問題:袁詠儀、李心潔演蕾絲邊燃擦不出火花,野性的范植偉演肺癆病人亦非羅馬影后蔣雯麗的良配。由於電視本身形式限制,若市場反應不足社會影響不大,很難單獨討論藝術意義。同理劉真交際舞版《金大班》亦作略。
個性演員+角色明星魅力=顛倒眾生
白先勇的主角往往有明星性格(Larger than Life),一旦演員個性夠強,常有魅力相乘的效果;比如盧燕素淨、楊惠姍嬌媚,論外型原先都難說吻合玉卿嫂的描寫,但她們的剛烈搭配上明星魅力,卻可衝次出驚人的化學變化。白先勇的演員,一定得具備「本色」上的亮度,後天如李安式的專業訓練很難發揮多少效果;對比張震在《春光乍洩》的靈神活現和《臥虎藏龍》,就是一例。可惜這種「明星性格」不盡容於新潮流的理念,像楊惠姍後來在《我這樣過了一生》走火入魔增肥十公斤演出,一直到《青梅竹馬》,等於否定明星演員的專業性。許多人因成為班底而一再獲得重用:比如欠缺口條能力的李康生。
這次即將登場的金大班劉曉慶,是能把明星魅力發揮到極致的好演員。她在「江湖味」及「技驚全場」上,特別到位、過癮;她決不在乎她的大剌剌不夠「平凡」,更能把人生的驚濤駭浪化為自己的資產。我想這種自信,正是新電影避之唯恐不及、但白先勇所需要的。她已經征服了大江南北和新加坡,至於台灣會有什麼反應,就有待觀眾品評。
文字|符立中 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