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藝術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迎向二○○八

在二○○七年十二月《人間條件三》、《浮生若夢》、《夢蝶》、《如影隨行》、《蝙蝠》……一連串緊鑼密鼓的精采演出中,為兩廳院的廿週年,風光地劃下了完美的句點。二十個年頭雖然是個不算很長,但的確是一個值得慶祝、紀念或甚至是省思的日子。它代表的不只是一個時代的開始與轉變,也是一個成長的印記與對未來的期待。

回顧二○○六、二○○七,有心的觀眾都應該不難察覺,不只是兩廳院,其實是許多團體都是正在跨越這個屬於他們、也是屬於台灣藝文蓬勃發展的二十年:表演工作坊、屏風、當代傳奇或……或甚至是執出版界牛耳的天下文化,都是在當時萌芽、茁壯。在一九八七年的這塊土地上,似乎有著神奇的氣氛與魔力,讓當時的它好生燦爛、好生奪目。但這也同時令人心中一凜,在我們走過那絢麗的二十年之後呢?又該如何為下一個二十年邁出第一步,迎向二○○八?。

為了尋找這個答案,本刊編輯部全員出動,蒐集資料歸納整理,以特別企畫【預知08表演紀事】,帶領讀者先了解本年度將有甚麼不可錯過的演出、有哪些表演藝術界的現象需要被發掘、和即將影響台灣劇場界生態的重大事件與趨勢,分別以:趨勢、事件、人物、演出等不同線索,為喜愛表演藝術的讀者,規劃整理出十個您不可不知的重點,在本期雜誌中呈現第一手的深入報導。

當然,在表演藝術產業如此充滿不確定性的特殊屬性下,要妄想一網打盡所有的製作與動向,難免掛一漏萬。話雖如此,我還是要感謝許多被本刊威逼利誘追討年度資料的節目企劃與藝術行政,以及在平安夜通宵趕稿的同仁、老師和筆者,感謝你們的付出,讓讀者可以憑著本期雜誌,縱覽二○○八表演藝術界的全貌。

最後,在本期雜誌中,我還是要表示兩個深深的遺憾和一個最誠摯的祝福。遺憾的是我們又痛失了兩位大師:德國作曲家史托克豪森(Karlheinz Stockhausen)與法國編舞家莫里斯.貝嘉(Maurice Béjart),雖然他們已經離我們而去,但是我相信他們的所譜下的音符與舞步,永難讓世人遺忘。而最誠摯的祝福則是要獻給在本月封面故事的許芳宜與布拉瑞揚,相信在這嶄新的一年,他們的努力,定能發光。畢竟台灣的表演藝術,還是需要像他們這樣的新血注入,才會邁向另一個璀燦的二十年。

在二○○七年十二月《人間條件三》、《浮生若夢》、《夢蝶》、《如影隨行》、《蝙蝠》……一連串緊鑼密鼓的精采演出中,為兩廳院的廿週年,風光地劃下了完美的句點。二十個年頭雖然是個不算很長,但的確是一個值得慶祝、紀念或甚至是省思的日子。它代表的不只是一個時代的開始與轉變,也是一個成長的印記與對未來的期待。

回顧二○○六、二○○七,有心的觀眾都應該不難察覺,不只是兩廳院,其實是許多團體都是正在跨越這個屬於他們、也是屬於台灣藝文蓬勃發展的二十年:表演工作坊、屏風、當代傳奇或……或甚至是執出版界牛耳的天下文化,都是在當時萌芽、茁壯。在一九八七年的這塊土地上,似乎有著神奇的氣氛與魔力,讓當時的它好生燦爛、好生奪目。但這也同時令人心中一凜,在我們走過那絢麗的二十年之後呢?又該如何為下一個二十年邁出第一步,迎向二○○八?。

為了尋找這個答案,本刊編輯部全員出動,蒐集資料歸納整理,以特別企畫【預知08表演紀事】,帶領讀者先了解本年度將有甚麼不可錯過的演出、有哪些表演藝術界的現象需要被發掘、和即將影響台灣劇場界生態的重大事件與趨勢,分別以:趨勢、事件、人物、演出等不同線索,為喜愛表演藝術的讀者,規劃整理出十個您不可不知的重點,在本期雜誌中呈現第一手的深入報導。

當然,在表演藝術產業如此充滿不確定性的特殊屬性下,要妄想一網打盡所有的製作與動向,難免掛一漏萬。話雖如此,我還是要感謝許多被本刊威逼利誘追討年度資料的節目企劃與藝術行政,以及在平安夜通宵趕稿的同仁、老師和筆者,感謝你們的付出,讓讀者可以憑著本期雜誌,縱覽二○○八表演藝術界的全貌。

最後,在本期雜誌中,我還是要表示兩個深深的遺憾和一個最誠摯的祝福。遺憾的是我們又痛失了兩位大師:德國作曲家史托克豪森(Karlheinz Stockhausen)與法國編舞家莫里斯.貝嘉(Maurice Béjart),雖然他們已經離我們而去,但是我相信他們的所譜下的音符與舞步,永難讓世人遺忘。而最誠摯的祝福則是要獻給在本月封面故事的許芳宜與布拉瑞揚,相信在這嶄新的一年,他們的努力,定能發光。畢竟台灣的表演藝術,還是需要像他們這樣的新血注入,才會邁向另一個璀燦的二十年。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