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界香港新視野藝術節將於十月廿三日揭幕,開幕演出就是曾經訪台驚艷台灣觀眾的荷蘭舞蹈劇場的《原.迷月.虛凝之間》。這是一晚上三齣舞碼的精采演出,包含了荷蘭舞蹈劇場當家招牌與精神領袖季里安的新作《虛凝之間》,該團最新雙人編舞組合——賴福特/利昂的《迷月》,以及特約編舞家、英國當紅炸子雞韋恩.麥葛萊格的最新舞作《原》。這次季里安與賴福特/利昂的作品難得同台,師徒作品據說風格相近,正好讓觀者一賞其中趣味!
香港新視野藝術節
10/23~11/23
荷蘭舞蹈劇場《原.迷月.虛凝之間》
10/23~25 19:30 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
INFO www.newvisionfestival.gov.hk/
在《虛凝之間》展現全新的依利.季里安
世界知名的荷蘭舞蹈劇場(Nederlands Dans Theater,簡稱NDT)的最新作品為香港二○○八新視野藝術節開幕,令人興奮。一九五九年成立的荷蘭舞蹈劇場,以古典芭蕾為基礎,把依利.季里安(Jiri Kylian)的獨特風格發揮到極致,他是舞團的精神領袖,從一九七五至一九九九年擔任總監及主要編舞家。季里安一九四七年三月廿一日生於布拉格,母親是俄羅斯舞蹈團成員,專長西班牙舞,父親是銀行經理。季里安起初興趣是馬戲,九歲時因為體操學校關門,改上舞蹈班,這害羞的小男孩立即從舞蹈中找到表達自己的方法。
季里安的才藝很快得到布拉格音樂舞蹈學院的賞識,贏得獎學金前往倫敦皇家芭蕾學院,於一九六八年獲斯圖加特芭蕾舞團藝術總監約翰.柯蘭寇(John Cranko)發掘,應其邀請前往德國。季里安在倫敦擴展了視野,在柯蘭寇鼓勵下,斯圖加特更成了季里安編舞生涯的起點。旅途中,一九六八年八月廿一日,季里安在布拉格渡暑假時,共產軍隊入侵,終結了布拉格之春,迫使他逃離家園追求藝術夢。
一九七○年的編舞處女作《詭論》Paradox及緊接下來的《來與去》Coming and Going之中,季里安後來多個作品的獨特主題呼之欲出:「關注人類存在的奧妙,人的殘酷傾向,藝術家以創意與死亡對抗」(註)。一九七三年季里安受NDT委托創作《觀者》Viewers,開始了雙方之間緊密而成果豐碩的合作。
一九七三年,由於柯蘭寇突然身故,斯圖加特芭蕾舞團驟生變化,翌年季里安加入NDT,並於一九七五年,當時年僅廿八歲就擔任該團藝術總監。《小交響曲》Sinfonietta(1978)選用上捷克同胞、作曲家雅納傑克(Leos Janacek)的音樂,在美國南卡羅萊納州斯波雷托藝術節首演,為他贏得國際上的突破。其中季里安的詩意風格、創新雙人動作和豐富細膩的情感,贏得世界各地觀眾的喜愛。同時,他對人類由衷關懷,無分種族膚色,他探訪澳洲原住民後也獲得靈感創出名作《重跺大地》Stamping Ground(1983)。此外,季里安編舞生涯中最感人的要算是「黑白芭蕾」系列的六個作品:《不再遊戲》No More Play(1988)、《墮落天使》Falling Angels(1989)、《薩拉班德舞曲》Sarabande(1990)、《美夢》Sweet Dreams(1990)、《小死亡》Petit Mort(1991)和《行縱不明》Whereabouts Unknown(1993)。
一九九○年荷蘭舞蹈劇場因為創團舞者面臨年齡危機,成立了為資深舞者而設的NDT三團,而早於一九七八年也成立了為廿三歲以下年青舞者而設的NDT二團,至於主團NDT一團的舞者則限於廿三至四十二歲。
一九九九年季里安仍處在創作高峰,定期推出新作,但為了專注個人創作及給年輕人機會,他自藝術總監一職退下。近來他的舞作似乎更有戲劇性及實驗元素,例如二○○六年大膽涉足電影行業,與荷蘭導演柯南(Boris Paval Conen)聯合執導電影《卡門/車人》Car Men,邀請四位NDT三團資深舞者入鏡。另一例子是《虛凝之間》Tar and Feathers(2006),完美的舞作在NDT訓練有素的舞者詮釋地天衣無縫,從中不斷自我挑戰,展現了全新的季里安。
賴福特/利昂雙人組《射月》佈景驚人
像師傅柯蘭寇一樣,季里安為NDT吸納了許多才華洋溢的編舞家,同時鼓勵團中舞者編舞。例如現今NDT駐團編舞二人組——來自英倫的保羅.賴福特(Paul Lightfoot)和西班牙的蘇爾.利昂(Sol Leon),他們為NDT三個舞團創作了三十多個芭蕾舞作,幾乎所有作品英文名字都以「S」開首,在Youtube網站上就有:《為自己說話》Speak for Yourself (1999)、《待改》Subject to Change、《關閘》 Shutters Shut和《通話完畢》Signing Off(以上三個皆為2003年作)、《沈默銀幕》Silent Screen(2005)、《射月》Shoot the Moon(2006)和《同樣不同》Same Difference( 2007)等等。當中《通話完畢》贏得二○○四年國際舞蹈家協會大獎,《射月》則獲二○○五至二○○六年荷蘭劇場及音樂廳管理協會SWAAN大獎最佳舞蹈製作。他倆的風格包括幽默、感性、溫馨,甚至華麗。
《射月》以菲利普.格拉斯(Philip Glass)的音樂加上令人驚訝的佈景設計,包括黑白壁紙的牆壁和門窗,以移動的方式將台上劃分了不同房間,當中穿插描繪各種愛情關係的場景。有人評說賴福特/利昂的編舞風格與季里安相似,這次開幕節目剛好同時包括師徒雙方的作品,有福的觀眾不妨自行判斷。
當紅炸子雞麥葛萊格新作《原》亞洲首演
好戲總是在後頭,本屆開幕節目請來英國當紅舞蹈家韋恩.麥葛萊格(Wayne McGregor,1970-)壓軸,或許是因季里安與倫敦的皇家芭蕾舞團的前緣。麥葛萊格目前身兼皇家芭蕾舞團駐團編舞及隨機舞蹈團(Random Dance Company)藝術總監,而後者也是倫敦沙德勒之井劇院駐院劇團。麥葛萊格是一位多才多藝的舞者、編舞及導演,以開創性的多媒介作品聞名,橫跨舞蹈、電影、音樂、視覺藝術、科技及科學多個領域。他著名的三部曲:《千禧》The Millennarium(1997)、《硫黃16》Sulphur 16(1998)和《萬古》Aeon(2000)也大膽運用了新科技。除了擔任電影《哈利波特》第四集《火盃的考驗》動作指導,也為倫敦南岸中心及巴黎龐畢度中心等地量身設計多項裝置作品,他近期更與腦神經科學家及心臟掃描專家合作研究計畫。近作《實體》Entity(2008)以最前衛的姿態把人工智慧和編舞結合,動作尖銳、有活力、有時零散、有時流暢。《實體》二○○八年四月在倫敦沙德勒之井劇院首演,極受藝評人及大眾注目,現於多個國際藝術節巡演,也將在今年秋天的法國里昂舞蹈雙年展。本年九月,麥葛萊格最新作品《原》Renature將由NDT在荷蘭盧森舞劇院首演,隨即來港演出,著實不容錯過。畢竟,能在東亞目睹這位炙手可熱藝術家的神奇之作,機會少之又少。
總之,NDT這次三大作品琳琅滿目, 分別由依利.季里安、他的繼承者賴福特/利昂二人組,以及特約編舞家麥葛萊格爐火純青之作,秉承NDT創辦人卡洛.伯尼(Carel Birnie)五十年來的創新精神及卓越標準,加上NDT出色藝術家團隊多年來的努力,實屬一台好戲!
註:Isabelle Lanz, A Garden of Dance: Jiri Kylian 20 years at Nederlands Dans Theater, (伊莎貝拉.蘭茲,《舞蹈庭園:依利.季里安在荷蘭舞蹈劇場的20年》)。海牙:荷蘭舞蹈劇場,1995年,第32頁。
(本文由香港新視野藝術節提供)
相關網址
荷蘭舞蹈劇場www.ndt.nl/
隨機舞蹈團www.randomdan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