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人藝《茶館》(2007華文戲劇節 提供)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華文戲劇百年 兩岸四地燦爛風華

第六屆華文戲劇節在香港

兩年一度的華文戲劇節今年再回香港,以「華文戲劇百周年」為今年戲劇節的展演主題,頗見主辦者回顧歷史的用心,今年的展演也是歷屆最為豐富的,除了兩岸四地的精采作品,也看到香港本地的戲劇傳承樣貌,同時也展現了傳統戲曲化入現代劇場的新嘗試。

兩年一度的華文戲劇節今年再回香港,以「華文戲劇百周年」為今年戲劇節的展演主題,頗見主辦者回顧歷史的用心,今年的展演也是歷屆最為豐富的,除了兩岸四地的精采作品,也看到香港本地的戲劇傳承樣貌,同時也展現了傳統戲曲化入現代劇場的新嘗試。

「華文戲劇節」的組成源於一九九六年八月於北京舉行的「中國戲劇交流暨學術研討會」;參與活動的包括兩岸四地的戲劇工作者,透過劇目觀摩與研討,讓華文戲劇界能夠互相了解彼此發展的狀況,並打開更廣闊的交流空間和合作契機。此後,大會決定戲劇節以兩年為一度,並於不同的地區舉行;以更長遠的視野探索華文戲劇的走向。過往主辦過「華文戲劇節」的地區包括香港、台北、澳門和昆明;今年,香港再度擔起了主辦的角色,並把承傳的線索從一九○七年「春柳社」於日本首次演出中國話劇開始拉連,以「華文戲劇百周年」為今年戲劇節的展演主題,活動從一月初展開為期近一個月。

節目類型繁多數量豐富

今年表演節目的數量可說是歷屆最為豐富的,除了兩岸四地的主要表演節目包括台北綠光劇團的《求證》、香港戲劇協會­及香港演藝學院的《取西經》、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茶館》和澳門演藝學院的《少年十五二十時》外,還包括港澳其他演藝團體超過十部的演出,其中包括香港新銳劇團「影話戲」的《遺失了您的眼睛》、「過戲一族」的《小手》及「一條褲製作」的《革捷古華拉命》(編按:捷古華拉,台譯切.格拉瓦)等;此外小型專業劇團如「劇場空間」和「劇場工作室」等也有參與,澳門則有「曉角話劇研進社」的《三個朋友》,而老大哥香港話劇團則上演《我自在江湖》。

除了表演節目外,戲劇節也策劃了其他賀節活動,包括雲集了來自三地與及新加坡、日本、韓國和美國等地學者參與的學術研討會、以百年華文戲劇發展史為題的「戲.遊-香港舞台中國情」展覽及曹禺經典劇作《雷雨》的電影回顧等。在短短兩個星期內,能夠讓觀眾觀賞各地具代表性的演出和香港本土的創意劇目是難得的經驗。事實上,今年的戲劇節基本上囊括了香港不同類型戲劇團體的製作,從演藝學院的學生作品,到新晉的獨立劇團和小型專業劇團與及資深的話劇團的製作,可說是窺探到香港戲劇近年的發展狀況和呈現型態。然而節目之多也難免讓觀眾感到難於選擇,有些節目甚至是在一個周末同步上演;一些對觀眾較為陌生的劇團之作品便難以在芸芸劇目中突圍,遺珠難免,令人惋惜。

台北與北京代表以演技掛帥

非香港本土製作的演出在客觀條件上無疑較能夠吸引觀眾,如《求證》這個著名的美國當代劇作對觀眾來說並不陌生,香港話劇團即於年前與「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聯合製作,並在港上演過由香港話劇團藝術總監毛俊輝執導的粵語和國語版本;此外,老舍膾炙人口的《茶館》由「人藝」來演繹,並由林兆華作復排藝術指導便更是令人期待之作。

這兩個作品的展演雖然未能夠讓香港觀眾一睹台灣當代原創劇目與近年內地在形式上具探索性的戲劇製作,但《求》劇以家庭張力為基直探人與人之間有關信任的矛盾,及《茶》劇以人物的流變呈現時代動盪下的人生百態,這兩個藉刻劃人性為本的作品盡見兩地演員的舞台功力和團隊能量。《求》劇飾兩父女的羅北安和姚坤君以從容之姿演繹兩者潛藏的矛盾與張力,收放之間呈現了角色之間的緊緻卻不失溫柔的情感。而在《茶》劇中飾掌櫃王利發的梁冠華在拿捏這個基層角色於萬變時代下的不同面向時,其語氣與肢體細節之不經意顯見其漫漫之經營,同時其他所有角色亦恰到其位,呈現了演出的一體性;這兩個作品是肯定能夠讓觀眾感受到資深演員們飆戲的暢快淋漓。

港澳代表以學生參與為重

至於港澳的代表則不約而同是以演藝學院學生的參與為主。《取西經》的主要演員雖是學生,然執導和編劇的分別是學院的講師陳淑儀和陳敢權,同時因為與香港戲劇協會聯合製作,所以除了由鍾景輝和蔣維國擔任藝術指導外,劇中唐太宗與小太監的角色亦分別由香港兩位資深演員葉進和尚明輝參演;製作上可以看到幾代戲劇工作者互相觀摩和交流的用心。作品原寫於一九九○年,講述唐僧和三徒弟經過艱辛的旅程後以為取得經歸,一念間物轉星移而唐僧要面對的是如何向皇上交代無字經卷的由來和周旋於七情六慾的掙扎。從這個角度切入唐僧,令角色人性的呈現較為具體;同時劇本強調要取的「經」不是結果乃是箇中經驗,是一種閱讀經典的不同角度。經典的新演繹也包括了形式上的嘗試,作品結合了科幻的舞台裝置、現代的舞蹈技巧和武打場面,雖見導演的用心和探索意向,但不同元素之間的碰撞火花未足卻見磨合之間的矛盾;加上年輕演員難免在角色的掌握方面感到吃力,所以更突顯倚仗這些元素的介入而令某些場面的呈現變得表面化。相信是貫徹對經典的某種新詮釋,劇中的豬悟能是輕巧的纖體版,而沙悟淨則是可愛的女生版;雖然唐僧和悟空仍是不脫固有想像,但點點具顛覆意味的取向也是可喜的嘗試。

由澳門演藝學院學生參演的《少年十五二十時》是翻譯自紐.西蒙的作品。澳門政府近年在文化活動的推廣上貢獻不少,同時演藝學院的成立也是希望為當地的戲劇工作者提供較具系統的培訓;然而當地觀眾群畢竟有限,演出未免受場次所限而未能讓演員的表演得以沉澱發酵,同時原創劇目的發展亦見顛簸。《少》劇是有關一個少年成長的故事,同時也具濃烈的劇作家自傳色彩;從少年不識愁滋味的種種青春幽默中,過渡至感悟生命的無奈。飾年輕主角Eugene的譚智泉雖然竭力呈現十五歲的內在心態和外在的肢體狀態,然而能量的釋放仍然尚有空間;目前只覺矯情而稍欠層次。至於母親和妹妹之間既愛又怨的張力的演繹卻有驚喜,雖然好些深層的矛盾仍未拿捏得宜,但演員之間的交流尚是恰到好處的。作品雖是以喜劇方式呈現,但本身卻道出了當時猶太人在經濟蕭條的美國下的掙扎生活,和對於同胞之間在異鄉互相扶助的密切關係;這層文化上的演繹在目前演出中難免被淡化,而較為集中於處理青春的躁動,然而後者的呈現卻受演員的演繹所影響,於是整體來說便顯得淡然乏力。誠然以此作品作為年輕演員們的訓練是無可厚非的,而且也可見演員的投入;但以目前這些演員的客觀條件來說,可能一些具地道生活感覺的小品會較能夠突顯其活力和色彩,這也是觀眾更為期待的澳門原創作品。

傳統劇目的嶄新演繹

值得一提的是傳統戲曲的演出在以往戲劇節中相當少見,今年卻有數個相關節目,包括香港演藝學院揉合舞蹈和特技的粵劇演出《震天弓》和揚鳴粵劇團結合話劇與粵劇元素的《戲夢人生》;同時,取材自唐滌生經典名作的《帝女花》,則由香港演藝學院以當代簡約舞台美學來演繹。而以探索日本能劇為本寫成的《月映寒松》則是罕見的嘗試。

《帝》劇所講述有關長平公主和駙馬周世顯的愛情故事可說是家傳戶曉,這次由擅於以簡約化卻含強烈意象的舞台設計並強調以人為劇場藝術本質演繹經典的鄧樹榮執導,陳敢權取故事骨幹重新以現代廣東語言編寫,表演上摒棄了傳統戲曲的程式並演唱腔調,卻保留了寫意的美學——如舞台上兩把中式椅子的運用,而佈景的主要設計則是聊備傳統中國建築色彩的框門。

但戲曲簡約美學中所不能忽視的卻是程式的運用和承托,這也與其舞台裝置相互為美;於是劇中這種「既棄又取」的失衡明顯可見。現代語言雖然也有詩化的景致,目前的處理雖然盡力保留意韻,但句語因要配合角色間的交流而不免顯得直接,失卻了留白的細味空間。於是目前演繹便集中發揮角色間的張力;這看來是導演原意,可惜演員的處理卻出現落差,一些應該潛藏內在的情緒太過坦然。有趣的是其戲服的牽引並角色張力的展呈,令作品整體出現一種「西方」的格調,這與作品內容便明顯地不甚協調。

同樣有志於創新演繹的《月》劇卻與《帝》劇反其道行,和尚和兩個亡魂之間充滿哲理的思辯加入了參考自日本能劇的表演程式,不論在唱腔、身段和面具的演繹也力盡體現形式和內容之揉合,然卻反受程式的駕馭而令整體呈現變得混雜。

華文戲劇在源自西潮之影響下開始發展,在近百年的挪借後轉向從東方傳統美學中汲取養分看來並非偶然;事實上這也是近年不少華人戲劇工作者所致力研究的方向。今年戲劇節的嘗試是深具探索性的,而這個面向,還有待更多有志者繼續開拓。

 

文字|陳國慧 香港劇評人

 

 

廣告圖片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專欄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