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一夜,路易.康說建築》使用了路易.康的文字語言,卻僅止如此,並沒有分析,也沒有再詮釋。(香港進念二十面體/2008台北藝術節 提供)
新藝見/新銳藝評

有文字沒建築

評胡恩威《這一夜,路易.康說建築》

《這一夜,路易.康說建築》使用了路易.康的文字語言,卻僅止如此,並沒有分析,也沒有再詮釋。觀戲過程完全感受到語言的虛無、文字的空泛。文字若失去背後的意義,“beauty”僅只是b.e.a.u.t.y,不是美。大量「視覺系」的圖樣、文字,DJ的演奏音響表演,充斥現場,我卻離路易.康很遙遠。

《這一夜,路易.康說建築》使用了路易.康的文字語言,卻僅止如此,並沒有分析,也沒有再詮釋。觀戲過程完全感受到語言的虛無、文字的空泛。文字若失去背後的意義,“beauty”僅只是b.e.a.u.t.y,不是美。大量「視覺系」的圖樣、文字,DJ的演奏音響表演,充斥現場,我卻離路易.康很遙遠。

香港進念.二十面體《這一夜,路易.康說建築》

2008/9/5~6  台北中山堂光復廳

這齣戲不該在光復廳上演。光復廳的宴會廳模式無法負載《這一夜,路易.康說建築》對光影與多媒體的高科技需求。因此我看到紛雜的燈光,泛到前排腦袋的投影,與白牆上的雜影。一度以為擺在光復廳是為了「古蹟建築與建築師的對照」,但,兩者其實沒有關係。

剛才看了一下擷自之前演出的影片,發覺以光復廳版的《這一夜,路易.康說建築》來說,它實在是齣因陋就簡的海外巡迴版。如果在正式的劇場空間演出,視覺應會達到該有的水準。

「知道」了一點美學,卻還離路易.康很遠

再談形式。我演出前不認識路易.康,因此身為觀眾的我渴望的是:從這齣戲認識他,進而瞭解其美學理念,感動其生命。這齣戲的文字語言,完全擷取路易.康的演說著作,在基礎上,我「知道」了他的一點美學。僅止於此。

一開始,扮演路易.康的演員對著觀眾講課,非常一大段,一度害怕就這麼講到結束。之後便是多媒體與聲音的表演:充斥的大量演講錄音,配合著聲音藝術「人山人海」的變奏,以及投影其文字、圖稿。配合著DJ的鋼琴伴奏與電腦燈,一切相當炫麗。

但我怎麼覺得跟路易.康無關?

不是拿著他演講時的錄音,然後變造“beauty itself~”就能呈現他的建築美學吧?《這一夜,路易.康說建築》使用了路易.康的文字語言,卻僅止如此,並沒有分析,也沒有再詮釋。觀戲過程完全感受到語言的虛無、文字的空泛。文字若失去背後的意義,“beauty”僅只是b.e.a.u.t.y,不是美。大量「視覺系」的圖樣、文字,DJ的演奏音響表演,充斥現場,我卻離路易.康很遙遠。如此形式,可套用在任何具有論述的作者或大師身上。例如:「這一夜,孔子說論語」、「這一夜,賴聲川說創意」…賣都賣不完。

可以很快地被吸引,卻也很快地厭倦了

我對香港劇場並不熟悉,林奕華及這次的胡恩威,是我唯二觀賞的香港編導作品。但他們兩人都給我同樣感覺:形式華麗,相當討喜,但形式與內容本身卻無法緊密。觀眾可以很快地被吸引,卻也很快地厭倦了。有點像香港這城市給我的感覺。

最後,人山人海的聲音藝術很棒!那是真正的震撼與感動。今天,應該是《這一夜,人山人海說音樂》。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四界看表演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