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底的天空》演員詭異怪誕的面具造型、鮮活的默劇肢體和歌舞,類吉普塞人銅管樂隊的曲風,將實驗劇場妝點為一座喧囂瘋狂的捷運地下宮殿。(沙丁龐客劇團 提供)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戴上面具 沙丁龐克劇團鋪陳奇想

《地底的天空》 黑暗地鐵的華麗冒險

沙丁龐客劇團新作《地底的天空》,以都市人每天必搭的捷運為場景,一路探尋發現地底下的奇妙世界。編導馬照琪帶領著一批首次正式曝光的年輕演員,在《地》劇中實驗面具表演的可能性,結合鮮活的默劇肢體和歌舞,類吉普塞人銅管樂隊的曲風,將實驗劇場妝點為一座喧囂瘋狂的捷運地下宮殿。

沙丁龐客劇團新作《地底的天空》,以都市人每天必搭的捷運為場景,一路探尋發現地底下的奇妙世界。編導馬照琪帶領著一批首次正式曝光的年輕演員,在《地》劇中實驗面具表演的可能性,結合鮮活的默劇肢體和歌舞,類吉普塞人銅管樂隊的曲風,將實驗劇場妝點為一座喧囂瘋狂的捷運地下宮殿。

沙丁龐客劇團《地底的天空》

4/9~11  19:30

4/10~11  14:30

台北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INFO  02-23078758

在法文,Saltimbanque的意思是「街頭賣藝者,街頭藝人。小丑,江湖騙子。」二○○五年,畢業自「賈克.樂寇國際戲劇學校」的劇場演員馬照琪,以此為劇團命名;一如中文譯名「沙丁龐客」給人無厘頭拼貼和超現實狂想的印象,馬照琪所創造的戲劇世界也同樣地以活潑多變的形式著稱,透過面具、小丑、歌舞、默劇、物件、體操等元素,融合街頭戲劇、馬戲與肢體劇場的藝術形式,創造一個無需正襟危坐,只需鬆開領帶、丟掉高跟鞋,與台上的表演者一起開懷暢笑的通俗劇場(Théâtre Populaire)。該團在亞維儂藝術節演出時,《普羅旺斯報》就曾給予高度評價:「受街頭表演啟迪,馬照琪和沙丁龐客劇團,藉由戲劇創作,形塑出一個興味盎然且屬於全民的劇場……充滿幽默感及奇幻色彩!」

實驗面具表演的可能性

「我只想做一齣我八十二歲的奶奶與二歲的姪女都喜歡看的戲。」沒有高深莫測的藝術思想,只有與群眾分享快樂的單純念頭,馬照琪的作品多取材於日常生活,如《在世界的房間》講的是小孩子簡單、純真的願望與期待,《一個人的晚餐》細膩刻畫一個平凡單身女子的幽默與詩意、孤獨和天真。她強調:「只要一個空間,一點燈光,一個演員,就可以創造出一整個戲劇世界的表演。」而相較於前兩齣身兼編導演的獨角戲,新作《地底的天空》考驗的是馬照琪表演之外的導演功力,也是一批接受「賈克.樂寇」表演系統訓練,她視為劇團「秘密武器」的年輕演員首次正式曝光。

「演員出身背景深深影響了我的導演方式,往往我必須先跟演員工作後,才能知道戲要如何導,用什麼樣的表演風格與形式,甚至是舞台,燈光,音樂……;可以說,我是一個以表演為主體的導演。」《地底的天空》將實驗面具表演的可能性,「面具的形式可以有很多種,從中性面具到紅鼻子都是面具。如何藉由臉的變形達到高度的戲劇轉化與角色,是我很好奇的嘗試。這一次與造形設計,希望可以尋找出還未嘗試過的面具形式,為這些地底世界的『類人類』找到最適合的表演形象。同時,也期待以『個性丑角』展現出小丑們向來被觀眾忽略的戲劇深度和生命張力。」

地下鐵之下的奇幻世界

《地底的天空》以都市人每天必搭的捷運為場景,馬照琪表示,捷運真的是太棒的發明,既節能減碳,還可以吹冷氣,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台北人的生活。「從大老闆到販夫走卒,全都必須在捷運度過短暫的時光。是我們地上世界的小縮影。」帶點狂想推理的劇情,描述熄燈收班後的地鐵月台,在捷運上搖晃作夢的旅客全都失蹤了,奉命前來調查的探長,就像加足馬力的無人列車,一路駛向深不可測的謎樣旅程,尋找這群在地下的黑暗迷宮高唱地上的白日大夢的人們,也逐漸揭露地底世界的面貌。

演員詭異怪誕的面具造型、鮮活的默劇肢體和歌舞,類吉普塞人銅管樂隊的曲風,將實驗劇場妝點為一座喧囂瘋狂的捷運地下宮殿,有點熱鬧,有點魔幻。馬照琪開啟那把通往異想世界的鑰匙,要觀眾在走進劇場的那刻,在亢奮的情緒助燃下準備上路,來趟沒有終點的華麗冒險,直到黎明將至,現實乍到的剎那。

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賈克.樂寇  打造小丑的藝術境界

賈克.樂寇(Jacques Lecoq)是法國知名戲劇和表演大師,從傳統的通俗表演如義大利即興喜劇、小丑劇和通俗劇中吸取養分,建立出一種全新的表演風格。一九五六年創立賈克.樂寇國際戲劇學校(École internationale de théâtre Jacques Lecoq),其戲劇理論不局限於戲劇表演,更關心創作,其中包含劇場創作,劇場空間的建立,韻律、時間的掌握,身體、劇場語言關係等等。賈克.樂寇表演方法分為兩大部分,一為人類肢體與運動的分析,二為劇場遊戲與即興創作。前者包括了聲音與肢體的暖身、默劇、體操、運動分解分析,目的是希望學生能更了解人類運動的原理——理解韻律、空間、方向、力量在人類行為中的重要性,進而在肢體上能更有效的接收與表達訊息。後者則藉由指定的情境及空間,讓學生以即興的方式創造出角色、關係及其故事,邁向戲劇寫作/創作的第一步,學生可以體驗戲劇與現實的不同,學習如何創造出最大的戲劇效果,並發揮最大的想像力。

賈克.樂寇國際戲劇學校的學校課程與訓練共兩年。第一年著重在基本戲劇概念及技巧的建立。包括「中性面具」、「動力擬態」、「面具」與「角色創造」。第二年的課程則著重身體/姿勢語言的創造;不同戲劇語言與風格的探索;以及不斷的創作。不同的戲劇風格包括了通俗劇、義大利即興喜劇、荒誕滑稽劇、悲劇及小丑。小丑的訓練與創造最能代表賈克.樂寇對戲劇的了解與領悟,有別於一般馬戲團的小丑,他認為每一個演員深處都藏著一個小丑,代表著演員最脆弱、最誠實、最敏感及最可笑的部分。小丑的訓練著重於如何讓演員在觀眾面前展現最誠實的自己以及對觀眾最完全的開放與信任,賈克.樂寇認為這是演員訓練最困難的部分,也是學校兩年課程與訓練的壓軸戲。(廖俊逞)

Authors
作者
專欄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