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大陸演員扮演台灣人演出的混血版《收信快樂》,票房口碑雙贏。(劉小令 提供)
焦點專題 Focus 台灣劇場 前進中國颳「台」風 變數多為隱憂 彈性大是出路

小劇場登陸出擊 調整心態正視市場

台灣小劇場五年多前以集體出擊的方式登陸演出,以原創性及精緻度驚艷大陸觀眾。但整套輸出的模式,多少因成本過高難以回收,令人裹足不前;但近期發展出的兩岸混血製作模式——即「台灣的創意與技術+大陸演員與製作班底」,或可是未來的可能出路。在台灣商業大劇場紛紛西進、中國內地商業小劇場又紛紛興起的雙面夾擊現狀下,向來愛玩成性的台灣小劇場工作者,是否也該調整心態,開始正視進軍內地的可能性,並非出國比賽的邀演性質,而是經營市場的長期抗戰。

台灣小劇場五年多前以集體出擊的方式登陸演出,以原創性及精緻度驚艷大陸觀眾。但整套輸出的模式,多少因成本過高難以回收,令人裹足不前;但近期發展出的兩岸混血製作模式——即「台灣的創意與技術+大陸演員與製作班底」,或可是未來的可能出路。在台灣商業大劇場紛紛西進、中國內地商業小劇場又紛紛興起的雙面夾擊現狀下,向來愛玩成性的台灣小劇場工作者,是否也該調整心態,開始正視進軍內地的可能性,並非出國比賽的邀演性質,而是經營市場的長期抗戰。

就如中國電視頻道上,以港台腔作為時尚標誌般,早些年,在中國的舞台市場、尤其是小劇場方面,來自港台、尤其是小劇場文化盛行的台灣作品,幾可說是某種品味與質地的保證;但近年隨著京、滬兩地所謂商業小劇場環境的興起,相較於內地以壓低硬體與人員成本作為營利保證、又以喜鬧劇作為通俗標榜的的所謂「小劇場」,講求精緻與原創的台灣小劇場反而變成了某種尷尬的產品。

台灣小劇場集體出擊,創意新鮮驚艷大陸

 這故事,要從五年多前開始說起。

 二○○三年的冬天,北兵馬司劇場舉辦了一個劇展,其中有五齣來自於台灣,從外表坊、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金枝演社等,中生代當紅的團體皆囊括其中,還有由萬芳、夏靖庭主演的《收信快樂》等,雖然當時受限於邀演因素與宣傳等等限制,但由於節目本身組合的新鮮感,還是在北京所謂的小劇場死忠觀眾群中掀起某種話題與熱潮。

 當時,北京根本沒有什麼所謂的小劇場市場,寥寥可數的品牌指標大抵只有孟京輝(創作者)與人藝小劇場(演出場地),而在節目上尚稱新鮮與全面的台灣小劇場大舉展演,的確讓向來心中對台灣劇場產品只有表演工作坊的中國觀眾大為驚訝與驚艷。

 而對於向來以取悅補助單位、親友觀眾為優先的小劇場創作者來說,在彼岸演出時,由於一切從零開始,內地觀眾在觀賞上所給予的直接反應,其實是非常新鮮與健康的,因為,這可以提醒這些長年被補助政策所慣壞的創作者,「什麼是市場,什麼是觀眾」。

 台灣中生代與新生代的創作者處境其實相當尷尬,在老一輩創作者未退位、台灣劇場硬體資源又有限的狀況之下,根本很難有大劇場演出的製作經驗與品牌累積,再加上台灣許多導演中心制的大劇團本身根本也未有完善的接班計畫安排下,年輕一代若能善加利用相對較小的語言障礙與交通成本(想想去北京跟去亞維儂的機票成本差異吧),利用內地另闢戰場,其實不啻為一條活路。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