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陪我看電視》中的方芳。(表演工作坊 提供)
焦點專題 Focus 台灣劇場 前進中國颳「台」風 從「試水溫」到「潦下去」

大劇場進大陸 抓住時機打造台灣品牌

兩岸開放文化交流已經二十餘年,但台灣的劇團進軍大陸的成績,一路起起伏伏,有過輝煌但更多慘痛經驗。不過,近兩年來,我們可以看到台灣的現代劇場漸漸在彼岸打出名號,如賴聲川的大陸版《暗戀桃花源》走紅、應央視之邀編導《陪我看電視》,李國修《莎姆雷特》贏得大陸觀眾的笑聲回應……隨著兩岸政府關係的回溫,是否也打造了台灣劇場在大陸立足的契機?

兩岸開放文化交流已經二十餘年,但台灣的劇團進軍大陸的成績,一路起起伏伏,有過輝煌但更多慘痛經驗。不過,近兩年來,我們可以看到台灣的現代劇場漸漸在彼岸打出名號,如賴聲川的大陸版《暗戀桃花源》走紅、應央視之邀編導《陪我看電視》,李國修《莎姆雷特》贏得大陸觀眾的笑聲回應……隨著兩岸政府關係的回溫,是否也打造了台灣劇場在大陸立足的契機?

二○○八年九月,大陸中央電視台為慶祝改革開放三十周年、電視事業五十周年製作的舞台劇《陪我看電視》在深圳首演後巡演大陸各地;同年十二月,台灣表演工作坊以眷村五十年為背景的舞台劇《寶島一村》在台首演,掀起一票難求的眷村熱潮。

今年七月,《陪我看電視》渡海來台,陪台灣觀眾看電視;年底,在台灣生根落戶五十年的《寶島一村》村民則將出走,帶著特有的眷村文化「反攻」大陸。

看似兩齣各自在兩岸發展成形的舞台劇,幕後卻有著同樣的創意推手──導演賴聲川。賴聲川形容,去年,是創作生涯「命運」相當特殊的一年,《陪我看電視》、《寶島一村》讓他和兩岸重要歷史有了連結。台灣劇場人藉由創作,也讓兩岸戲劇開始混血交流,打開一九八七年兩岸開放交流以來新的局面。

表坊十年經驗有輝煌有慘痛

兩岸開放文化交流雖已二十餘年,因為政治氣氛影響,大多局限在整團輸出的交流模式,這種「打帶跑」的策略,新舞臺館長辜懷群認為,在廣大大陸市場很容易淹沒在記憶裡。官方奧援有限情況下,台灣劇團即使有心到大陸開疆闢土,單打獨鬥的結果,敗興而返時有所聞。

即使是入選「百年名人堂」的賴聲川,也不諱言表坊十年大陸經驗是「隨時」都在挫敗。一九九八年,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邀請賴聲川執導大陸版《紅色的天空》,在海峽兩岸成功巡演六十場;隔年,丁乃箏執導大陸版《他和他的兩個老婆》(二○○二年再度登陸更名為《他沒有兩個老婆》)接棒登陸;二○○一年,賴聲川相聲系列《千禧夜,我們說相聲》不但在北京、上海兩大城市巡演十多場,十分鐘濃縮版《誰怕貝勒爺》也開創台灣劇團登上大陸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節目先例。

連續三年成功大陸經驗,讓在台灣苦於沒有場地可以發展定目劇場的賴聲川,接下北京中國青年藝術劇院(現已整併為中國國家話劇院)小劇場,在北京南鑼鼓巷經營起第一個民間運作的劇場空間「北劇場」。賴聲川說,取名「北劇場」是希望串連起台北、北京的劇場交流,成為北京的文化中心。

位於胡同裡的北劇場,在原是傳令兵的小小空間,掛起林青霞和金士傑主演的《暗戀桃花源》海報,這個小小的「暗戀」咖啡館,為北京老胡同注入不一樣的氛圍,也帶給觀眾不一樣的看戲經驗。

不一樣的北劇場並未讓表坊成功站穩大陸市場,二○○三年世紀疾病SARS重創各行各業,劇場界也不能倖免,只能隱身在幕後無法正式取得劇場經營執照的表演工作坊,只能忍痛結束北劇場退出大陸市場。

屏風兩度登陸,敗也《莎姆雷特》成也《莎姆雷特》

挫敗的大陸經驗,屏風表演班、果陀同樣領教過。二○○一年果陀到大陸巡演《天使不夜城》,主辦單位雖是A級演出公司,果陀一樣遭遇拿不到尾款的對待。一九九四年上海「第二屆莎士比亞戲劇節」,上海現代人劇社以兩岸合作模式引進屏風《莎姆雷特》到上海演出,「我必須承認,那是一次失敗的合作交流,成功的是莎士比亞,失敗的卻是《莎姆雷特》。」李國修分析失敗原因,大陸導演並不了解如何處理屏風的戲,加上大陸觀眾對於屏風情境喜劇的「無助」與「無知」,兩岸的差異導致評論指出:《莎姆雷特》並不具備世界觀,這樣的戲劇笑料只適合台灣。

李國修說,屏風並不因為一次失敗就對大陸市場裹足不前,他是在伺機而動,這個機會一等就是十多年,直到二○○七年「相約北京」聯歡活動邀約,李國修還是決定先以喜劇和大陸觀眾交個朋友,帶去的劇目正是第一次登陸挫敗的《莎姆雷特》。

第一次失敗經驗,屏風內部建議,《莎姆雷特》應將劇中風屏劇團巡演台灣改為大陸各大城市,讓大陸觀眾更有親切感,李國修卻堅持,大陸人要看的是台灣阿里山,不是大陸黃山。十多年前讓大陸人看不懂的《莎姆雷特》,二年前原汁原味登陸後,終於讓北京觀眾笑開懷,隔年二度進京。

大陸演出時,有人對李國修說,屏風來晚了,李國修的回答卻是「來得正是時候」。李國修比喻,屏風就像水庫一樣,多年來一直在蓄積能量,時候到了,準備洩洪。

兩岸關係回溫,劇場早就準備起跑

隨著二○○八年總統大選,綠地轉為藍天,兩岸氣氛由緊張轉為友好,今年,文建會也挹注台灣經典作品到大陸巡演經費,今年編列一千三百萬元,明年加碼到二千萬。表演藝術界雖然樂見政府奧援,但也指出,二十年來,民間的腳步始終走在官方前面,早在春江水暖前就已鴨子划水多年,這兩年更出現蠢蠢欲動的態勢,現代劇場的表坊、屏風、果陀、導演黎煥雄製作的幾米音樂劇系列、傳統戲曲的明華園、台北新劇團,兒童劇團的如果,以及香港導演林奕華結合台灣演員的舞台劇《包法利夫人們》、《華麗上班族之生活與生存》,都已積極布局大陸。

表坊雖因SARS暫時退出大陸市場,但因電影《暗戀桃花源》盜版廣為流傳,賴聲川知名度並不因此而稍減,三年前終於再以黃磊等人主演的大陸版《暗戀桃花源》,重新開啟大陸的事業版圖。「暗戀」風潮不但帶動表坊劇目《這一夜,Women說相聲》、《如影隨形》在大陸演出,由建築師庫哈斯打造的北京新地標──中央電視台新大樓的華匯時代劇院,央視沒有找大陸導演為新劇場開幕打造劇目,而是邀請賴聲川執導舞台劇《陪我看電視》。

賴聲川剛接到邀請時也有點遲疑,「改革開放三十年」、「中國電視五十年」標題太沉重,表坊並不會做「歌功頌德」的戲,央視主管一再強調只是邀他做作品,沒有任何設限,賴聲川才決定投入《陪我看電視》創作。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