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風德筆下小說「洋溢著濃郁的人性,但筆法卻是思路清晰的理性」,過去本作翻拍成電視劇《親戚不計較》時就已因為貼近人生的故事內容而廣受好評。如今再度改編成音樂劇《隔壁親家》,結合古今東西各種元素串成音樂旋律,描繪兩位主角對立、矛盾卻又相互依存的感受,刻劃一份即使歷經時代變遷,依舊潛藏在人們心中、質樸真摯的情誼。
台灣音樂劇二部曲《隔壁親家》
8/14~16 19:30
8/15~16 14:30
台北國家戲劇院
INFO 02-23883080
故事發生在宜蘭海邊貧瘠的小村,「水底寮」是個眾人口中的「歹所在」。石龍伯和粗皮雄是一對從小一起長大的「換帖」兄弟,然而因土地重劃的關係,石龍伯的田地突然增值,家境也跟著富裕了起來,相反地粗皮雄卻還是一貧如洗。在各方條件愈差愈遠之下,兩家從世交轉成了仇家。而原本兩家指腹為婚的三個兒子和三個女兒,也因外來的衝擊逐漸產生了變化。音樂時代劇場推出的音樂劇《隔壁親家》,取材去年猝逝的廖風德的小說,這本小說曾被華視改編為同名連續劇,之後又改編為超過兩千兩百集的電視劇《親戚不計較》。
澎、舜雙簧前後呼應,讓音樂表露心跡
音樂時代劇場藝術總監楊忠衡表示,廖風德筆下的小說「洋溢著濃郁的人性,但筆法卻是思路清晰的理性」,而自己也就是為它「均衡有序的結構、流暢有致的戲劇性、優美的詩意」而吸引。為了凸顯劇中兩位主角那種對立、矛盾卻又相互依存的情感,音樂劇也特邀澎恰恰和許效舜兩位最佳拍檔來擔任靈魂人物。以歌唱、主持嶄露頭角的澎恰恰,在電視劇和電影的表現廣受歡迎,而另一要角許效舜也不遑多讓,蘭陵劇坊出身的他更是信手拈來全是戲!
故事的開頭就是結尾,有別於音樂劇起始的歡樂氣氛,《隔壁親家》一開場卻是少見的大獨白。突破舊有的窠臼,作曲家冉天豪化挑戰為巧思,將人物內心不說的話語藏在音樂中。〈天公伯啊!我問祢!〉讓石龍伯唱出了不解與埋怨,而這「天公伯」動機,就成了整齣戲重要的主題。特定的人事有固定的主導動機,心情轉折也都暗示其中,他的音樂架構不僅平穩,也相互呼應。「第一首曲子會出現在最後一首歌的同樣一個位子,第二首曲子也會出現在倒數第二首,但它們都不會一模一樣!」至於幫澎哥、舜哥量身定作的曲子呢?冉天豪回答:「原本是結拜好友,最後反目成仇,但最根本的內心卻沒有變化。」因此觀眾可以發現,在不同的編曲下,兩為主人翁所唱的歌曲根本就是同一首!
「鐵獅玉玲瓏」答嘴鼓,歌唱來呈現
想到私交甚篤的兩人在「鐵獅玉玲瓏」上的「答嘴鼓」如此出色,冉天豪也將這種特有機智應答合理地寫在音樂裡面。兼顧台語的語感,又不讓音樂限制了即興的趣味,結實地讓他們用歌唱「吵架」!而其他要角有的仿布袋戲歌手西卿風格唱歌的「氣口」、有的國台語押同韻的對唱,加上北管等台灣傳統音樂元素、融合西洋搖滾節奏,使得整齣戲多元又貼切。在為劇情歡笑、落淚當中,不妨也仔細聆聽──間歇出現的旋律,不就是〈丟丟咚仔〉嗎?耳熟能詳的宜蘭民謠,象徵著在地人民的心聲,也唱出小人物之間真摯無瑕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