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個人和我上火星》鋪陳了一個貼近現實生活的有趣故事,展現讓觀眾哭笑不得的人生百態。(中華戲劇協會 提供)
即將上場 Preview 第七屆的華文戲劇節台北開鑼

中港澳五團演出 各展身手解讀人生

第七屆的華文戲劇節再度移師台北,邀請了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香港影話劇、劇場空間、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及澳門演藝學院戲劇學校共五個團體演出,連續四天馬拉松式接力演出,規模不小。這次各團推出的劇碼,多探討個人與家庭、社會或自我面對的困境,以不同的故事解讀人生,藉此機會,或可領略不同城市的生命異同。

第七屆的華文戲劇節再度移師台北,邀請了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香港影話劇、劇場空間、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及澳門演藝學院戲劇學校共五個團體演出,連續四天馬拉松式接力演出,規模不小。這次各團推出的劇碼,多探討個人與家庭、社會或自我面對的困境,以不同的故事解讀人生,藉此機會,或可領略不同城市的生命異同。

第七屆華文戲劇節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有一種毒藥》

2/25~26  19:30  台北新舞臺

香港影話戲劇團《獨坐婚姻介紹所》

2/26~27  19:30  台北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澳門演藝學院戲劇學校《找個人和我上火星》

2/26~27  19:30  台北縣藝文中心演藝廳

上海戲劇學院《歌星與猩猩》

2/27~28  19:30  台北中山堂中正廳

香港劇場空間劇團《粉紅天使》

2/27~28  19:30  台北皇冠小劇場

INFO  02-25673679

一九九六年,華文戲劇交流活動首度在北京舉辦,這是世界華文戲劇交流的一大盛事,並從此定名為「華文戲劇節」,由大陸、香港、台北、澳門,依此每兩年在不同地區輪流舉辦,希望藉由戲劇演出交流,讓華文戲劇圈彼此切磋,也讓各地華人能有欣賞不同地域戲劇演出的機會。今年,第七屆的華文戲劇節再度移師台北,邀請了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香港影話劇、劇場空間、上海話劇藝術中心以及澳門演藝學院戲劇學校共六個團體演出,連續四天馬拉松式接力演出,規模不小。但美中不足的是,相較兩岸三地,台灣堪稱是華文戲劇發展上最為多元蓬勃的地區,然而由於經費限制,未有作品代表參加,實為憾事。

《找個人和我上火星》探討人際溝通困境

擔綱戲劇節開幕的是澳門演藝學院戲劇學校演出的《找個人和我上火星》,該劇原是香港劇作家莊梅岩為香港話劇團創作、曾獲第十四屆香港舞台劇最佳劇本獎,澳門版由香港導演李國威執導,演員葉嘉文、歐夢秋、古英元及黃栢豪均是在澳門演藝學院任教多年、擁有相當的表演與教學經驗的教師。故事描寫一個脾氣古怪的孤獨老伯,為了觀看火星,走進了蹓狗人的聚腳地,認識了熱心的老婦、害羞的宅男、潑辣的少女、市儈的寵物店員、幽怨的婦人,還有他們的小狗。這位老伯闖進了他們的每晚聚會,惹來了不少風波,也帶來了一些變化。

《找個人和我上火星》看似一個科幻題材的劇名,但劇作家卻鋪陳了一個貼近現實生活的有趣故事,展現讓觀眾哭笑不得的人生百態,探討都市人的「溝通」命題。劇中六個人物都遇上了相同的問題:溝通的隔閡。一群蹓狗人在喧鬧與寂靜邊緣的城市街頭相遇,藉著交流養狗心得,他們建立了一種獨特的關係。然而,這群人之間其實沒有真正的溝通,真正的溝通只存在於人和狗之間。導演李國威認為,「找個人」意味著種寂寞和孤獨,並且渴望尋找一個同伴以消解孤懷,一切的溝通只能從人這個主體中體現,「上火星」卻又意味溝通是單向且乏味的。於是他們之間便形成了一種吊詭的關係: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從來都是複雜而多向的,但這群蹓狗人不懂跟別人溝通,只懂跟狗溝通,他們只有依靠狗兒來表達自己,狗兒從未出現,人與人的溝通只是一場虛幻。

《有一種毒藥》展現平凡家庭中的巨大碰撞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有一種毒藥》,是中國劇作家曹禺女兒萬方的舞台劇處女作,並以此拿下代表戲劇創作最高水準的「曹禺劇本獎」。曹禺的《雷雨》、《日出》是中國話劇史上的經典,而他的女兒萬方卻是因電視劇和小說成名。五十歲才動手寫舞台劇,萬方表示,她以前沒寫話劇,是因為她一直不敢寫。「爸爸沒有寫過小說,我寫過;他沒寫過影視劇,我也寫過;但一想到寫話劇,我就不敢下筆。寫話劇真的比寫小說和電視劇難很多。直到五十歲之後我覺得對人生有些積澱了,才敢動筆。」

《有一種毒藥》由人藝副院長任鳴和中年演員王鵬共同擔任導演,表現了平凡家庭中夫妻之間、母子之間、婆媳之間所發生的巨大的衝突和碰撞,現實生活的巨大壓力將人生的種種夢想摧毀,夢想又成了現實生活的毒藥,人要在殘酷的現實中掙扎求生,又要拼命揪住夢想這根救命稻草不放。「幸福是一種毒藥,愛情是一種毒藥,毒是指對心靈的侵害。」萬方解釋說,現在的時代是一個崇尚物質而精神匱乏的時代。現代人的焦慮和煩憂,一方面是生存壓力所致,另一原因就是你在做的事並不是你想做,又不得不做的。任鳴說,婆媳矛盾是全劇的主線之一,而兒媳間女強男弱的夫妻對比,也折射出當代男人所面臨的悲慘現實。「這是一部筆觸異常慘烈的劇本,看過劇本的人都覺得有種心靈受到重創的感覺。萬方在她的劇中把男人在女強人面前的畏縮和逃避表現得淋漓盡致。」

《獨坐婚姻介紹所》讓角色面對真正自我

運用「電影」語法,為話劇注入創新展演形式的香港「影話戲」劇團,帶來曾獲第十七屆香港舞台劇「最佳劇本」、「傑出年青演員」及「最佳男主角」提名的《獨坐婚姻介紹所》。該劇以三個不同年齡背景的男人到一間傳說中必定成功的婚姻介紹所找尋伴侶,而在錄映自我介紹片段的過程,各自被迫剖白自己的秘密:性格古怪沉迷拼圖的男子被妻子離棄,堅持自己應該像拼圖一樣,跟太太及女兒緊緊扣在一起,而拒絕簽離婚協議書;終日自囚家中工作,後來沉迷於召妓的電腦工程師,威脅和控制曾光顧的妓女到家中為自己服務;資優博士生計劃二十五歲前結婚,卻原來是個同性戀者。各人不想告人的秘密,因簽下必須真誠剖白的承諾書而於鏡頭前一一披露。

導演羅靜雯表示,與其說是婚姻介紹,倒不如說是一個治療所,介紹所並沒有替他們介紹任何合適的女士,倒是將他們的自我介紹錄影帶寄給其餘兩位角色,並安排三人會面;看似荒謬,郤反映了這間古怪的介紹所所真正進行的工作——決解求偶者的個人問題。劇中巧妙結合錄像,當三位主角剖白自己心靈深處最不願意面對的時刻,導演以鏡頭將演員的面部表情放大投射就螢幕上,如手術台上的病人,在觀眾面前清清楚楚地剖開他們的掙扎和痛苦,同時意味著他們終於把最真實的一面呈現出來。

《粉紅天使》分享對生命的熱忱

一名罹患癌症的十歲男孩奧斯卡,在醫院義工虹彩阿姨的鼓勵下,奧斯卡每天寫一封信給上帝,藉以教導他如何看待生命和面對死亡。在十二天中,奧斯卡以歡欣及盼望走完了「一百一十歲」的人生旅程。這是香港劇場空間劇場演出的《粉紅天使》,改編自法國文學家艾力克.伊曼里奧.史密特(Eric-Emmanuel Schmitt)於二○○二年出版的《最後十二天的生命之旅》Oscar et la dame Rose。原著銷售超過百萬冊,被翻譯成二十多種語言並於三十五個國家上演,電影版去年開拍,由作者親自執導,台灣沙丁龐克劇團亦曾以此作品為靈感創作。深深為此故事打動的導演余振球表示,「一個故事感動了一個人,那人希望再以故事,感動其他的人。生命的奧妙,本來就在於分享和延續。全書最引人入勝的地方,就是它從不瀰漫一種愁雲慘霧。透過輕鬆爽朗的筆觸,作者將他對生命的熱忱,滲滿故事之中。」

雖然原著是由給上帝的十二封信拼湊而成,信中出現不少人物,如醫院職員、病童、奧斯卡的父母等,但舞台版只由一位演員飾演,就是負責把信件讀出的虹彩阿姨,並著重小孩心理的細膩描寫,余振球說,「小孩的特性就是直接而簡單,故事中一位患病女孩藍碧姬,疾病導致她全身發藍,成年人可能認為發藍的孩子很可怕,然而在奧斯卡眼中,卻認為藍碧姬是最美麗的。現在的小孩,實在老氣橫秋。人只有在幼小時才覺得世界美好。既然成年人世界的事情將來會經歷,何不趁年輕的時候多抱一點童稚和夢想?」獨挑大樑的演員布韻婷表示:「我會以一個敘事者的身分去演繹這個角色。敘述小孩的部分時會比較率真,敘述摔角比賽的部分則比較俏皮。我仍在不斷思考如何拿捏角色。」

《歌星與猩猩》荒誕喜劇反諷現實人生

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的《歌星與猩猩》是一部荒誕喜劇,由趙耀民編劇、熊源偉執導,劇情離奇,帶有超現實的味道,內容描述一個著名歌星出了車禍與病重的猩猩做了換腦手術而變成了一隻猩猩,經過曲折的經歷又重新成為歌星,而後才發現由於他過去的傲慢和放蕩,他其實一直生活在欺騙與虛偽之中。他的妻子、朋友和經紀人都已背叛了他,他沒有一個真正的朋友。在拒絕、嘲笑和詛咒中,他為了報仇而殺人,被宣判死刑時又重新變成猩猩。

編劇把猩猩的軀殼和歌星的人腦捏合在一起,然後讓這個人獸複合體重返家庭和社會,由此衝撞出一連串對當代人的現實生存狀態的揶揄和反諷,劇情簡單卻包含了眾多的社會議題:發達的社會醫學已發展到了可以換腦的地步、明星與經紀人之間的黑色關係、首相被議會彈劾、政府官員巧妙的收受賄賂等。導演熊源偉將舞台虛擬成網上世界,人物裝扮誇張,舉止怪誕,情境似是而非,透射出環境對人的異化。演出結合大量歌舞,將嚴肅的議題包裹在輕鬆娛樂的氛圍中,荒誕的劇情背後,也暴露出人的虛偽和弱點,讓觀眾感到好玩、好笑,又在笑聲中有所省思。

廣告圖片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專欄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