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風暴以及不景氣的雙重打擊下,多個香港劇團以小劇場為試驗場,探索下一階段的創作方向。近期展演的「超連結─牛棚實驗劇場節2009」與「香港有戲」小劇場戲劇節,即為顯例。這兩個分別由「影話戲」與「前進進」推動的劇場活動,分別在舊廠廈改建的創意藝術中心,與藝術家跟政府爭取來的牛棚劇場展演。
小劇場運動,無論是在八、九○年代般被大力推動,或像近年低調進行,都一直是港台兩地華文戲劇發展的重要力量。在市場一片沉靜的當下,除了部分大戲如香港話劇團的《李察三世》取得較佳成績,多個香港劇團都有反樸歸真之態,以小劇場為試驗場,探索下一階段的創作方向,並期待重新出發。
影話戲的「香港有戲」小劇場戲劇節,開宗明義發掘劇場新秀對香港的看法,展示一系列既有個人聲音及風格、亦能融入生活跟大眾產生共鳴的作品;偶戲、默劇、音樂劇等形式不拘,從而發掘和展現創作人的個人聲音、藝術方向、及劇場風格。入圍的六個作品由七月底至八月初於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黑盒劇場陸續上演。
「前進進」打造「超連結」,開創小劇場新世代
前進進戲劇工作坊於六至七月期間舉行「超連結─牛棚實驗劇場節2009」,以啟導新進及邊緣創作群體為主。前進進在過去十年間一直致力推動實驗、邊緣及新進創作,「小小劇場運動」、「女兒戲」、「新銳系列」等都是在此基調下衍生的項目,凝聚而成一股「邊緣劇場」的力量。這次「超連結」要求參加者組成不少於三位具不同創作語言的隊伍,期望創作人多思考運用劇場的多元性。入選隊伍的組合當中,有美術設計與劇場導演、舞者與視覺藝術設計師、也有錄像設計師及編劇及燈光設計師與演員的組合,並以年輕創作人為主。由於都是自組隊伍,各自所激發的創作火花與作品的內容等,都如實地反映了現世代表演藝術工作者的所思所想。
於是,我們看到探索過渡位置與走向未知的旅程、以蘇珊.桑塔格的《床上的愛麗思》為藍本發展而成一幕幕關於疾病、想像和女性主義的論述、以《姆明谷》動畫展現那種悠閒的生活態度與情愫的作品、從演出《菲爾德》探索女演員成為菲爾德的歷程、還有喜歡在圖書館裡自瀆的男人如何表達與實踐慾望。
在人心惶惶的市場氛圍下,「超連結」的所有演出卻跡近全滿,也在不同創作班子的刺激下,吸引了大量年輕的非劇場觀眾,當中更有於演出後主動聯絡主辦單位,希望繼續支持參與劇場活動者。我們有理由期待,另一個劇場新世代,正在醞釀中。至於小劇場力量的再現,也是政府近年相關政策所結的果。
政府提供空間,表演團體實踐演藝計畫
政府近年大力推動文化創意產業,首度將空置的廠廈改建成創意藝術中心,又推出「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畫」,將舊建築活化利用,讓文化藝術創意人才有更多可運用的空間;另外,演藝場館與表演團體之間的「場地伙伴計畫」,又給表演團體更穩定的發展基地,為場館增加更多量身訂造的項目;加上藝術發展局推出的中介資助計畫,讓表演團體的中小型演藝計畫得以實踐。
不過,實踐以上政策的場地,卻每每影響了策劃的內容與方向。以上述兩個小劇場項目為例,影話戲的小劇場戲劇節便是在藝術發展局的支持下,在新落成的創意藝術中心黑盒劇場推行的項目,而前進進的項目亦一直以其牛棚劇場為核心,二者的座位數目都不超過一百二十位。場地的規模及觀眾人眾等,對策劃內容多少造成影響,而未來無論在推動演藝或創意產業發展,政策與場地之間的配合亦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