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適逢柏林圍牆倒塌二十週年,城市裡到處都有活動,紀念這個象徵冷戰結束的重大歷史事件。而為了讓歷史與音樂融合,今年的柏林音樂節主焦點便是前蘇聯俄國作曲家蕭斯塔可維奇,以呼應圍牆倒塌。
由柏林愛樂基金會與「柏林藝術節中心」(Berliner Festspiele)合辦的「2009柏林音樂節」(Musik Fest Berlin 09),於九月三日到廿一日舉行,柏林全新的樂季正式起跑。在十九天內,由廿一個國際音樂團體接力演出,包括BBC交響樂團(BBC Symphony Orchestra)、倫敦愛樂管絃樂團(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芝加哥交響樂團(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等都受邀演出,加上地主柏林愛樂,樂迷可以一次欣賞馬殊(Kurt Masur)、阿胥肯納吉(Vladimir Ashkenazy)、拉圖(Simon Rattle)等人的指揮丰采。除了巨星指揮,音樂節每晚也都有音樂明星讓樂迷瘋狂,例如女高音Christiane Oelze、男中音Dietrich Henschel、小號手Håkan Hardenberger,對古典樂迷來說堪稱夢幻。這個才邁入第五年的音樂節,有政府的充足資金挹注與柏林豐富的音樂資源做後盾,已經站穩腳步,成為各大樂團挑戰之地。
音樂節焦點:蕭斯塔可維奇
今年適逢柏林圍牆倒塌二十週年,城市裡到處都有活動,紀念這個象徵冷戰結束的重大歷史事件。而為了讓歷史與音樂融合,今年的柏林音樂節主焦點便是前蘇聯俄國作曲家蕭斯塔可維奇(Dmitri Shostakovich),以呼應圍牆倒塌。蕭斯塔可維奇是前蘇聯體制內的作曲家,每一個音符都受到高層的注目,一九三六年他的四幕歌劇《慕森斯克郡的馬克白夫人》受到史達林批判,從此他的創作生涯便受到共黨制約與監視。他的作曲生涯充滿爭議,被貼上「共黨御用作曲家」的標籤,但後世慢慢聽出他隱藏在音樂裡對於人類的憐憫、對政治的暗諷,他不只是一個前蘇聯體制下的投機作曲家,而是被體制否定、卻依然用音符創造出那些悲壯交響詩篇的作曲家。
蕭斯塔可維奇逝於一九七五年,當時是冷戰高峰,柏林圍牆高築,世界分裂。一九八九年柏林圍牆被人民的力量推倒,離柏林愛樂不遠處便是當年圍牆的歷史傷疤遺址,二十年後,來自各國的各大樂團群聚柏林演奏蕭斯塔可維奇的作品,用各種不同的詮釋表現蕭斯塔可維奇譜出的那些篇章。動人音符裡,有和平的希望,和解的契機。樂迷們在柏林這個歷史場景裡傾聽蕭斯塔可維奇,一定有許多特別的歷史感,音樂清楚記錄下人類的滄桑,聆聽絕不是附庸風雅,而是參與歷史。
阿胥肯納吉詮釋《第八號交響曲》
音樂節裡眾多大團與指揮家詮釋蕭斯塔可維奇,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阿胥肯納吉與倫敦愛樂管絃樂團(Philharmonia Orchestra)的合作。多次到台灣表演的阿胥肯納吉,鋼琴演奏成就無庸置疑,在指揮領域也廣獲肯定,跨界姿態優雅自如。在今年的「柏林音樂節」他擔任指揮,帶領愛樂管絃樂團挑戰蕭斯塔可維奇的《第八號交響曲》。
阿胥肯納吉與其他指揮家最大的不同在於,他與蕭斯塔可維奇有實際的接觸經驗。當阿胥肯納吉還是個莫斯科的年輕音樂學生時,就在幾場音樂會上與蕭斯塔可維奇短暫碰面。後來,阿胥肯納吉與朋友在蕭斯塔可維奇的家裡演奏蕭斯塔可維奇的鋼琴三重奏作品,蕭斯塔可維奇稱讚這幾位音樂學生的表現「非常、非常好」。雖然稱不上熟識,但是兩大音樂人幾次短暫交會,在阿胥肯納吉腦裡留下深刻的印象。阿胥肯納吉最後一次見到蕭斯塔可維奇是在倫敦科芬園的劇院,阿胥肯納吉遠遠看著舞台上的蕭斯塔可維奇,此時,阿胥肯納吉已經從前蘇聯投奔到英國,在西方世界裡自由彈琴。
因為與作曲家有親自接觸,以及有相同的歷史背景,阿胥肯納吉讀譜詮釋充滿歷史情懷與個人記憶,完成於一九四三年的《第八號交響曲》對他來說,不單只是戰爭交響曲,而是展望和平的未來,悲悽的音符裡埋有希望。高齡七十二的阿胥肯納吉站上指揮台,體力驚人,滿滿的熱情令人動容。他詮釋的《第八號交響曲》充滿悲憫情懷,對照他自己投奔自由的個人經驗,以及作曲家的創作背景,那些音符彷彿特別傷痛,流轉出對於自由和平的渴望,深深地感動了在場的樂迷。
在柏林傾聽蕭斯塔可維奇,樂迷走過冷戰、推倒圍牆,這樣的歷史時空之旅,在音符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