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劇演出《天空深處》,導演田戈兵。(歌德學院北京分院 提供)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北京:中國與德國 兩地劇人交流「新戲劇藝術」

由歌德學院北京分院、杜塞朵夫劇院主辦的「新戲劇藝術:中國/德國」,旨在通過比較、討論戲劇的不同創作方式和工作環境,增進兩國戲劇工作者的了解,期望建立長久的合作交流平台。活動分別於中德兩國進行,今年三月在杜塞朵夫劇院揭開序幕,中國劇作家到訪德國;而十月則移師北京,德國劇作家應邀到中國交流。兩國劇作家的作品被翻譯成兩地語言,並以情景朗讀的形式呈現。

由歌德學院北京分院、杜塞朵夫劇院主辦的「新戲劇藝術:中國/德國」,旨在通過比較、討論戲劇的不同創作方式和工作環境,增進兩國戲劇工作者的了解,期望建立長久的合作交流平台。活動分別於中德兩國進行,今年三月在杜塞朵夫劇院揭開序幕,中國劇作家到訪德國;而十月則移師北京,德國劇作家應邀到中國交流。兩國劇作家的作品被翻譯成兩地語言,並以情景朗讀的形式呈現。

十月十六至十九日,在北京東城區方家胡同一座新落成的北京聚敞現代藝術中心內,來自中國與德國的劇作家,展開了一次跨越地域與文化的戲劇對話。

這次活動名為「新戲劇藝術:中國/德國」,由歌德學院北京分院、杜塞朵夫劇院(Düsseldorfer Schauspielhaus)主辦,並獲北京華亞藝術基金會支持。為籌備這次交流活動,早於二○○八年中,杜塞朵夫劇院的戲劇顧問(Dramaturg)克里斯多夫.萊普奇(Christoph Lepschy)與旅居德國的中國戲劇導演曹克非便親臨中港兩地,與劇作家會面。

 

兩國的劇作為交流主體

杜塞朵夫劇院歷史悠久,是德語地區規模最大、地位最高的戲劇舞台之一。現任藝術總監艾美莉.尼邁爾(Amélie Niermeyer)自二○○六至○七年的劇季開始,制定出一套以主題為定位標準的演出計畫,其中包括古典劇碼、新劇碼及跨領域項目。劇院以其「創作實驗室」及劇作家資助計畫享譽德語地區,歷來培育了不少當代劇作家。今年三月,劇院新的演出場地Central剛落成,原址為火車站的老郵政大廳,期望為當代國際戲劇提供交流展示平台,並成為新戲劇形式的實驗園地。

「新戲劇藝術:中國/德國」以兩國的劇作為交流主體,參與的華文劇作家包括過士行(北京)、賴聲川(台灣)、潘惠森(香港),內容包含對劇作家和作品的介紹、情景朗讀(劇作朗讀)、專題討論會及主題報告等,通過比較、討論戲劇的不同創作方式和工作環境,增進兩國戲劇工作者的了解,期望建立長久的合作交流平台。活動分別於中德兩國進行,今年三月在杜塞朵夫劇院揭開序幕,題為「中國新戲劇藝術」,華文劇作家應邀出席當地的交流活動,他們的作品亦被翻譯成德語,以劇本朗讀的形式向德語觀眾呈現,包括高行健的《八月雪》及賴聲川的《暗戀桃花源》等。

討論最多的是翻譯問題

十月份在北京剛舉行的活動,則與德國的部分相銜接:德國劇作家應邀到中國交流,他們的作品亦被翻譯成中文,並以情景朗讀的形式呈現,作品包括德艾.羅爾(Dea Loher)的《最後的火焰》、亨德爾.克勞斯(Händl Klaus)的《黑暗誘人的世界》、卡特琳.勒格拉(Kathrin Röggla)的《當局者》和烏爾裡克.敘哈(Ulrike Syha)的China Shipping。此外,由德國劇作家格斯娜.丹克瓦特(Gesine Danckwart)創作、中德演員合作的舞台劇《Tales》亦在活動中首演,呈現劇作家對中國的觀察與體會。活動也包含中文劇本朗讀,包括多多(北京)的《天空深處》和潘惠森(香港)的《在天台上冥想的蜘蛛》。

此次交流活動討論最多的,是翻譯的問題。兩地劇作家礙於語言不通,於專題討論中翻譯需時,以至未能就題目暢所欲言,或深入延伸討論;香港劇作家潘惠森的劇本,須翻譯成白話(書面語)才能以普通話朗讀,德國劇作家這才明白中港語言有差;至於情景朗讀,部分劇本在翻譯的過程中可能失去了原劇本的語言或弦外之音,甚至有擔任戲劇構作者(這次活動就“Dramaturg”的翻譯)因為無法理解劇作家經常轉換人稱的語言,亦怕內地觀眾未不明所以,自行將原劇本改寫,以至失去了這次交流活動呈現劇作的原意,引起極大回響。

即便如此,在台下、在劇場裡、在咖啡廳中,劇作家們還是互相幫忙,翻譯溝通。北京劇作家過士行在告別晚會中說:我們是朋友了。我們也有理由相信,活動雖然完結,友誼與交流仍然持續。

 

文字|潘詩韻  香港劇評人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