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藝術
即將上場 Preview 在「音樂之父」頭上動土?!

絃樂與爵士聯手 用力「搖擺巴赫」

「NSO 3+1」及「魏廣晧爵士四重奏」再度聯手,這回「好大的膽子」,將目標瞄準「音樂之父」巴赫,將巴赫知名的音樂小品改成爵士樂加上絃樂四重奏,把工整的巴赫變成自由又即興的搖擺巴赫!

「NSO 3+1」及「魏廣晧爵士四重奏」再度聯手,這回「好大的膽子」,將目標瞄準「音樂之父」巴赫,將巴赫知名的音樂小品改成爵士樂加上絃樂四重奏,把工整的巴赫變成自由又即興的搖擺巴赫!

NSO室內樂系列—搖擺巴赫

6/18  19:30  台北國家演奏廳

INFO  02-33939888

「音樂之父」是誰?任誰都可以回答「巴赫」。這個問答非常容易,但要巴赫「搖擺」,可就不是那麼簡單了。「音樂之父」這個名詞不僅僅是巴洛克風格的代名詞,更代表著後世音樂家學習的典範。這顆茂盛的大樹如此地根深柢固,要如何讓他「搖擺」,看的就是「NSO 3+1」以及「魏廣晧爵士四重奏」的能耐了。

巴赫音樂規律工整,要即興又自由談何容易?

為什麼是巴赫?爵士小號手魏廣晧表示:「很多爵士音樂家喜歡改編巴赫的音樂,是因為其中的和聲進行及慣用的手法跟爵士有雷同之處。」然而雖然如此,卻幾乎沒有人將巴赫改成爵士樂加上絃樂四重奏。沒有現成的樂譜可以找,要演,只能自己改編。可是難就難在,巴赫的音樂本身就已經很完整,要將這麼縝密的音樂做改編,又不失原有的風味,是非常大的一個挑戰。再者,巴赫的音樂規律、工整,但即興又要有自由的感覺,看來相互違背的兩個風格搭在一起,的確是相當耐人尋味的結合。

繼去年的演出大受歡迎,今年兩團再度合作。節目分上下半場,上半場是純粹的絃樂四重奏,下半場加上爵士四重奏,總共就會有八個人同台演出。將巴赫用爵士的編制來演出,所採取的策略就是選曲。所選的曲子都是音樂小品,並且是大眾耳熟能詳的樂曲改編,因此不但聽起來並不難,更容易得到共鳴。

下半場爵士與絃樂四重奏齊上,卯勁搖擺巴赫

除了上半場有阿根廷作曲家希那斯特拉(Alberto Ginastera)、巴西作曲家魏拉-羅波斯(Heitor Villa-Lobos)的作品及兩首由洪章文改編的巴赫名曲之外,下半場加進的爵士元素的通通都是巴赫。有主奏小提琴必須在G弦(小提琴四根弦中最粗的一根弦)上演奏全部旋律的《G弦之歌》、選自大提琴第三號無伴奏組曲的《阿勒曼舞曲》、用管風琴演奏並為禮儀而作的《聖詠前奏曲》、著名的催眠曲《郭德堡變奏曲》,最特別的是選自巴赫第一百四十七號清唱劇的《耶穌,世人期待的喜悅》,這首三拍子的樂曲由於曲調悅耳,如今世人已經幾乎淡忘了它原來是一首宗教音樂。

經典,不該是像博物館裡的展品一樣被冰凍在冷氣房裡,將這些我們喜愛的古典,套上現代人喜愛的模式重新上演,誰說,「音樂之父」一定要正襟危坐?誰說,「巴赫」就不能搖擺?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