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音樂的發展,與科技的發展息息相關:十九世紀錄音技術的發明,改變了人類與聲音的關係;電子儀器的運用,讓音樂創作有了豐富的聲音素材,甚至出現了無須演奏者的音樂會……。種種新穎的聲音想像,藉著科技的翅膀,帶領人們踏入一個超越生活經驗的聲響世界。
科技的發展,是人類內在心靈活動的外在實現。探索與主宰未知的宇宙,是自古人類不曾放棄的夢想。人類從大自然中發現生命運行的奧祕,野心勃勃地複製自然,創造科技,企圖改變自然與人類的關係。以從事內在心靈活動為主的藝術家們則觀察這不斷變化的天人關係,以不同的方式表達他們對此的關懷與反思。
科技新發明,打開聲音新世界的大門
一九○九年義大利思想家馬里內蒂(Filoppo Tommaso Marinetti)所發表的〈未來主義宣言〉中,對當時的工業產物(飛機、汽車)突破了自然對於人類的限制所帶來的震撼,充滿了宗教般的熱情與擁戴。他的友人、作曲家魯梭羅(Luigi Russolo)將這股熱情實現在他發明的Intonarumori(噪聲機)中,並於一九一四年為十八台Intonarumori譜曲,在義大利首演,引起了軒然大波!這個以木箱、震膜和擴音器結合的發聲機,能產生各種近似於工業產物的聲頻,而魯梭羅對這不同於當時主流印象樂派唯美聲響的「噪音」情有獨鍾,將這些獨特的聲響抽象化,如顏色般的加以組合,建立了噪音美學(Lárte dei rumori,〈噪音藝術宣言〉,1913)。詠讚自然的印象樂派與歌頌科技的噪音藝術儼然對立,人類對音樂的認知重新解構,開啟了二十世紀多元的聲音美學。
十九世紀錄音技術的發明,改變了人類與聲音的關係:留聲機和膠片唱盤實現了聲音複製的夢想,人類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恣意地聆賞音樂;虛擬世界從圖畫文字的想像,進入到聲音環境的模擬。法國作曲家雪費爾(Pierre Schaeffer)利用膠片錄音技術,延續了魯梭羅的噪音美學,採樣現實生活中的具象聲音,完成第一部噪音拼貼作品《鐵軌練習曲》Etudes aux chemins de fer,並於一九四八年十月五日在巴黎廣播電台播放。在這部作品中可聽見六種不同的火車加速的聲音的組合,串以汽笛的旋律聲,形成一部節奏豐富的音樂作品。巴黎當時尚無磁帶機可使用,播放時以八台黑膠唱片進行即時混音!從此,音樂的製作已脫離不了機器設備的輔助,雪費爾所提倡的「具象音樂」(musique concréte),開啟了一個科技音樂的新時代。之後,更多的錄音、剪輯、後製技術、硬體、軟體被相繼開發,所要追求的是發現生活與自然界中聲音的奧秘與美麗:聲響是自然界的辭彙(Sound is the vocabulary of nature.-Pierre Schaeffer)。
電子音樂興起,打造嶄新聽覺體驗
科技在人與自然間搭起了一座新的橋梁。藉由新的技術,人類不但可以複製生活環境的聲音,將其重新拼貼組合,更可抽絲剝繭,發現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聲音新世界。德國作曲家史托克豪森(Karlheinz Stockhausen)利用法國物理學家傅立葉的轉換理論(Fourier-Transformation),將電流振盪器所產生的正弦音作為最基本的元素來製造合成新的聲響。秉承者歐洲嚴肅音樂的傳統來處理這新的聲音素材,包括音高、時值、力度與音色的序列處理,史托克豪森於一九五二年及五三年分別發表他的電子音樂作品《第一號練習曲》Studie I及《第二號練習曲》Studie II。這兩部作品實現了作曲家對聲音的音色作任意變化及新音響創造的可能性,不但脫離了傳統器樂本身功能構造的限制(十二個平均律半音,固定的泛音音色),甚至連音樂會都無需演奏者的演出(以舞台上或會場中架設的喇叭替代)!從此,電子音樂正式取代了人類的巧技能藝,展現它驚奇的表現力!而史托克豪森發現電子聲響的音高頻率取決於電流震動的快慢次數,自古以來被視作不同音樂元素的音高和節奏成為一體兩面的時間事件(“wie die Zeit vergeht”-史托克豪森文選第一集),線性的時間(節奏)架構出立體的空間(音高),如同宇宙能量的轉換般,萬物同源。而藝術創作與自然科學間的關係也更形緊密!
一九五一年德國科隆的西德廣播電台成立了第一間電子音樂實驗室,之後米蘭、布魯塞爾、巴黎等歐洲各大城市也紛紛跟進,展開二次戰後音樂科技藝術的大躍進!一九五八年在比利時世博會中所建造的「飛利浦亭」(Philips Pavilion)是科技藝術的新里程碑。這座由希臘建築家森納奇斯(Iannis Xenakis,本身也是一位作曲家)以數學的法則所運算出的建築體,結合了法國建築設計師柯比意(le Corbusier)的燈光設計和影片投射特效,加上美國作曲家瓦瑞斯(Edgar Varése)使用四百五十隻環場喇叭所播放以當時最先進的聲音技術(轉型變調的鋼琴和弦音、人聲的音頻過濾處理、不同的音色合成技術)所完成的電子音樂作品《電子音詩》Poème électronique,「飛利浦亭」成為史上第一個跨國跨領域的電子藝術空間作品。整個「飛利浦亭」是多位藝術家利用當代科技共同慶祝二次世界大戰後世博的重生及對反思工業科技對人類文明所造成傷害的集體藝術創作結晶!
創作更開放,融入自然運行的機遇法則
遠在大西洋對岸的美國作曲家約翰.凱吉(John Cage),與雪費爾心有靈犀般地尋找者自然界的聲音語彙。一如史托克豪森創作電子音樂的想法,認為新的音樂創作必須由新的聲音媒材來呈現,而不是傳統律制的樂器守舊沿用。一九三九年使用加料鋼琴,並結合膠片唱盤來變換預製電音的速度所創作的《幻想風景第一號》Imaginary Landscape No.1及一九五一年為十二台收音機作現場即時收音和調變音量的《幻想風景第四號》Imaginary Landscape No.4,都是凱吉發想自當代工業科技所產生的實驗創作。在當中他體驗到了現實生活的聲音脈動和自然環境的自主語法,更發現東方易經和電腦隨機亂數之間的相似性,「不確定性」(Indeterminacy)和「機遇性」(Aleatoricism)成為凱基音樂創作中的主要手法,造就他作品中的開放形式(Open Form),重寫創作者、演奏者與觀眾的三角關係,並且將其融入自然運行的機遇法則中,充分展露出藝術家無限的人文關懷與宏大的哲思智慧。
一九六○年代的美國,藝術家(如作曲家凱吉、視覺藝術家白南準和羅森柏格Robert Rauschenberg 等)為了達到藝術創作中的開放性及互動性語彙,積極地與科技界交流合作。而此時在美國東西兩岸所成立三個以科技藝術發展為主的機構,呼應當時來勢洶洶的科技藝術狂瀾。在洛杉磯的「科技藝術計劃」(Art and Technology Program, Los Angles),麻薩諸塞州的「先進視覺研究」(Advanced Visual Studies (CAV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和紐約的「藝術科技實驗室」(Experiments in Arts & Technology (EAT), New York)中,藝術家提供了新科技藝術運用的想像和建議,科學家及工程師們則研發新的技術和硬體設備。他們不但共同領導著當下最前衛的藝術實驗創作,更帶動了媒體工業的改良,擔任起社會發展與進步的重要角色。
電腦能作曲,科技也是創作者
一九六○年代的歐洲科技音樂藝術出現了兩極化的現象:一種為結合電子音樂與現場演奏的新型態出現,而另一種現象為自動化電腦準則作曲(algorithmic composition)的誕生。史托克豪森於一九六○年為電子音樂、鋼琴和打擊樂器所創作的《接觸》Kontakt,消除純電子音樂演出時,空虛的舞台所造成的冷調視覺和僵硬感,拉近聽眾及演奏者與科技藝術間的距離。在此曲中,鋼琴扮演著打擊樂和電子聲響《接觸》時的融合角色。相對地,由德國作曲家Gottfried Michael Koenig於一九六七到六九年間所創作的另一系列電子音樂作品《功能》Funktionen中,結合了類比電聲技術和電腦準則作曲法,電腦開始有了自動即時創作及即時演奏音樂的能力。從此,科技朝向作曲家及創作者的地位邁進:幾個指令按鍵,音樂隨即呼之欲出!真不知貝多芬的「樂聖」寶座,是否終將被科技電腦取代?德國作曲家埃斯勒(Karlheinz Essl)於一九九二年利用Max/MSP的電腦圖形語言程式製作了一首由電腦準則作曲即時操控的數位電腦鋼琴作品《字典奏鳴曲》Lexikon-Sonate。舞台上一台筆電操控著貝森朵夫SE數位電腦鋼琴,省略了演奏者的巧技。音樂的樣式及長短可由電腦依循準則決定或由外部訊號影響,除卻了創作者的妙思。將電腦視為人類內在心靈活動的創造者,是人類控制宇宙自然的慾望延伸。人類的感官體驗脫離了生活經驗,進入一個未知的境界。科技與藝術帶領人類再度登上一座新的巴比倫通天塔,結果為何,讓我們拭目以待!
音樂科技 台灣也發光
台灣在科技藝術方面的發展,沿襲了歐美潮流,一九九○年代開始在學院裡萌芽生根。一九九九年台灣電腦音樂學會成立,大力鼓吹國內音樂科技的發展。二○○五年電腦音樂與音訊技術研討會(WOCMAT)成立,將台灣的音樂科技藝術及學術提昇到國際化的水準。二○○七年在台北南海藝廊成立的「失聲祭」成為台灣年輕一代聲音科技表演藝術的實驗天堂。二○○九年成立的台北數位藝術中心以科技與人文的結合為理念,全力推動數位科技藝術的創作,而各大美術館相繼展出多媒體裝置藝術展覽,科技藝術已在台灣開出燦爛的花朵。期待台灣的藝術家持續發揮自身的文化特點,結合科技,放眼世界,為人文與科技提供更多元的藝術觀點與省思!(董昭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