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音樂
-
焦點人物
李慈湄:走進無邊的聲響世界,建構聽覺文本
一路從劇場聲音設計、聲音創作計畫,到6月份即將首演的聲音劇場作品《聽起來像聲音?石-頭-S-tone》,看似自然而然的創作脈絡,讓李慈湄在角色轉換中梳理聲音創作的各種挑戰。2020年,她與編舞家林宜瑾、壞鞋子舞蹈劇場所合作的《吃土》,利用北管入樂,透過電子音樂的再詮釋,成功地在視覺舞蹈作品中掌握聽覺感官的話語權。此後,她便踏上以聲音創作為主體的浩瀚之路。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電子音樂與當代文化 聲波中的激盪共振
自今年四月至八月在巴黎愛樂廳音樂博物館舉行的「電音」特展,以電子音樂為出發點,展陳與電子音樂一路共振發展而來的各種文化產物與現象,透過探索電子音樂的想像力、創新、神話,及與視覺藝術的對應,展示了電子音樂在當代文化中的重要歷史。整體展覽提供真實的聲音體驗和感官參與感,加上強大的視覺和空間效果,狂歡派對的氣氛召喚觀眾身上的青春身體記憶。
-
焦點專題 Focus 達人帶路
這裡的創作 從思索電聲存在的美學出發
史丹佛電腦音樂與聲響研究中心至今仍是美國西岸電聲中心的代表,有著科技的地域之利,從作曲家的創作、App與聲音軟體的發明、聲音合成與演算法、物理模式聲音合成,到智慧手機成為樂器、心理聲學、腦波與音樂的研究等,不同於歐洲電聲中心,作曲家的第一個問題常是Where is my technician? (我的技術人員在哪裡),而是在美國西岸開放的人文景觀之中,Do it on your own.(自己動手做)。
-
新銳藝評 Review
風月染,染出現代國樂創作新意象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作曲者對演奏技法的了解,如曾毓忠的《路轉忽見》,以古箏獨奏與電子音樂的互動而成之曲,透過電腦將古箏的音色、音量改變,探索樂音的更多可能;同時,也善用古箏的特殊定弦,創作的旋律須以具有難度的快速指序來演奏,對於彈奏此曲的演奏家也是相當大的挑戰與嘗試。
-
即將上場 Preview 奇趣又動人的《電紫兔/克 2.0 版》
張開雙手 擁抱數位電音
由香港音樂人梁基爵製作的多媒體電子音樂表演《電紫兔/克》,強調運用生活中的新科技,以一套新穎、怪異又兼具趣味的裝置,配合互動影像及動畫投影來演出,顛覆了百年來演奏樂器的方式,也讓科技與人類拉近距離。
-
特別企畫 Feature 焦點六
跨界/傳統音樂瀟灑跨界 演出多元風景
音樂界的跨界演出蔚然成風,其中傳統音樂團隊的跨界多元性與挑戰性更是令人驚嘆!臺北市立國樂團新樂季中,跨界類型演出相當多元,與電子音樂、擊樂、日本尺八、南美手風琴,甚至文學與攝影,都能攜手同台,令人拭目以待!
-
特別企畫 Feature 聽蘿瑞.安德森說故事
《妄想》 傷逝之情轉化的詩意哀歌
「讓我來告訴你一個故事中的故事,那是一個在我的人生中,有關於激勵、肯定我前進的方法。那是一種誘導的系統讓我做這兒做那兒,然後我從這或那兒得到獎勵。基本上那是所謂紅蘿蔔與驢子的系統。」 「你在驢子前面懸著個蘿蔔,然後開始出發,只要讓胡蘿蔔一直在前面,無論如何,驢子就會從這兒跋涉到那兒。在我的生命中,這一向都進行得非常好。沒有人看到這機制作用或注意到它其實是如何進行的。」 「然後有一天,毫無原因地,我的驢子死了。我站在那兒盯著牠。牠看來是吃太飽了。牠臉上帶著一絲愚昧笑容。我用腳輕推牠。沒動。那獎賞,那承諾,那所有的系統停止運行。我張望著。站在那兒握著這個舊的紅蘿蔔。那塵土不斷飄落在路上。我可以看見遠處有些蒼蠅飛走。」
-
特別企畫 Feature
巴比倫通天塔的再現?--與科技相輔 打造前衛音樂藝術
現代音樂的發展,與科技的發展息息相關:十九世紀錄音技術的發明,改變了人類與聲音的關係;電子儀器的運用,讓音樂創作有了豐富的聲音素材,甚至出現了無須演奏者的音樂會。種種新穎的聲音想像,藉著科技的翅膀,帶領人們踏入一個超越生活經驗的聲響世界。
-
專題
一口黑盒顛覆你的耳朵
電音創作,不僅在學院派裡存在,也充斥在另類的地下樂團裡,這些非主流樂團使用電音創作舞曲的力道與活力,非一般主流所能及。他們使用機器故障時傳輸錯誤的聲音進行另類的音樂創作,這不僅顚覆你的耳朶,也改變你的看法。
-
特別企畫 Feature
捍衛傳統的前衛鬥士
薩多諾早期所受的武術和古典舞基礎訓練,對他的創作有一定的影響。生為現代亞洲人,他往往會在作品中融入傳統的因素。然而他卻不抄襲傳統,而是走兩個極端:完全不變地運用傳統的部分或只是觀念上的提示。
-
特別企畫 Feature
從上個「世紀末」到這個「世紀末」的音樂
上個世紀末與這個世紀末的藝術都脫離不了「後」(post)與「新」(neo),如果我們細數這些令人眼花撩亂的種種流派,會發現共同顯現出一種「頹廢」(decadence)的傾向。這類多少具有「矯飾風格」(mannerism)意味的潮流,經常沾染著「神秘主義」的調調,而呈現出反物質主義、輕物性而重靈性的取向。
-
現代音樂盒
獨負戰爭十字架的音列大師
巴拉克的作品始終沒有一般人想像中 現代音樂的不安和混亂存在,相反的 裡面有高度的自制和近乎潔癖的秩序
-
焦點
大西洋彼岸的爵士樂
許多歐洲爵士樂手,或許知名度比不上美國同行,音樂上的成就卻毫不遜色,其中幾位佼佼者,甚至指點出嶄新的思考方向,回頭影響了美國爵士樂的發展。
-
專欄 Columns
電腦與音樂
「電腦就是電腦,它可以發出聲音,當它的聲音出現時,我不希望人們說它『像』雙簧管、或它『像』小提琴,它應該就是電腦的聲音!它是電腦這個樂器所發出來的聲音!」齊伊文的這個觀念,在國內顯然仍是新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