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是哪場古典音樂會?是哪位大師能讓宣傳海報才剛印兩張,台北場的座位就賣完了?啟售兩天,全台票房就直逼百分之九十?短短十五天內,北、中、南三場完全售罄、一票難求?而且在向隅的觀眾中,還包含了許多足不出戶的宅男宅女們。沒錯,那位大師就是本期的封面故事人物——日本作曲家久石讓。上月份久石讓隨節目訪台時,本刊很難得有一獨家專訪的機會,訪問中,大師首度對台灣的觀眾,透露了許多他在華文世界從未談過的話題,以及尚未曝光的計畫。喜愛久石讓與他的音樂的朋友們,你絕不能錯過這次,可以近身了解久石讓的創作理念與他未來最新動態的機會。
雜誌這月份的重頭戲,當然就是兩廳院即將舉辦的「2011台灣國際藝術節」(Taiwan International Festival of Arts,簡稱TIFA)。本屆藝術節由國際知名的日本劇場導演鈴木忠志,以台灣流行音樂為素材,改編自小仲馬《茶花女》的台版音樂劇領軍,藝術節總共有十七檔節目,將於明年的二月中與觀眾見面。其中除了有極簡音樂教父——史提夫.萊許《為18個樂手所作的音樂》、克羅諾斯絃樂四重奏《太陽光輪》、萊比錫布商大廈管絃樂團、齊柏絲坦與NSO合作的《佩利亞與梅麗桑》與歌劇音樂會《艾蕾克特拉》,還有在歐洲得獎無數的「西班牙出奇偶戲團」《香蟹大飯店》、本刊曾介紹過的「香港.進念十二面體」《夜奔》、表演工作坊新作《那一夜,在旅途中說相聲》、明華園《蓬萊仙島》,甚至黃俊雄電視木偶劇團也將帶著史豔文與藏鏡人,首度走入兩廳院。而深受台灣觀眾熱愛的舞蹈劇場大師碧娜.鮑許的烏帕塔舞蹈劇場更將四度抵台,帶來大師生前的作品《水》。而比利時當代舞團則帶來《斷章取"藝"—獻給碧娜》與台灣的觀眾一起回憶大師,向她致敬。
本期,編輯部也特別精選了國內觀眾較為不熟悉、來自波蘭的《阿波隆尼亞》,作為這次二○一一年台灣國際藝術節系列報導的開始。雖然國內對本齣戲的導演瓦里科夫斯基認識不深,可是從本刊以他作為本次系列報導的第一砲,你就可以想見瓦氏在世界劇壇的重要性。這位出身波蘭、曾任彼得.布魯克導演助理、在二○○一年亞維儂藝術節艷驚全球、同年再以另一新作贏得法國劇場評論協會「最佳外國戲劇獎」榮銜,自此之後便紅到發紫的歐陸新銳,直接成為國際劇場的焦點。
瓦里科夫斯基所帶來的作品《阿波隆尼亞》取材有自希臘悲劇、波蘭女記者漢娜.克勞根據史實改編的小說、泰戈爾的作品,並安插了安徒生、現代作家喬納唐.李德爾的文字、與波蘭作曲家安德烈.切可夫斯基所寫的詩篇,時空從古希臘悲劇到二十世紀納粹大屠殺,融合古老和現代的文本與真實歷史的悲劇,譜出龐大的劇本結構,並以全新觀點對位,重新審視整體波蘭的集體歷史和個人記憶的社會省思。身為台灣觀眾,波蘭的歷史背景雖然遙遠卻又隱然指涉台灣島國的命運,這部自覺且自省的作品,值得我們從中思索和作為借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