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國家話劇院在東城的戲劇產業推動扮演核心龍頭角色。(郭耿甫 攝)
北京

中國百老匯爭奪戰 戲劇演藝產業燃燒北京城

東城區是北京戲劇文化資源最豐厚的區域,除了轄內有許多營運穩定並且具備藝術分量的劇場,包括國家話劇院、北京人藝、中國兒藝、北京兒藝、中央戲劇學院等戲劇專業機構也都在此,因此該區也積極推動「首都戲劇文化城建設」計畫,企圖成為中國的百老匯。

東城區是北京戲劇文化資源最豐厚的區域,除了轄內有許多營運穩定並且具備藝術分量的劇場,包括國家話劇院、北京人藝、中國兒藝、北京兒藝、中央戲劇學院等戲劇專業機構也都在此,因此該區也積極推動「首都戲劇文化城建設」計畫,企圖成為中國的百老匯。

二○一○年十二月廿九日,北京東城區舉行的二○一○年戲劇產業引導資金與戲劇發展公益補貼資金的頒發典禮,廿餘家受資助單位分別獲得了由政府發放的五萬至五百萬元不等的紅包。二○一○年是東城區政府「首都戲劇文化城建設」推廣實施的第一年。

東城區戲劇文化資源豐富在中國是很難有可相比擬的:長安大戲院、保利劇院、先鋒、蜂巢、人藝、蓬蒿、方家胡同46號、逸夫、東圖等等,都是當前在營運上穩定並且具備藝術分量的劇場。國家話劇院、北京人藝、中國兒藝、北京兒藝、中央戲劇學院等等戲劇專業機構也都在東城。去年東城區劇場上演的場次數量占到全北京市總上演場次的2/3。

東城區積極打造中國百老匯

東城企圖打造中國的百老匯,並非只是口號。去年,在全市率先建設了戲劇發展組織、政策保障、資金支援與平台服務等系統。也將啟動王府井、東二環、銀街、隆福寺和交道口「五大劇場群」建設,一批老影院與空間等將被改造成新型劇場。在現有廿二家專業劇場的基礎上,通過潛在劇場資源的改造再建工程,形成擁有卅家劇場的北京最大劇場群。此外還專門設立了戲劇發展公益補貼資金,五年共一千五百萬元人民幣,另外設立戲劇產業發展引導資金,五年內,每年安排一千萬元專款,選擇專業機構作為市場運營實體,以優惠借款、直接投資、專項補貼等方式,引導、帶動、吸納社會資本,推動戲劇產業發展。

為保證政策的實施,東城成立了戲劇建設促進委員會、專案評審委員會和戲劇藝術專業指導委員會等組織,並制定了「戲劇發展公益補貼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和「戲劇產業發展引導資金暫行辦法」。南鑼鼓巷戲劇節、校園戲劇節、環保戲劇節、城市戲劇交流、北京國際青年戲劇節等活動,都在這樣的具體政策與作為下,邁開腳步。

除了東城,其他行政區也不約而同將演藝為主題的戲劇文化產業聚落作為開發重點。近兩年各區大張旗鼓展開建劇場和舊劇場改造的工程:頂尖大學最密集地區與中關村所在的海澱區也推出「創意北京」的劇場群計畫,是該區「西山文化創意大道」的一個巨大重點工程。報批面積是八百多畝,初步規劃整體面積為七十多萬平方公尺,其中包含創意生活區、住房、會展型酒店、餐廳、書店、影院、藝術大師工作室。當中演藝區面積雖只有五萬平方公尺,但將擔負旗艦帶動作用,一期先建十二座劇場,未來將逐步建設卅多座劇院。

懷柔區未來劇場群更驚人

擁有廣袤地皮的懷柔區規劃中的劇場群更驚人,不同規模風格的已建成和建設中劇場有卅一個。當中龍之城演藝劇場占地一千畝,以影星成龍電影為主題;占地七百畝的紅樓夢古都文化園,有容納近一千五百人觀眾的崑曲《紅樓夢》大型舞台劇;西遊記演藝劇場則位於六千多畝的西遊記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內;百老匯演藝劇場占地一百多畝,建成後將主要用於懷柔首部百老匯劇碼演出和承辦大型戶外文藝演出。

去年四月,中國第一個商業戲劇時尚頒獎盛典——現代戲劇谷壹戲劇大賞在上海誕生,仿照「美國東尼獎」,標誌戲劇谷朝著百老匯方向前進的勃勃雄心。這個以華山路到南京西路為主軸的戲劇產業集聚區僅用了一年時間就聚攏了劇場資源,吸引了譚盾、孟京輝、田沁鑫、余秋雨等眾多名家成立個人工作室。看來這場中國百老匯的爭奪戰,還要留待時間來看分明。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