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箏樂新視野~箏與西洋樂器的對話」音樂會中的五首樂曲,關注的是在形式以外所形成的音響色彩的變化。圖為演出現場。(四象箏樂團 提供)
音樂

從形式色彩到視野空間

評說「箏樂新視野」的五首箏曲

這五首結合了西洋樂器的箏樂室內樂作品,儘管手法不同,內容相異,但都能展示出新的視野、新的空間,呈現出現代都市人在現今生活中的感受,一種新的音樂感覺;無論是古箏,還是西洋樂器,都只是作曲家手中用以表達個人情感與觀點的工具,不同的民族文化色彩都未有著意運用其中,更多的已是一種國際性、都市性、現代性的音樂面貌。

這五首結合了西洋樂器的箏樂室內樂作品,儘管手法不同,內容相異,但都能展示出新的視野、新的空間,呈現出現代都市人在現今生活中的感受,一種新的音樂感覺;無論是古箏,還是西洋樂器,都只是作曲家手中用以表達個人情感與觀點的工具,不同的民族文化色彩都未有著意運用其中,更多的已是一種國際性、都市性、現代性的音樂面貌。

以「箏與西洋樂器的對話」來作為「箏樂新視野」這場於五月一日在台北中山堂舉行的音樂會的註腳,並不完全正確;五位作曲家採用箏與西洋室內樂團結合的形式所寫的五首作品,「對話」只是其中一種手法和效果,其中還包含了對抗、自說自話、同聲呼應、相互牽引、競逐、抗拒、融合……甚至可以說,五首樂曲共通之處不在於「對話」,而在於組合中的西洋樂器雖然各有不同,但相同的是,更關注在形式以外所形成的音響色彩的變化,且已能擺脫只是形式上的有機結合,從新的音響色彩追求中,在內容情感的表達上,呈現出新的視野和新的空間,而且曲曲不同。

《東南西北》抽象感情形象化

開場潘皇龍的《東南西北Ⅴ》,是二○○九年在阿拉斯加首演,其後又在台灣及多個城市演出過的作品,樂曲採用箏與絃樂四重奏形式,聽眾在三個樂章中,不大可能聽得到各樂章的音高素材與潘皇龍人生中參與過幾個重要組織的成立年份的關係,但卻必然可以感受得到絃樂四重奏此一西方重要的室內樂編制,在加入古箏的彈撥音響及拍打琴身等獨特設計音效後,整個色彩的層次更為豐富多樣。作曲家在該曲中要展示對生命的尊崇和禮讚,和對友誼歌頌的「抽象感情」,都變得較「形象」化了,尤其是第三樂章〈禮讚〉的尾聲,不同聲部中嵌入《生日快樂》的旋律音調,象徵意義清晰不過。當然,如不看場刊中的樂曲介紹,不大可能知道此樂章中的音高素材來自馬水龍和作曲家自己的英文名字中「內含之音高」有關,賴宜絜的古箏則以在中間樂章中的表現最為突出。

《點、線、面》東西文化交流不簡單

留美發展的作曲家李志純的《點、線、面》則是於二○○三年於紐約首演,且已錄製成CD的樂曲,今次才首次在台灣由葉娟礽以一台廿六弦箏和現代音協樂團(絃樂五部加上長笛、單簧管及敲擊),在郭聯昌指揮下演出。該曲演出時間長達廿一、二分鐘,是全場音樂會最長的一首作品,雖以協奏曲為名,古箏仍是全曲的中心樂器,但處理上卻是各樂器相呼應融合的室內樂效果,多於是相互競逐的協奏曲型態,全曲三個樂章的構思工整完美,首樂章的〈點〉,(古箏融入管絃樂的「點描性」色彩中),和次樂章的〈線〉(古箏的東方韻味旋律帶領著管絃樂),被動與主動,點滴與線條,形成獨特的對比效果;到終章〈面〉,前兩樂章的〈點〉與〈線〉互相結合,音樂的織體更為複雜,展現出東、西方文化交流絕非簡單的事,一首具有標題的樂曲,帶給聽眾的卻是能讓人浮想連篇,更為廣闊的無標題樂曲的空間。

《色×》短小討好讓人浮想翩翩

世界首演的《色×》展開下半場的節目,由作曲家,亦是音樂會主持人的李子聲指揮,葉娟礽以一台廿一弦箏與單簧管、小提琴及大提琴組成的四重奏形式小品,長約七分鐘,是整套節目最短的一首,構思亦較簡單,是作曲家近十餘年探求器樂聲音與音質表現的系列作品,曲中通過簡短的旋律,讓不同樂器的純粹音色自然擴散,加以展開,由鬆至緊、由慢變急,最後再歸平靜,顯得細膩而富有層次之美,短小而出眾,很討好;這可以說同樣是一首具有標題,但卻是無標題的「純音樂」,四件樂器的不同音韻交織中,同樣能讓人浮想翩翩。

《夜魔》宣示深刻內在獨特感情

接著樊慰慈「現身說法」親自上台演奏他的《夜魔》,這原是一首以「多聲弦制箏」創作的獨奏箏曲,今回是加上低音單簧管,和低音提琴的三重奏室內樂版的世界首演。「多聲弦制箏」是同一樂器上有兩面箏,各自採用不同的定弦,這台新樂器當日在樊慰慈雙手下見出表現力確是大大增加,兩件低音西洋樂器的低音音色,則將全曲的情感內容變得更為深刻內歛;樂曲開始在低音單簧管及低音提琴的音色中,即時營造出深沉內歛的氣氛,作曲家藉著音樂創作來對既有體制失序不彰,引發衝突情緒,具體行動隱而未發,而借音樂宣示思想的意圖,更明確的展現在末段的散板裝飾奏和疾板的尾聲,這種深刻且內在的獨特感情,在兩件西洋樂器仍然保持著中慢速度,緩慢而沉厚,古箏卻是急疾而激動中展示,有很不錯的效果,然個人更期待古箏獨奏的華彩裝飾奏,可以更加激情些,尾聲的疾板同樣可以更急和更疾些,感染力亦當能更大。

《天籟.逸韻》不同文化生活體驗

音樂會壓軸的《天籟‧逸韻》,同樣是在台灣首演的樂曲,是旅居漢堡的北京作曲家陳曉勇一九九八年的創作。由郭聯昌指揮,以箏、鋼琴及敲擊三位樂手主奏,結合絃樂四部,長笛及單簧管的七人小樂隊來演出的作品,是作曲家過往在中國大陸,和在海外生活於不同文化下的生活體驗。全曲十四分鐘,慢板的第一段,仿如是不同文化接觸,相互影響的開始,一種「熱身」狀態;快速且節奏強烈的第二段,不僅古箏,鋼琴採用了非常規奏法,大小兩個中國堂鼓、兩個梆子及一個大鼓,更為這段音樂增添了強烈的動力感,複雜且不穩定的現象,豈非正是不同文化在接觸後難以避免的矛盾衝突、排斥,不明確的寫照嗎?最後一段是由陳伊瑜的箏,李宜珍的鋼琴和王小尹的打擊樂組成的三重奏音樂;開始部分,全段雖然簡短,但瀟灑悠閒的意境卻讓人從帶有壓力的第二段中釋放出來,這可以說是作曲家在各種文化背景生活下的美好體驗,亦可說是對多種文化相互融合的樂觀結論。

參與見證寫下台灣樂史一頁

這五首結合了西洋樂器的箏樂室內樂作品,儘管手法不同,內容相異,但都能展示出新的視野、新的空間,呈現出現代都市人在現今生活中的感受,一種新的音樂感覺;無論是古箏,還是西洋樂器,都只是作曲家手中用以表達個人情感與觀點的工具,不同的民族文化色彩都未有著意運用其中,更多的已是一種國際性、都市性、現代性的音樂面貌;幸好,現今科班出身的演奏家,對這些風格的掌握和作曲家往往運用的種種「非常規」式演奏手法,都願意花時間、花精力去揣摩,練習和演出,原因是大家都知道,音樂史的構成主要是作曲家和他們的作品,這個時代沒有作品誕生,這個時代的音樂史便會是一片空白。為此,當日幾乎將中山堂二樓可容四、五百人的光復廳坐滿的觀眾,可以說都參與見證寫下了台灣樂史中的一頁。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秋天藝術節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