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師經典重編 飛馳鋼琴想像(金革唱片、彗智唱片 提供)
藝@CD

大師經典重編 飛馳鋼琴想像

古典名曲的創新改編,是許多音樂家喜愛的演奏形式。兩位鋼琴家的新專輯——謝世嫻的《狂舞巴哈》與張凱雅的《敲敲幸福的門》,一位用佛朗明哥、夜曲、電音、探戈、鋼琴、極簡主義等譜曲來重新思考巴赫的意義,一位用爵士來重新詮釋貝多芬、李斯特、蕭邦、德布西……創意盡在其中。

古典名曲的創新改編,是許多音樂家喜愛的演奏形式。兩位鋼琴家的新專輯——謝世嫻的《狂舞巴哈》與張凱雅的《敲敲幸福的門》,一位用佛朗明哥、夜曲、電音、探戈、鋼琴、極簡主義等譜曲來重新思考巴赫的意義,一位用爵士來重新詮釋貝多芬、李斯特、蕭邦、德布西……創意盡在其中。

除非是平台鋼琴,否則鋼琴家在學習階段,都是對著一片黑色面板練習的。面板上自己影像的反射若隱若現,就像無聲地抗議那段枯燥而單調的時光。所幸鋼琴上頭那位音樂家——白色的貝多芬半身雕像,總是默默地在那兒陪伴著。但隨著琴藝的精進,樂譜上認識的大師愈來愈多,經典曲目也就愈來愈進入腦海。當自己也成為演奏家時,這些信手拈來的古典名曲,會變成什麼樣的想像?

《狂舞巴哈》  天馬行空與大師對話

以巴赫為靈感,鋼琴家謝世嫻選了七首曲子,並且以它們為根據,用自己的體會加上天馬行空的想像,創作了屬於自己的巴赫。整張專輯的曲目排列兩兩一組,就像是巴赫整套的名作《前奏曲與賦格》那樣兩兩相對,但是卻不是先排原形後排新作,因為並非在基礎上變奏,而是以個人感受相互對應。

從第一首〈佛朗明歌〉就可以聽得出對樂曲既有印象的衝擊。一開始伴著海風和異國情調的音階後,接著是〈c小調前奏曲〉的尾聲,然而突如其來拍手的節奏讓人大吸一口氣,於是從頭來的〈c小調前奏曲〉一下變得熱情、野性,猛烈地衝撞著既有的框架,最後連冷氣滴水的節奏都可以入樂。〈生命河流〉從三連音開始,高音快速的敲擊製造了緊張的情緒,後來激流慢了下來,下方頑固的分解和弦不斷地重複,那種命運的色彩讓人難以想像原來〈C大調前奏曲〉是那麼恬適幽靜。而〈謎〉的懸疑與畫面感十足,是她想為電影寫的配樂:「電影還未拍(雖故事已漸成形),但是我譜下的音符,令我想到以下場景:一個人,在白霧裡出現。走在橋上,一團謎。」

《敲敲幸福的門》  爵士新詮古典名曲

爵士鋼琴家張凱雅又有新專輯推出,二○○九年號召一群國內外爵士樂手推出《記憶漫遊》專輯,將耳熟能詳的古典樂改成爵士風,並且有樂譜書同步發行。今年更擴大這個驚喜,除了樂曲之外,更加入約翰.藍儂、保羅.麥卡尼的作品與日本童謠,加上新書《音樂原來是這樣:音程的奧妙與魅力》的出版,不但令喜愛她的樂迷大呼過癮,更讓學習爵士的學子們得到經驗的傳承。

新專輯中可以聽到的靈感與巧思不斷──〈夏日夜晚的台北〉改編自蕭邦最具代表性的的〈夜曲〉,但在其中已經聽不到那種華麗的貴族氣息,取而代之的,是加進口琴、爵士鼓的輕快感,多變的色彩仍然在鋼琴中轉換,但卻是以另一種方式呈現。〈敲敲貝多芬的門〉,那令人期待的四個音符在一段和弦的導言後出現,小喇叭的聲響將敲門聲襯托得熱情洋溢,〈命運〉交響曲在她的手中絕對不是沉重的。而〈再會了法蘭茲〉源自自李斯特的〈悲嘆〉,是一首稍慢的曲子,小喇叭、小提琴輪流演奏相同旋律,再以齊奏的方式共同在主題上奏出悲嘆,是首相當有意思的改編。

從古典巴洛克、現代舞到皇后樂團,一位用佛朗明哥、夜曲、電音、探戈、鋼琴、極簡主義等譜曲來重新思考巴赫的意義,一位用爵士來重新詮釋貝多芬、李斯特、蕭邦、德布西……兩位具深厚底子的鋼琴好手從古典出發,透過時空與大師對話,那源源不絕的創意就在作品中表露無遺。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