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平境馬雅各紀念教會(林韶安 攝)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南瀛走春.府城漫舞/空間vs.舞蹈

府城漫遊.舞蹈旅行

以質量驚人的歷史古蹟和在地小吃聞名的台南,因著近年島內小旅行、老建築再造更新的熱潮,再度成為熱門的觀光旅遊所在。然而,在古蹟巡禮、美食品嘗、傳統文化體驗等流行的觀光主題外,以「舞蹈」作為尋訪府城風情的主軸,不失為愛好藝文的遊人們可嘗試切入的旅行角度。

熟悉台灣舞蹈發展的人,對於「台灣舞蹈之母」蔡瑞月、「蜻蜓祖母」李彩娥、「台灣舞蹈開拓者」林香芸等名字當不陌生,而這些台灣舞蹈先驅、播育者,幾乎都是府城女子。形容府城處處隱匿著舞蹈的歷史足跡,一點也不為過。

事實上,府城有多處馳名景點,見證舞蹈曾駐足的歷史;有些則隨著時移事往,物換星移,僅能在原址遙想當年;還有些則在新一代創作者的努力下,正成為未來的舞蹈歷史場景。讓我們循著舞者的腳步,以新的眼光,踏查府城……

以質量驚人的歷史古蹟和在地小吃聞名的台南,因著近年島內小旅行、老建築再造更新的熱潮,再度成為熱門的觀光旅遊所在。然而,在古蹟巡禮、美食品嘗、傳統文化體驗等流行的觀光主題外,以「舞蹈」作為尋訪府城風情的主軸,不失為愛好藝文的遊人們可嘗試切入的旅行角度。

熟悉台灣舞蹈發展的人,對於「台灣舞蹈之母」蔡瑞月、「蜻蜓祖母」李彩娥、「台灣舞蹈開拓者」林香芸等名字當不陌生,而這些台灣舞蹈先驅、播育者,幾乎都是府城女子。形容府城處處隱匿著舞蹈的歷史足跡,一點也不為過。

事實上,府城有多處馳名景點,見證舞蹈曾駐足的歷史;有些則隨著時移事往,物換星移,僅能在原址遙想當年;還有些則在新一代創作者的努力下,正成為未來的舞蹈歷史場景。讓我們循著舞者的腳步,以新的眼光,踏查府城……

1站:太平境馬雅各紀念教會

現位於台南市公園路的太平境教會,是英籍宣教師馬雅各醫師於一八六五年創設,是全台最早的基督教長老教會之一。廿世紀初,太平境教會因擁有舞台和管風琴等設備,成為少有的私人表演場所。當時台南民風保守,受西化的教徒對舞蹈表演等藝術活動的接受度較高,也因此,赴日習舞的蔡瑞月返抵故鄉後的首次表演,就在此地。當年蔡瑞月在此演出的節目,《新的洋傘》、《印度之歌》和《耶穌讚歌》,「教會擠滿了人,這應該是台南民眾第一次看到現代舞演出」,蔡瑞月在口述史中如此回憶。

目前教會設有歷史資料館,收藏老照片、物件等文獻資料。問到蔡瑞月當年演出的記錄,「蔡瑞月是……?」志工疑惑地反問。走進教會,百年歷史的管風琴昂然立於屋頂下,我們抬頭探望,想像它見證過舞蹈之母青春正盛的舞姿風華……

 

2站:安平樹屋

走進安平樹屋,很少人不被盤根錯節、穿透於廢棄建物牆面的百年榕樹群震懾。自然的生命力擁有超越人類文明的能耐,再次獲得印證。此處原為德記洋行後方的廢屋,考據後發現歷經了洋行倉庫、日治時期日本鹽業株式會社、台鹽倉庫等身世。荒廢近半世紀後,台南市重新規劃,邀建築師劉國滄在以樹木為主體的前提下鋪設棧道,形成一新舊融合、自然與當代對應的文化空間。

二○○二年,在文建會主導下此處曾有藝術家駐村計畫,可惜一年後便銷聲匿跡,而曾參與的稻草人舞團藝術總監羅文瑾,對此處留下難忘印象,去年在此編創舞蹈作品《足In2011.安平樹屋》,舞蹈作為人的軌跡,再次介入樹屋空間,引起無限遐思。

 

3站:延平戲院舊址(宮古座)

座落於曾經繁華、如今略顯蕭條的西門路上,延平商業大樓也有過璀燦的歷史榮光。以時光機器回返,我們會先看見二○○一年,繁華一時的圓典百貨公司和延平戲院歇業;在此之前,逐漸沒落的戲院專播歐美藝術電影。一九七九年,十二樓的商業大樓落成,但延平戲院早在一九四六年就成立。

這裡一直是民眾娛樂的場所。日治時(1926)興建的它名叫「宮古座」,在電影流行之前是著名的劇院,因為座位皆為榻榻米鋪設,時人也稱它「艱苦座」。儘管座位不舒適,宮古座卻提供了可能是當時頗前衛的表演內容——蔡瑞月就是在這裡看到石井漠舞團演出的《謝肉祭》和芭蕾表演,跟隨石井漠習舞的初衷,正從此處萌芽……

 

4站:群英會館舊址(蔡瑞月的第一間舞蹈社)

民權路是台南市發展最久的街路。十七世紀荷蘭人統治時,除了興築熱蘭遮城(安平古堡),當時被稱為普羅民遮街的民權路,正是荷人第一條有計畫興建的歐式街道。而歐洲氣氛直到今天仍殘存在為數不少的歐風精品店招中,只是人潮不再川流,讓民權路別有一股靜謐安然的從容。

蔡瑞月童年時,舉家搬到民權路經營旅社「群英會館」(民權路二段160號附近)。當時這裡是最熱鬧的商店街,而群英會館是唯一的三層樓建築,蔡瑞月從小就在其間唱唱跳跳、練習芭蕾,後來更在此開設第一間舞蹈社,其後輾轉遷徙,從進學街、彰化銀行一路到了台北中山北路,如今最著名的蔡瑞月舞蹈社舊址。

 

5站:原台南公會堂

公會堂是日治時期市民主要活動之處,完工於一九一一年的台南公會堂,是全台最早興建的公會堂。由於前身為清代鹽商吳尚新所造、台灣四大名園之一的「吳園」,因此公會堂實際上有兩處古蹟景點——前方為洋式建築的會堂,市內重要集會和表演活動皆在此舉辦,編舞家廖末喜少女時期便曾在此登台跳舞。公會堂後方為已多次整修的吳園園林造景,如今成為吳園藝文中心,包括戶外圓形劇場,提供表演團體使用,歌仔戲和傳統樂曲等都曾在此地表演。

值得一提的是,公會堂雖為古蹟,卻在前台南市長施治明任內差點遭到拆毀改建的命運。經過地方藝文人士奔走後,如今的公會堂不再擁有重要集會所的地位,而以古意盎然的雅致氣息,成為市民的遊憩空間。

 

6站:海安路、加力畫廊

海安路所在的中正商圈屬於台南西區,早從日治時期就是高度發達的精華區,卻因一九九三年開始動工的地下街工程規劃不周與延宕,導致此地加速沒落。二○○五年,在策展人杜昭賢主導下,視覺藝術家們進駐海安路,以繪畫、裝置進行藝術造街,這項大型計畫,也獲得文建會公共藝術獎、台新藝術獎特別獎等獎項,並成為觀光客必參觀拍攝的府城新景點。

藝術活化了海安路,而周圍的神農街、友愛街、南台戲院等未在時光中失卻顏色,來到這一帶,除了參觀「藍曬圖」等知名牆面藝術創作外,也可走進加力畫廊,感受老建築化為當代藝術空間的獨特魅力,稻草人舞團和行為藝術家葉子啟都曾於此地展演。而附近仍有數間老字號沙卡里巴(Sakariba,日文「盛場」之意,為台南馳名的小吃聚集地),可品嘗掛保證的老字號小吃。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